孟子中含有当关键字的句子

孟子中含有当关键字的句子。

孟子中含有当关键字的句子

[dāng]

释义:

第二部分
1

对等;相当。

2

引申为匹配。

3

对着;向着。

4

担任;充当。

5

承受;承当。

6

主持;执掌。

7

抵敌;抵当。

8

遮蔽;阻挡。

9

把守。参见“当关”

10

应验。

11

判处。

12

应该;应当。

13

值;遇到。

14

当值,担任轮到的一定时间内的工作。

15

有;只有。

16

过去;以往。

17

如同;类似。

18

盛壮貌。参见“当年”

19

空当;空隙。参见“当儿”“当子”

20

当口;时候。参见“当儿”“当子”

21

“尝”。尝试。

22

“尝”。曾经。

23

量词。相当于“泓”。

24

量词。相当于“束”、“枝”。

25

副词。相当于“将”、“将要”。

26

副词。相当于“尚”、“还”。

27

副词。相当于“必”、“必定”。

28

副词。相当于“即”、“立即”。

29

副词。相当于“很”、“甚”。

30

介词。相当于“在”。

31

介词。相当于“对”、“对于”。

32

介词。相当于“自”、“从”。

33

连词。相当于“则”。表示承接。

34

连词。相当于“傥”、“倘若”。表示假设。

35

助词。犹着。

36

坎肩、背心之类。后作“裆”。

37

古州名。

第三部分
1

适宜;适当。

2

适合;符合。

3

顺应。

4

当做;算是。

5

以为;认为。

6

抵押。

7

指以现金典质实物。

8

人质;抵押品。

9

当铺。

10

公正;正直。

11

恰好合上;中的。

12

抵充;抵得上。

13

碰撞。

14

指事情发生的那个时候或地方。相当于“本”、“此”。

15

犹圈套。

16

底,器物的底部。

17

指器物的头部。参见“瓦当”

18

“党”。偏袒。

列表:

  • 1

    对曰:“王请无好小勇。夫抚剑疾视曰,『彼恶敢我哉』!此匹夫之勇,敌一人者也。王请大之!《诗》云:『王赫斯怒,爰整其旅,以遏徂莒,以笃周祜,以对于天下。』此文王之勇也。文王一怒而安天下之民。《书》曰:『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宠之四方。有罪无罪,惟我在,天下曷敢有越厥志?』一人衡行于天下,武王耻之。此武王之勇也。而武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今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民惟恐王之不好勇也。”

  • 2

    对曰:“昔者大王好色,爱厥妃。《诗》云:『古公亶甫,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爰及姜女,聿来胥宇。』是时也,内无怨女,外无旷夫。王如好色,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

  • 3

    公孙丑问曰:“夫子路于齐,管仲、晏子之功,可复许乎?”

  • 4

    曰:“文王何可也?由汤至于武丁,贤圣之君六七作。天下归殷久矣,久则难变也。武丁朝诸侯有天下,犹运之掌也。纣之去武丁未久也,其故家遗俗,流风善政,犹有存者;又有微子、微仲、王子比干、箕子、胶鬲皆贤人也,相与辅相之,故久而后失之也。尺地莫非其有也,一民莫非其臣也,然而文王犹方百里起,是以难也。齐人有言曰:『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

  • 5

    “今时则易然也。夏后、殷、周之盛,地未有过千里者也,而齐有其地矣;鸡鸣狗吠相闻,而达乎四境,而齐有其民矣。地不改辟矣,民不改聚矣,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且王者之不作,未有疏于此时者也;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甚于此时者也。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孔子曰:『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时为然。”

  • 6

    孟子曰:“皆是也。在宋也,予将有远行。行者必以赆,辞曰:『馈赆。』予何为不受?在薛也,予有戒心。辞曰:『闻戒。』故为兵馈之,予何为不受?若于齐,则未有处也。无处而馈之,是货之也。焉有君子而可以货取乎?”

  • 7

    曰:“彼一时,此一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由周而来,七百有余岁矣。以其数则过矣,以其时考之则可矣。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吾何为不豫哉?”

