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中含有发关键字的句子
孟子中含有发关键字的句子。
孟子中含有发关键字的句子
发[fā]
释义:
第二部分
发射。
指爆炸。
出发;起程。
指奔走。
繁育;生长。
发生;产生。
指出产。
施行;实行。
指施予,给与。
开发;开垦。
开启。
挖掘。
显现;显露。
指使显现。
表现。
散发;发给。
特指赈济。
发布;宣告。
行动。
指出动。
发动。
举事;发难。
倡始;提出。
阐发。
启发;开导。
提拔;举荐。
传扬;张扬。
揭露;暴露。
抒发;发泄。
犹致,送达。
醒;不寐。
震动;撞动;扇动。
点燃;燃烧起来。
派遣。
指分配。
疾病发作。
征发;征调。
制作;拟定。
歌唱;表演;演奏。
发迹兴旺;使发迹兴旺。
指在发迹兴旺中长出某种人才。
花开放。
发源;发端。
表达;说出。
激发;激起。
消散;消除。
交付;送出。
指流出。
引起。
鸣叫。
遣送;发配。
发性,使性子。
指爆发。
发觉。
谓使发墨。
发行。
流露感情。
犹变,变化。
犹涨。
犹砌。
犹发发。像疾风声。
发酵;膨胀。
指科举考试应考中选。
量词。支;根。用于箭矢。古代亦以十二矢为一发。
量词。犹类。表示种类。
量词。起;次。用于反覆出现或可能反覆出现的事情。
量词。下。用于动作的次数。
量词。颗。用于枪弹、炮弹。
通“伐”。矜夸。
通“伐”。攻伐。
通“废”。毁坏。
通“废”。废弃。
通“废”。发卖,卖出。
通“旆”。大旗。
通“冹”。
通“法”。法度。
通“法”。指遵从法度。
通“瞂”。盾。
古部族名。
唐时诏书名称之一。
列表:
-
1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孟子》第一章梁惠王上1.9 -
2
曰:“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彊。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齐集有其一。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盖亦反其本矣。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之?”
《孟子》第一章梁惠王上1.51 -
3
“昔者齐景公问于晏子曰:『吾欲观于转附、朝儛,遵海而南,放于琅邪。吾何脩而可以比于先王观也?』晏子对曰:『善哉问也!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夏谚曰:“吾王不游,吾何以休?吾王不豫,吾何以助?一游一豫,为诸侯度。”今也不然:师行而粮食,饥者弗食,劳者弗息。睊睊胥谗,民乃作慝。方命虐民,饮食若流。流连荒亡,为诸侯忧。从流下而忘反谓之流,从流上而忘反谓之连,从兽无厌谓之荒,乐酒无厌谓之亡。先王无流连之乐,荒亡之行。惟君所行也。』景公说,大戒于国,出舍于郊。于是始兴发补不足。召大师曰:『为我作君臣相说之乐!』盖征招角招是也。其诗曰:『畜君何尤?』畜君者,好君也。”
《孟子》第二章梁惠王下2.21 -
4
对曰:“昔者文王之治岐也,耕者九一,仕者世禄,关市讥而不征,泽梁无禁,罪人不孥。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文王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诗》云:『哿矣富人,哀此茕独。』”
《孟子》第二章梁惠王下2.25 -
5
曰:“诐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生于其心,害于其政;发于其政,害于其事。圣人复起,必从吾言矣。”
《孟子》第三章公孙丑上3.23 -
6
孟子曰:“矢人岂不仁于函人哉?矢人唯恐不伤人,函人唯恐伤人。巫匠亦然,故术不可不慎也。孔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智?』夫仁,天之尊爵也,人之安宅也。莫之御而不仁,是不智也。不仁、不智、无礼、无义,人役也。人役而耻为役,由弓人而耻为弓,矢人而耻为矢也。如耻之,莫如为仁。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
《孟子》第三章公孙丑上3.40 -
7
逄蒙学射于羿,尽羿之道,思天下惟羿为愈己,于是杀羿。孟子曰:“是亦羿有罪焉。”公明仪曰:“宜若无罪焉。”曰:“薄乎云尔,恶得无罪?郑人使子濯孺子侵卫,卫使庾公之斯追之。子濯孺子曰:『今日我疾作,不可以执弓,吾死矣夫!』问其仆曰:『追我者谁也?』其仆曰:『庾公之斯也。』曰:『吾生矣。』其仆曰:『庾公之斯,卫之善射者也,夫子曰“吾生”,何谓也?』曰:『庾公之斯学射于尹公之他,尹公之他学射于我。夫尹公之他,端人也,其取友必端矣。』庾公之斯至,曰:『夫子何为不执弓?』曰:『今日我疾作,不可以执弓。』曰:『小人学射于尹公之他,尹公之他学射于夫子。我不忍以夫子之道反害夫子。虽然,今日之事,君事也,我不敢废。』抽矢扣轮,去其金,发乘矢而后反。”
《孟子》第八章离娄下8.27 -
8
禹、稷当平世,三过其门而不入,孔子贤之。颜子当乱世,居于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颜子不改其乐,孔子贤之。孟子曰:“禹、稷、颜回同道。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禹、稷、颜子易地则皆然。今有同室之人鬬者,救之,虽被发缨冠而救之,可也。乡邻有鬬者,被发缨冠而往救之,则惑也,虽闭户可也。”
《孟子》第八章离娄下8.33 -
9
孟子曰:“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闲,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孟子》第十二章告子下12.53 -
10
孟子曰:“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
《孟子》第十三章尽心上13.58 -
11
齐饥。陈臻曰:“国人皆以夫子将复为发棠,殆不可复。”
《孟子》第十四章尽心下1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