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含有所关键字的句子

论语中含有所关键字的句子。

论语中含有所关键字的句子

[suǒ]

释义:

1

处所;地方。

2

道理;方法。

3

宜;适宜。

4

用作官衙或公家其他办事机构的名称。

5

时驻军和屯田军的一种建制。

6

犹时。

7

意。谓流露的情态。

8

一切,所有。参见“所事”

9

可,可以。

10

不定数词,表示大概的数目。

11

代词。表示近指。相当于“此”。

12

代词。表示疑问。

13

量词。用于地点、位置。

14

量词。用于计量建筑物。

15

量词。用于其他物件。

16

副词。犹尚,还。

17

连词。表示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若”。古代常用于盟誓中。

18

连词。表示承接,相当于“而”。

19

助词。表示结构。与动词相结合组成名词性词组。

20

助词。相当于“之”、“的”。

21

助词。表示语气。多与表被动的介词“为”配合使用。

22

助词。用于前置宾语后。多与“唯”配合使用,相当于“是”。

23

助词。用于句中补凑音节。

24

象声词。参见“所所”

25

姓。

列表:

  • 1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 2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而众星共之。”

  • 3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欲,不逾矩。”

  • 4

    子曰:“视其以,观其由,察其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 5

    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 6

    子曰:“君子无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 7

    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祷也。”

  • 8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 9

    子曰:“不患无位,患以立。不患莫已知,求为可知也。”

  • 10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取材。”

  • 11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及也。”

  • 12

    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以裁之。”

  • 13

    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 14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好。”

  • 15

    子之慎:齐、战、疾。

  • 16

    雅言,《诗》、《书》、执行,皆雅言也。

  • 17

    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笾豆之事,则有司存。”

  • 18

    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

  • 19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之,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矣。”

  • 20

    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

  • 21

    君召使摈,色勃如也,足躩如也。揖与立,左右手,衣前后,襜如也。趋进,翼如也。宾退,必复命曰:“宾不顾矣。”

  • 22

    君子不以绀緅饰。红紫不以为亵服。当暑,袗絺绤,必表而出之。缁衣,羔裘;素衣,麑裘;黄衣,狐裘。亵裘长,短右袂。必有寝衣,长一身有半。狐貉之厚以居。去丧,无不佩。非帷裳,必杀之。羔裘玄冠不以吊。吉月,必朝服而朝。

  • 23

    朋友死,无归,曰:“于我殡。”

  • 24

    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不说。”

  • 25

    季子然问:“仲由、冉求可谓大臣与?”子曰:“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今由与求也,可谓具臣矣。”曰:“然则从之者与?”子曰:“弑父与君,亦不从也。”

  • 26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 27

    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子曰:“何哉,尔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在家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 28

    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曰:“焉知贤才而举之?”子曰:“举尔知;尔不知,人其舍诸?”

  • 29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苟而已矣。”

  • 30

    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不为也。”

  • 31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不欲,勿施於人。”

  • 32

    子曰:“吾之於人也,谁毁谁誉?如有誉者,其有试矣。斯民也,三代之以直道而行也。”

  • 33

    子曰:“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不至矣。“

  • 34

    子曰:“饱食终日,无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

  • 35

    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子张曰:“子夏云何?”对曰:“子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张曰:“异乎吾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与,于人何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 36

    子夏曰:“日知其亡,月无忘其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 37

    陈子禽谓子贡曰:“子为恭也,仲尼岂贤于子乎?”子贡曰:“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绥之斯来,动之斯和。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

  • 38

    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舜亦以命禹。曰:“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于皇皇后帝: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简在帝心。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周有大赉,善人是富。“虽有周亲,不如仁人。百姓有过,在予一人。”谨权量,审法度,修废官,四方之政行焉。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 之民归心焉。重:民、食、丧、祭。宽则得众,信则民任焉,敏则有功,公则说。

  • 39

    子张问于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子张曰:“何谓惠而不费?”子曰:“因民之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子张曰:“何谓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微信服务公众号

微信服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