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中含有寡关键字的句子

孟子中含有寡关键字的句子。

孟子中含有寡关键字的句子

[guǎ]

释义:

1

少。

2

人少。

3

指孤陋寡闻的人。

4

使减少。

5

缺少;没有。

6

以为软弱;弱小。

7

犹孤立。

8

孤独;孤单。

9

指丧失配偶。

10

后渐以专指妇人丧夫。

11

古代王侯的谦称。

列表:

  • 1

    梁惠王曰:“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 2

    梁惠王曰:“人愿安承教。”

  • 3

    梁惠王曰:“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人耻之,愿比死者一洒之,如之何则可?”

  • 4

    曰:“若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 5

    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诗》云:『刑于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王请度之!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

  • 6

    曰:“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彊。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齐集有其一。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盖亦反其本矣。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之?”

  • 7

    他日,见于王曰:“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王变乎色,曰:“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

  • 8

    曰:“人之囿方四十里,民犹以为大,何也?”

  • 9

    王曰:“大哉言矣!人有疾,人好勇。”

  • 10

    对曰:“昔者文王之治岐也,耕者九一,仕者世禄,关市讥而不征,泽梁无禁,罪人不孥。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文王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诗》云:『哿矣富人,哀此茕独。』”

  • 11

    王曰:“人有疾,人好货。”

  • 12

    王曰:“人有疾,人好色。”

  • 13

    齐人伐燕,胜之。宣王问曰:“或谓人勿取,或谓人取之。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不取,必有天殃。取之,何如?”

  • 14

    齐人伐燕,取之。诸侯将谋救燕。宣王曰:“诸侯多谋伐人者,何以待之?”

  • 15

    乐正子入见,曰:“君奚为不见孟轲也?”曰:“或告人曰,『孟子之后丧逾前丧』,是以不往见也。”曰:“何哉君所谓逾者?前以士,后以大夫;前以三鼎,而后以五鼎与?”曰:“否。谓棺椁衣衾之美也。”曰:“非所谓逾也,贫富不同也。”

  • 16

    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闲。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无若宋人然: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 17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谿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助。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 18

    孟子将朝王,王使人来曰:“人如就见者也,有寒疾,不可以风。朝将视朝,不识可使人得见乎?”对曰:“不幸而有疾,不能造朝。”

  • 19

    他日,见于王曰:“王之为都者,臣知五人焉。知其罪者,惟孔距心。为王诵之。”王曰:“此则人之罪也。”

  • 20

    孟子致为臣而归。王就见孟子,曰:“前日愿见而不可得,得侍,同朝甚喜。今又弃人而归,不识可以继此而得见乎?”对曰:“不敢请耳,固所愿也。”

  • 21

    “夏后氏五十而贡,殷人七十而助,周人百亩而彻,其实皆什一也。彻者,彻也;助者,借也。龙子曰:『治地莫善于助,莫不善于贡。贡者校数岁之中以为常。乐岁,粒米狼戾,多取之而不为虐,则取之;凶年,粪其田而不足,则必取盈焉。为民父母,使民盻盻然,将终岁勤动,不得以养其父母,又称贷而益之。使老稚转乎沟壑,恶在其为民父母也?』夫世禄,滕固行之矣。《诗》云:『雨我公田,遂及我私。』惟助为有公田。由此观之,虽周亦助也。

  • 22

    “从许子之道,则市贾不贰,国中无伪。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布帛长短同,则贾相若;麻缕丝絮轻重同,则贾相若;五谷多同,则贾相若;屦大小同,则贾相若。”曰:“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或相倍蓰,或相什伯,或相千万。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巨屦小屦同贾,人岂为之哉?从许子之道,相率而为伪者也,恶能治国家?”

  • 23

    曰:“夫貉,五谷不生,惟黍生之。无城郭、宫室、宗庙、祭祀之礼,无诸侯币帛饔飧,无百官有司,故二十取一而足也。今居中国,去人伦,无君子,如之何其可也?陶以,且不可以为国,况无君子乎?欲轻之于尧舜之道者,大貉小貉也;欲重之于尧舜之道者,大桀小桀也。”

  • 24

    孟子曰:“养心莫善于欲。其为人也欲,虽有不存焉者,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矣。”

微信服务公众号

微信服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