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中含有充关键字的句子

孟子中含有充关键字的句子。

孟子中含有充关键字的句子

[chōng]

释义:

1

足;满。

2

丰裕;繁盛。

3

肥壮。

4

烦多。

5

洪亮。

6

犹言饱。

7

实。

8

塞。参见“充耳”

9

覆盖。

10

指聚居。

11

饲养。

12

扩大;发扬。

13

增长,增添。

14

充当;担任。

15

当作;抵偿。

16

备办;供给。

17

实行。

18

尽。

19

符合。

20

补充;凑数。

21

冒充;假装。

22

指袭衣。罩在裼衣面上的衣服。

23

“冲”,通道。

24

“统”,开始。

25

姓。

列表:

  • 1

    孟子对曰:“凶年饥岁,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而君之仓廪实,府库,有司莫以告,是上慢而残下也。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夫民今而后得反之也。君无尤焉。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

  • 2

    “告子曰:『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得于心,勿求于气。』不得于心,勿求于气,可;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可。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也。夫志至焉,气次焉。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

  • 3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之,足以保四海;苟不之,不足以事父母。”

  • 4

    虞请曰:“前日不知虞之不肖,使虞敦匠事。严,虞不敢请。今愿窃有请也,木若以美然。”

  • 5

    孟子去齐。虞路问曰:“夫子若有不豫色然。前日虞闻诸夫子曰:『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 6

    “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公明仪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杨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着,是邪说诬民,塞仁义也。仁义塞,则率兽食人,人将相食。吾为此惧,闲先圣之道,距杨墨,放淫辞,邪说者不得作。作于其心,害于其事;作于其事,害于其政。圣人复起,不易吾言矣。

  • 7

    孟子曰:“于齐国之士,吾必以仲子为巨擘焉。虽然,仲子恶能廉?仲子之操,则蚓而后可者也。夫蚓,上食槁壤,下饮黄泉。仲子所居之室,伯夷之所筑与?抑亦盗跖之所筑与?所食之粟,伯夷之所树与?抑亦盗跖之所树与?是未可知也。”

  • 8

    曰:“仲子,齐之世家也。兄戴,盖禄万钟。以兄之禄为不义之禄而不食也,以兄之室为不义之室而不居也,辟兄离母,处于于陵。他日归,则有馈其兄生鹅者,己频顣曰:『恶用是鶃鶃者为哉?』他日,其母杀是鹅也,与之食之。其兄自外至,曰:『是鶃鶃之肉也。』出而哇之。以母则不食,以妻则食之;以兄之室则弗居,以于陵则居之。是尚为能其类也乎?若仲子者,蚓而后其操者也。”

  • 9

    曰:“子以为有王者作,将比今之诸侯而诛之乎?其教之不改而后诛之乎?夫谓非其有而取之者盗也,类至义之尽也。孔子之仕于鲁也,鲁人猎较,孔子亦猎较。猎较犹可,而况受其赐乎?”

  • 10

    孟子曰:“今之事君者曰:『我能为君辟土地,府库。』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君不乡道,不志于仁,而求富之,是富桀也。『我能为君约与国,战必克。』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君不乡道,不志于仁,而求为之强战,是辅桀也。由今之道,无变今之俗,虽与之天下,不能一朝居也。”

  • 11

    曰:“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实之谓美,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乐正子,二之中,四之下也。”

  • 12

    孟子曰:“人皆有所不忍,达之于其所忍,仁也;人皆有所不为,达之于其所为,义也。人能无欲害人之心,而仁不可胜用也;人能无穿逾之心,而义不可胜用也。人能无受尔汝之实,无所往而不为义也。士未可以言而言,是以言餂之也;可以言而不言,是以不言餂之也,是皆穿逾之类也。”

微信服务公众号

微信服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