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中含有几关键字的句子

孟子中含有几关键字的句子。

孟子中含有几关键字的句子

[jǐ]

释义:

第二部分
1

隐微。多指事物的迹象、先兆。

2

时机;机会。

3

机要,政事。

4

危险。

5

将近;几乎。

6

及;达到。

7

“刉”。宰杀。

8

“讥”。呵察;查问。

9

“饥”

10

“期”。日期。

第三部分
1

若干,多少。

2

何,什么。

3

怎样。

4

表示不定的少数。

第四部分
1

“冀”。期望,希望。

2

“纪”。年岁。

第五部分
1

沂鄂。器物上的凹凸线纹。沂,凹纹;鄂,凸纹。

2

“颀”。身长貌。

列表:

  • 1

    孟子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乎!”

  • 2

    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乎!今之乐犹古之乐也。”曰:“可得闻与?”

  • 3

    “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此无他,与民同乐也。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 4

    孟子对曰:“凶年饥岁,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千人矣;而君之仓廪实,府库充,有司莫以告,是上慢而残下也。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夫民今而后得反之也。君无尤焉。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

  • 5

    “然则子之失伍也亦多矣。凶年饥岁,子之民,老羸转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千人矣。”

  • 6

    有欲为王留行者,坐而言。不应,隐而卧。客不悦曰:“弟子齐宿而后敢言,夫子卧而不听,请勿复敢见矣。”

  • 7

    高子以告。曰:“夫尹士恶知予哉?千里而见王,是予所欲也;不遇故去,岂予所欲哉?予不得已也。予三宿而出昼,于予心犹以为速。王庶改之。王如改诸,则必反予。夫出昼而王不予追也,予然后浩然有归志。予虽然,岂舍王哉?王由足用为善。王如用予,则岂徒齐民安,天下之民举安。王庶改之,予日望之。予岂若是小丈夫然哉?谏于其君而不受,则怒,悻悻然见于其面。去则穷日之力而后宿哉?”

  • 8

    乐正子从于子敖之齐。乐正子见孟子。孟子曰:“子亦来见我乎?”曰:“先生何为出此言也?”曰:“子来日矣?”曰:“昔昔。”曰:“昔昔,则我出此言也,不亦宜乎?”曰:“舍馆未定。”曰:“子闻之也,舍馆定,然后求见长者乎?”曰:“克有罪。”

  • 9

    孟子曰:“人之所以异于禽于兽者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

  • 10

    由君子观之,则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其妻妾不羞也,而不相泣者,希矣。

  • 11

    孟子曰:“牛山之木尝美矣,以其郊于大国也,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润,非无萌蘖之生焉,牛羊又从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也。人见其濯濯也,以为未尝有材焉,此岂山之性也哉?虽存乎人者,岂无仁义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犹斧斤之于木也,旦旦而伐之,可以为美乎?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气,其好恶与人相近也者希,则其旦昼之所为,有梏亡之矣。梏之反覆,则其夜气不足以存;夜气不足以存,则其违禽兽不远矣。人见其禽兽也,而以为未尝有才焉者,是岂人之情也哉?故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孔子曰:『操则存,舍则亡;出入无时,莫知其乡。』惟心之谓与?”

  • 12

    孟子曰:“舜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其所以异于深山之野人者希。及其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也。”

  • 13

    公孙丑曰:“道则高矣,美矣,宜若登天然,似不可及也。何不使彼为可及而日孳孳也?”

微信服务公众号

微信服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