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中含有传关键字的句子

孟子中含有传关键字的句子。

孟子中含有传关键字的句子

[chuán]

释义:

第二部分
1

传授。

2

指所传授的东西。

3

转授;遗留。

4

让位;传代。

5

延续;继承。

6

传达;传送。

7

传扬;流布;传播。

8

传说;传闻。

9

移动;转移。

10

说;描述;表达。

11

以画、写、拓等方式临摹原件。

12

递解;逮捕。

13

传讯;召唤。

14

犹招致。

15

传染。参见“传人”

16

传导。如:传电、传热。

17

“转”。改换方向;辗转。

18

“专”。集中在一件事上。

第三部分
1

解说;注释。

2

书传;著作。

3

传记。指记载个人或群体事迹的文字。

4

指演述人物故事为中心的文学作品。如《水浒传》、《儿女英雄传》、《虾球传》。

5

作传;记载。

6

驿站或驿站的车马。

7

古代过关津、宿驿站和使用驿站车马的凭证。

8

任官的凭证。

9

谓依次轮转。

列表:

  • 1

    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

  • 2

    孟子对曰:“于有之。”

  • 3

    孟子对曰:“于有之。”

  • 4

    “今时则易然也。夏后、殷、周之盛,地未有过千里者也,而齐有其地矣;鸡鸣狗吠相闻,而达乎四境,而齐有其民矣。地不改辟矣,民不改聚矣,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且王者之不作,未有疏于此时者也;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甚于此时者也。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孔子曰:『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命。』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时为然。”

  • 5

    孟子曰:“仕。曰:『孔子三月无君,则皇皇如也,出疆必载质。』公明仪曰:『古之人三月无君则吊。』”

  • 6

    彭更问曰:“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以食于诸侯,不以泰乎?”

  • 7

    孟子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有人于此,其待我以横逆,则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仁也,必无礼也,此物奚宜至哉?其自反而仁矣,自反而有礼矣,其横逆由是也,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忠。自反而忠矣,其横逆由是也,君子曰:『此亦妄人也已矣。如此则与禽兽奚择哉?于禽兽又何难焉?』是故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也。乃若所忧则有之:舜人也,我亦人也。舜为法于天下,可于后世,我由未免为乡人也,是则可忧也。忧之如何?如舜而已矣。若夫君子所患则亡矣。非仁无为也,非礼无行也。如有一朝之患,则君子不患矣。”

  • 8

    万章问曰:“人有言:『至于禹而德衰,不于贤而于子。』有诸?”

  • 9

    孟子曰:“否,不然。好事者为之也。百里奚,虞人也。晋人以垂棘之璧与屈产之乘,假道于虞以伐虢。宫之奇谏,百里奚不谏。知虞公之不可谏而去,之秦,年已七十矣,曾不知以食牛干秦穆公之为污也,可谓智乎?不可谏而不谏,可谓不智乎?知虞公之将亡而先去之,不可谓不智也。时举于秦,知穆公之可与有行也而相之,可谓不智乎?相秦而显其君于天下,可于后世,不贤而能之乎?自鬻以成其君,乡党自好者不为,而谓贤者为之乎?”

  • 10

    孟子曰:“在国曰市井之臣,在野曰草莽之臣,皆谓庶人。庶人不质为臣,不敢见于诸侯,礼也。”

微信服务公众号

微信服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