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含有来关键字的句子

论语中含有来关键字的句子。

论语中含有来关键字的句子

[lái]

释义:

第二部分
1

小麦。

2

引申泛指五谷之穗。

3

由彼及此;由远到近。与“去”、“往”相对。

4

回来,返回。

5

特指已嫁女子回娘家省亲。

6

归服;归顺。

7

后多作“徕”。招致;招揽。

8

产生;开始;发生。

9

未来,将来。

10

指次于今年、今天的。参见“来年”“来早”

11

往昔,过去。

12

以来,表示时间从过去某时持续到现在。

13

指来孙。

14

犹言一样、一般。表示比况。

15

由来。从发生到现在。

16

由来。事物发生的原因。

17

表示做某个动作。

18

用在另一动词或动词结构后面,表示来到某处做某事。如:我们贺喜来了;他回家探亲来了。

19

用在两个动词或动词结构中间,表示前者是方法、态度,后者是目的。

20

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的趋向。

21

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的结果。

22

用在形容词后面,表示程度。

23

用作词尾,表示一段时间。相当于“的时候”。

24

“不”连用,表示不可能。

25

“的”“得”连用,表示可能。

26

用在“一、二、三”等数词之后,表示列举理由。

27

用在数词或量词后面表示概数。

28

助词。相当于“是”。表示宾语前置。

29

助词。相当于“得”。

30

语助词。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祈使语气。

31

语助词。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陈述语气。相当于“咧”。

32

语助词。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语气。

33

语助词。用在句中,表示停顿,带有假设之意;或对举,则带有两难之意。

34

语助词。用在句中作衬字。

35

木名。“即来”的省称。

36

姓。

第三部分
1

慰劳;劝勉。

2

“赉”。送给;赐予。

列表:

  • 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2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者。”

  • 3

    子曰:“后生可畏,焉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 4

    叶公问政。子曰:“近者说,远者。”

  • 5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阵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之。既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 6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谓孔子曰:“!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孔子曰:“诺。吾将仕矣。”

  • 7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 8

    陈子禽谓子贡曰:“子为恭也,仲尼岂贤于子乎?”子贡曰:“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绥之斯,动之斯和。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

微信服务公众号

微信服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