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中含有夷关键字的句子

孟子中含有夷关键字的句子。

孟子中含有夷关键字的句子

[yí]

释义:

1

我国古代中原地区华夏族对东部各族的总称。亦泛称中原以外的各族。

2

古代锄类农具。

3

平坦。

4

引申为太平,平静。

5

平和,平易。

6

引申为平常;通常。参见“夷禽”

7

讨平。

8

铲平;削平。

9

指破坏建筑物,使成为平地。

10

诛灭;屠杀。

11

伤;伤害。

12

引申为创伤。

13

安放,陈列。皆对尸体而言。

14

侪辈;同辈。

15

等同;平列。

17

喜悦。

18

大。

19

贬低;降低。

20

衰微,衰落。

21

发语词。

22

相传黄帝时始造鼓者。

23

古国名。在今山东省即墨县西。

24

“彝”

25

姓。

列表:

  • 1

    曰:“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也。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 2

    孟子对曰:“有。惟仁者为能以大事小,是故汤事葛,文王事昆;惟智者为能以小事大,故大王事獯鬻,句践事吴。以大事小者,乐天者也;以小事大者,畏天者也。乐天者保天下,畏天者保其国。《诗》云:『畏天之威,于时保之。』”

  • 3

    孟子对曰:“臣闻七十里为政于天下者,汤是也。未闻以千里畏人者也。《书》曰:『汤一征,自葛始。』天下信之。『东面而征,西怨;南面而征,北狄怨。曰,奚为后我?』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归市者不止,耕者不变。诛其君而吊其民,若时雨降,民大悦。《书》曰:『徯我后,后来其苏。』

  • 4

    曰:“伯、伊尹何如?”

  • 5

    曰:“不同道。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则进,乱则退,伯也。何事非君,何使非民;治亦进,乱亦进,伊尹也。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孔子也。皆古圣人也,吾未能有行焉;乃所愿,则学孔子也。”

  • 6

    “伯、伊尹于孔子,若是班乎?”

  • 7

    孟子曰:“伯,非其君不事,非其友不友。不立于恶人之朝,不与恶人言。立于恶人之朝,与恶人言,如以朝衣朝冠坐于涂炭。推恶恶之心,思与乡人立,其冠不正,望望然去之,若将浼焉。是故诸侯虽有善其辞命而至者,不受也。不受也者,是亦不屑就已。柳下惠,不羞污君,不卑小官。进不隐贤,必以其道。遗佚而不怨,厄穷而不悯。故曰:『尔为尔,我为我,虽袒裼裸裎于我侧,尔焉能浼我哉?』故由由然与之偕而不自失焉,援而止之而止。援而止之而止者,是亦不屑去已。”

  • 8

    孟子曰:“伯隘,柳下惠不恭。隘与不恭,君子不由也。”

  • 9

    “吾闻用夏变者,未闻变于者也。陈良,楚产也。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国。北方之学者,未能或之先也。彼所谓豪杰之士也。子之兄弟事之数十年,师死而遂倍之。昔者孔子没,三年之外,门人治任将归,入揖于子贡,相向而哭,皆失声,然后归。子贡反,筑室于场,独居三年,然后归。他日,子夏、子张、子游以有若似圣人,欲以所事孔子事之,彊曾子。曾子曰:『不可。江汉以濯之,秋阳以暴之,皜皜乎不可尚已。』今也南蛮鴃舌之人,非先王之道,子倍子之师而学之,亦异于曾子矣。吾闻出于幽谷迁于乔木者,末闻下乔木而入于幽谷者。《鲁颂》曰:『戎狄是膺,荆舒是惩。』周公方且膺之,子是之学,亦为不善变矣。”

  • 10

    墨者之,因徐辟而求见孟子。孟子曰:“吾固愿见,今吾尚病,病愈,我且往见,子不来!”

  • 11

    他日又求见孟子。孟子曰:“吾今则可以见矣。不直,则道不见;我且直之。吾闻子墨者。墨之治丧也,以薄为其道也。子思以易天下,岂以为非是而不贵也?然而子葬其亲厚,则是以所贱事亲也。”

  • 12

    徐子以告子。子曰:“儒者之道,古之人『若保赤子』,此言何谓也?之则以为爱无差等,施由亲始。”

  • 13

    徐子以告孟子。孟子曰:“夫子,信以为人之亲其兄之子为若亲其邻之赤子乎?彼有取尔也。赤子匍匐将入井,非赤子之罪也。且天之生物也,使之一本,而子二本故也。盖上世尝有不葬其亲者。其亲死,则举而委之于壑。他日过之,狐狸食之,蝇蚋姑嘬之。其颡有泚,睨而不视。夫泚也,非为人泚,中心达于面目。盖归反蔂梩而掩之。掩之诚是也,则孝子仁人之掩其亲,亦必有道矣。”

  • 14

    徐子以告子。子怃然为闲曰:“命之矣。”

