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文言文手册:通
古汉语文言文汉字通拼音、解释、造句和示例。
通
通[tōng]
tōng
-
1
〈动〉通达;通过;通行。
“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愚公移山》 -
2
〈动〉贯通;沟通。
“然后皇上与康先生之意始能少通,锐意欲行大改革矣。”
《谭嗣同》 -
3
〈形〉畅通;没有阻隔。
“政治未必通也,远方之能疑者,并举而争起矣。”
《论积贮疏》 -
4
〈动〉通报;转达。
“遣丞为媒人,主簿通语言。”
《孔雀东南飞》 -
5
〈动〉交往;来往;结交。
“吾闻曹丘生非长者,勿与通。”
《汉书·季布传》 -
6
〈动〉流通;交换。
“为之贾以通其有无。”
韩愈《原道》 -
7
〈动〉交流;交谈。
“唐敖见言可通,因向一位老翁问其何以,好让不争之故。”
《君子国》 -
8
〈动〉通晓;精通。
“遂通五经,贯六艺。”
《张衡传》 -
9
〈副〉全部;普遍。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
《核舟记》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师说》 -
10
〈量〉遍。
“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
《孔雀东南飞》
词组
-
1
【通籍】籍是二尺长的竹片,上写姓名、年龄、身份等,挂在宫门处以备出入时查对。“通籍”指记名在门籍,可以进入宫门。后称进士刚及第或刚做官叫“通籍”。
-
2
【通家】
⒈世交。
⒉姻亲;结为姻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