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中含有乱关键字的句子

孟子中含有乱关键字的句子。

孟子中含有乱关键字的句子

[luàn]

释义:

1

无秩序;混乱。

2

叛乱;动乱。

3

淫乱。

4

昏乱;迷乱。

5

横暴无道。

6

危害;祸害。

7

败坏;扰乱。

8

混杂;混淆。

9

弥漫。

10

纷繁。

11

随便;任意。

12

治理。

13

横渡。

14

过;至。

15

古代乐曲的最后一章。

16

指末尾的演奏或吟唱。

17

辞赋篇末总括全篇要旨的话。

18

乱弹的省称。指京剧。

19

“率”,大抵。

列表:

  • 1

    曰:“不同道。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则进,则退,伯夷也。何事非君,何使非民;治亦进,亦进,伊尹也。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孔子也。皆古圣人也,吾未能有行焉;乃所愿,则学孔子也。”

  • 2

    “从许子之道,则市贾不贰,国中无伪。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布帛长短同,则贾相若;麻缕丝絮轻重同,则贾相若;五谷多寡同,则贾相若;屦大小同,则贾相若。”曰:“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或相倍蓰,或相什伯,或相千万。子比而同之,是天下也。巨屦小屦同贾,人岂为之哉?从许子之道,相率而为伪者也,恶能治国家?”

  • 3

    孟子曰:“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当尧之时,水逆行,泛滥于中国。蛇龙居之,民无所定。下者为巢,上者为营窟。《书》曰:『洚水警余。』洚水者,洪水也。使禹治之,禹掘地而注之海,驱蛇龙而放之菹。水由地中行,江、淮、河、汉是也。险阻既远,鸟兽之害人者消,然后人得平土而居之。

  • 4

    “尧、舜既没,圣人之道衰。暴君代作,坏宫室以为污池,民无所安息;弃田以为园囿,使民不得衣食。邪说暴行又作,园囿、污池、沛泽多而禽兽至。及纣之身,天下又大。周公相武王,诛纣伐奄,三年讨其君,驱飞廉于海隅而戮之。灭国者五十,驱虎、豹、犀、象而远之。天下大悦。《书》曰:『丕显哉,文王谟!丕承哉,武王烈!佑启我后人,咸以正无缺。』

  • 5

    “昔者禹抑洪水而天下平,周公兼夷狄驱猛兽而百姓宁,孔子成《春秋》而臣贼子惧。《诗》云:『戎狄是膺,荆舒是惩,则莫我敢承。』无父无君,是周公所膺也。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说,距诐行,放淫辞,以承三圣者;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能言距杨墨者,圣人之徒也。”

  • 6

    禹、稷当平世,三过其门而不入,孔子贤之。颜子当世,居于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颜子不改其乐,孔子贤之。孟子曰:“禹、稷、颜回同道。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禹、稷、颜子易地则皆然。今有同室之人鬬者,救之,虽被发缨冠而救之,可也。乡邻有鬬者,被发缨冠而往救之,则惑也,虽闭户可也。”

  • 7

    孟子曰:“伯夷,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恶声。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则进,则退。横政之所出,横民之所止,不忍居也。思与乡人处,如以朝衣朝冠坐于涂炭也。当纣之时,居北海之滨,以待天下之清也。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

  • 8

    “伊尹曰:『何事非君?何使非民?』治亦进,亦进。曰:『天之生斯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予,天民之先觉者也;予将以此道觉此民也。』思天下之民匹夫匹妇有不与被尧舜之泽者,若己推而内之沟中,其自任以天下之重也。

  • 9

    孟子曰:“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闲,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 10

    孟子曰:“周于利者,凶年不能杀;周于德者,邪世不能。”

  • 11

    孟子曰:“不信仁贤,则国空虚。无礼义,则上下。无政事,则财用不足。”

  • 12

    曰:“非之无举也,刺之无刺也;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洁;众皆悦之,自以为是,而不可与入尧舜之道,故曰德之贼也。孔子曰:『恶似而非者:恶莠,恐其苗也;恶佞,恐其义也;恶利口,恐其信也;恶郑声,恐其乐也;恶紫,恐其朱也;恶乡原,恐其德也。』君子反经而已矣。经正,则庶民兴;庶民兴,斯无邪慝矣。”

微信服务公众号

微信服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