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中含有土关键字的句子

孟子中含有土关键字的句子。

孟子中含有土关键字的句子

[tǔ]

释义:

第一部分
1

土壤;泥土。

2

田地;土地。

3

尘土。

4

国土;领土。

5

指地方;地区。

6

乡土;故乡。

7

指土著。

8

指社神;地神。

9

堤。

10

度;测量。

11

烟土,未经熬制的鸦片。

12

本地的;地方性的。

13

区别于“洋”。多指我国民间沿用的生产技术、设备、产品和其他各种事物及人员等。

14

土官,又称“土司”。

15

不合潮流;不开通。

16

五行之一。

17

八音之一。

18

姓。

第二部分
1

根。

2

“杜”。古水名。

列表:

  • 1

    曰:“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 2

    孟子对曰:“昔者大王居邠,狄人侵之。事之以皮币,不得免焉;事之以犬马,不得免焉;事之以珠玉,不得免焉。乃属其耆老而告之曰:『狄人之所欲者,吾地也。吾闻之也:君子不以其所以养人者害人。二三子何患乎无君?我将去之。』去邠,逾梁山,邑于岐山之下居焉。邠人曰:『仁人也,不可失也。』从之者如归市。或曰:『世守也,非身之所能为也。效死勿去。』君请择于斯二者。”

  • 3

    孟子曰:“仁则荣,不仁则辱。今恶辱而居不仁,是犹恶湿而居下也。如恶之,莫如贵德而尊士,贤者在位,能者在职。国家闲暇,及是时明其政刑。虽大国,必畏之矣。《诗》云:『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绸缪牖户。今此下民,或敢侮予?』孔子曰:『为此诗者,其知道乎!能治其国家,谁敢侮之?』今国家闲暇,及是时般乐怠敖,是自求祸也。祸褔无不自己求之者。《诗》云:『永言配命,自求多褔。』《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谓也。”

  • 4

    曰:“古者棺椁无度,中古棺七寸,椁称之。自天子达于庶人。非直为观美也,然后尽于人心。不得,不可以为悦;无财,不可以为悦。得之为有财,古之人皆用之,吾何为独不然?且比化者,无使亲肤,于人心独无恔乎?吾闻之君子:不以天下俭其亲。”

  • 5

    孟子曰:“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当尧之时,水逆行,泛滥于中国。蛇龙居之,民无所定。下者为巢,上者为营窟。《书》曰:『洚水警余。』洚水者,洪水也。使禹治之,禹掘地而注之海,驱蛇龙而放之菹。水由地中行,江、淮、河、汉是也。险阻既远,鸟兽之害人者消,然后人得平而居之。

  • 6

    孟子曰:“求也为季氏宰,无能改于其德,而赋粟倍他日。孔子曰:『求非我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由此观之,君不行仁政而富之,皆弃于孔子者也。况于为之强战?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故善战者服上刑,连诸侯者次之,辟草莱、任地者次之。”

  • 7

    孟子告齐宣王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芥,则臣视君如寇雠。”

  • 8

    咸丘蒙曰:“舜之不臣尧,则吾既得闻命矣。《诗》云:『普天之下,莫非王;率之滨,莫非王臣。』而舜既为天子矣,敢问瞽瞍之非臣,如何?”

  • 9

    孟子曰:“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今之诸侯,五霸之罪人也;今之大夫,今之诸侯之罪人也。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入其疆,地辟,田野治,养老尊贤,俊杰在位,则有庆,庆以地。入其疆,地荒芜,遗老失贤,掊克在位,则有让。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是故天子讨而不伐,诸侯伐而不讨。五霸者,搂诸侯以伐诸侯者也,故曰: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

  • 10

    孟子曰:“今之事君者曰:『我能为君辟地,充府库。』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君不乡道,不志于仁,而求富之,是富桀也。『我能为君约与国,战必克。』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君不乡道,不志于仁,而求为之强战,是辅桀也。由今之道,无变今之俗,虽与之天下,不能一朝居也。”

  • 11

    孟子曰:“所就三,所去三。迎之致敬以有礼,言将行其言也,则就之;礼貌未衰,言弗行也,则去之。其次,虽未行其言也,迎之致敬以有礼,则就之;礼貌衰,则去之。其下,朝不食,夕不食,饥饿不能出门户。君闻之曰:『吾大者不能行其道,又不能从其言也,使饥饿于我地,吾耻之。』周之,亦可受也,免死而已矣。”

  • 12

    孟子曰:“广众民,君子欲之,所乐不存焉。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君子乐之,所性不存焉。君子所性,虽大行不加焉,虽穷居不损焉,分定故也。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

  • 13

    “梁惠王以地之故,糜烂其民而战之,大败,将复之,恐不能胜,故驱其所爱子弟以殉之,是之谓以其所不爱及其所爱也。”

  • 14

    孟子曰:“诸侯之宝三:地,人民,政事。宝珠玉者,殃必及身。”

微信服务公众号

微信服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