  • 8

    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禽兽偪人。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尧独忧之,举舜而敷治焉。舜使益掌火,益烈山泽而焚之,禽兽逃匿。禹疏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然后中国可得而食也。是时也,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虽欲耕,得乎?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人之有道也,饱食、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放勋曰:『劳之来之,匡之直之,辅之翼之,使自得之,又从而振德之。』圣人之忧民如此,而暇耕乎?

  • 9

    孟子曰:“古者不为臣不见。段干木逾垣而辟之,泄柳闭门而不内,是皆已甚。迫,斯可以见矣。阳货欲见孔子而恶无礼,大夫有赐于士,不得受于其家,则往拜其门。阳货矙孔子之亡也,而馈孔子蒸豚;孔子亦矙其亡也,而往拜之。是时,阳货先,岂得不见?曾子曰:『胁肩谄笑,病于夏畦。』子路曰:『未同而言,观其色赧赧然,非由之所知也。』由是观之,则君子之所养可知已矣。”

  • 10

    孟子曰:“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尧之时,水逆行,泛滥于中国。蛇龙居之,民无所定。下者为巢,上者为营窟。《书》曰:『洚水警余。』洚水者,洪水也。使禹治之,禹掘地而注之海,驱蛇龙而放之菹。水由地中行,江、淮、河、汉是也。险阻既远,鸟兽之害人者消,然后人得平土而居之。

  • 11

    孟子曰:“言人之不善,如后患何?”

  • 12

    孟子曰:“养生者不足以大事,惟送死可以大事。”

  • 13

    孟子曰:“言无实不祥。不祥之实,蔽贤者之。”

  • 14

    禹、稷平世,三过其门而不入,孔子贤之。颜子乱世,居于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颜子不改其乐,孔子贤之。孟子曰:“禹、稷、颜回同道。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禹、稷、颜子易地则皆然。今有同室之人鬬者,救之,虽被发缨冠而救之,可也。乡邻有鬬者,被发缨冠而往救之,则惑也,虽闭户可也。”

  • 15

    孟子曰:“否,不然也。好事者为之也。于卫主颜雠由。弥子之妻与子路之妻,兄弟也。弥子谓子路曰:『孔子主我,卫卿可得也。』子路以告。孔子曰:『有命。』孔子进以礼,退以义,得之不得曰『有命』。而主痈疽与侍人瘠环,是无义无命也。孔子悦于鲁卫,遭宋桓司马将要而杀之,微服而过宋。是时孔子厄,主司城贞子,为陈侯周臣。吾闻观近臣,以其所为主;观远臣,以其所主。若孔子主痈疽与侍人瘠环,何以为孔子?”

  • 16

    孟子曰:“伯夷,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恶声。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则进,乱则退。横政之所出,横民之所止,不忍居也。思与乡人处,如以朝衣朝冠坐于涂炭也。纣之时,居北海之滨,以待天下之清也。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

  • 17

    孟子曰:“仕非为贫也,而有时乎为贫;娶妻非为养也,而有时乎为养。为贫者,辞尊居卑,辞富居贫。辞尊居卑,辞富居贫,恶乎宜乎?抱关击柝。孔子尝为委吏矣,曰『会计而已矣』。尝为乘田矣,曰『牛羊茁壮,长而已矣』。位卑而言高,罪也;立乎人之本朝,而道不行,耻也”

  • 18

    曰:“孔子仕有官职,而以其官召之也。”

  • 19

    曰:“吾明告子。天子之地方千里;不千里,不足以待诸侯。诸侯之地方百里;不百里,不足以守宗庙之典籍。周公之封于鲁,为方百里也;地非不足,而俭于百里。太公之封于齐也,亦为方百里也;地非不足也,而俭于百里。今鲁方百里者五,子以为有王者作,则鲁在所损乎?在所益乎?徒取诸彼以与此,然且仁者不为,况于杀人以求之乎?君子之事君也,务引其君以道,志于仁而已。”

  • 20

    孟子曰:“知者无不知也,务之为急;仁者无不爱也,急亲贤之为务。尧舜之知而不遍物,急先务也;尧舜之仁不遍爱人,急亲贤也。不能三年之丧,而缌小功之察;放饭流歠,而问无齿决,是之谓不知务。”

微信服务公众号

微信服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