  • 15

    孟子曰:“汤居亳,与葛为邻,葛伯放而不祀。汤使人问之曰:『何为不祀?』曰:『无以供牺牲也。』汤使遗之牛羊。葛伯食之,又不以祀。汤又使人问之曰:『何为不祀?』曰:『无以供粢盛也。』汤使亳众往为之耕,老弱馈食。葛伯率其民,要其有酒食黍稻者夺之,不授者杀之。有童子以黍肉饷,杀而夺之。《书》曰:『葛伯仇饷。』此之谓也。为其杀是童子而征之,四海之内皆曰:『非富天下也,为匹夫匹妇复雠也。』『汤始征,自葛载』,十一征而无敌于天下。东面而征,西怨;南面而征,北狄怨,曰:『奚为后我?』民之望之,若大旱之望雨也。归市者弗止,芸者不变,诛其君,吊其民,如时雨降。民大悦。《书》曰:『徯我后,后来其无罚。』『有攸不惟臣,东征,绥厥士女,匪厥玄黄,绍我周王见休,惟臣附于大邑周。』其君子实玄黄于匪以迎其君子,其小人箪食壶浆以迎其小人,救民于水火之中,取其残而已矣。《太誓》曰:『我武惟扬,侵于之疆,则取于残,杀伐用张,于汤有光。』不行王政云尔,苟行王政,四海之内皆举首而望之,欲以为君。齐楚虽大,何畏焉?”

  • 16

    “昔者禹抑洪水而天下平,周公兼狄驱猛兽而百姓宁,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诗》云:『戎狄是膺,荆舒是惩,则莫我敢承。』无父无君,是周公所膺也。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说,距诐行,放淫辞,以承三圣者;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能言距杨墨者,圣人之徒也。”

  • 17

    孟子曰:“于齐国之士,吾必以仲子为巨擘焉。虽然,仲子恶能廉?充仲子之操,则蚓而后可者也。夫蚓,上食槁壤,下饮黄泉。仲子所居之室,伯之所筑与?抑亦盗跖之所筑与?所食之粟,伯之所树与?抑亦盗跖之所树与?是未可知也。”

  • 18

    孟子曰:“伯辟纣,居北海之滨,闻文王作,兴曰:『盍归乎来!吾闻西伯善养老者。』太公辟纣,居东海之滨,闻文王作,兴曰:『盍归乎来!吾闻西伯善养老者。』二老者,天下之大老也,而归之,是天下之父归之也。天下之父归之,其子焉往?诸侯有行文王之政者,七年之内,必为政于天下矣。”

  • 19

    孟子曰:“势不行也。教者必以正;以正不行,继之以怒;继之以怒,则反矣。『夫子教我以正,夫子未出于正也。』则是父子相也。父子相,则恶矣。古者易子而教之。父子之间不责善。责善则离,离则不祥莫大焉。”

  • 20

    孟子曰:“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之人也。文王生于岐周,卒于毕郢,西之人也。地之相去也,千有余里;世之相后也,千有余岁。得志行乎中国,若合符节。先圣后圣,其揆一也。”

  • 21

    孟子曰:“伯,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恶声。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则进,乱则退。横政之所出,横民之所止,不忍居也。思与乡人处,如以朝衣朝冠坐于涂炭也。当纣之时,居北海之滨,以待天下之清也。故闻伯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

  • 22

    孟子曰:“伯,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始条理者,智之事也;终条理者,圣之事也。智,譬则巧也;圣,譬则力也。由射于百步之外也,其至,尔力也;其中,非尔力也。”

  • 23

    孟子曰:“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或相倍蓰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者也。《诗》曰:『天生蒸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好是懿德。』孔子曰:『为此诗者,其知道乎!故有物必有则,民之秉也,故好是懿德。』”

  • 24

    孟子曰:“居下位,不以贤事不肖者,伯也;五就汤,五就桀者,伊尹也;不恶污君,不辞小官者,柳下惠也。三子者不同道,其趋一也。一者何也?曰:仁也。君子亦仁而已矣,何必同?”

  • 25

    孟子曰:“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闲,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 26

    孟子曰:“伯辟纣,居北海之滨,闻文王作兴,曰:『盍归乎来!吾闻西伯善养老者。』太公辟纣,居东海之滨,闻文王作兴,曰:『盍归乎来!吾闻西伯善养老者。』天下有善养老,则仁人以为己归矣。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匹妇蚕之,则老者足以衣帛矣。五母鸡,二母彘,无失其时,老者足以无失肉矣。百亩之田,匹夫耕之,八口之家足以无饥矣。所谓西伯善养老者,制其田里,教之树畜,导其妻子,使养其老。五十非帛不煖,七十非肉不饱。不煖不饱,谓之冻馁。文王之民,无冻馁之老者,此之谓也。”

  • 27

    孟子曰:“有人曰:『我善为陈,我善为战。』大罪也。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南面而征北狄怨,东面而征西怨。曰:『奚为后我?』武王之伐殷也,革车三百两,虎贲三千人。王曰:『无畏!宁尔也,非敌百姓也。』若崩厥角稽首。征之为言正也,各欲正己也,焉用战?”

  • 28

    孟子曰:“圣人,百世之师也,伯、柳下惠是也。故闻伯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闻柳下惠之风者,薄夫敦,鄙夫宽。奋乎百世之上。百世之下,闻者莫不兴起也。非圣人而能若是乎,而况于亲炙之者乎?”

  • 29

    曰:“其志嘐嘐然,曰『古之人,古之人』。考其行而不掩焉者也。狂者又不可得,欲得不屑不洁之士而与之,是獧也,是又其次也。孔子曰:『过我门而不入我室,我不憾焉者,其惟乡原乎!乡原,德之贼也。』”

微信服务公众号

微信服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