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文言文手册:负
古汉语文言文汉字负拼音、解释、造句和示例。
负
负[fù]
fù
-
1
〈动〉背;用木板驮大东西。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愚公移山》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齐桓晋文之事》 -
2
〈动〉负担;承担。
“而智日困,而自负其责也。”
《淮南子·主术》 〈又〉〈动使动〉使……承担。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廉颇蔺相如列传》 -
3
〈动〉蒙受;遭受。
“不明不暗,负屈衔冤。”
《窦娥冤》 -
4
〈动〉背倚;背靠着。
“子夏蹶然而起,负墙而立。”
《礼记·孔子闲居》 -
5
〈动〉依靠;凭借。
“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
《廉颇蔺相如列传》 -
6
〈动〉辜负;对不起。
“臣诚恐见欺于大王而负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 “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也。”
《左忠毅公逸事》 -
7
〈动〉违背;背弃。
“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赵城。”
《廉颇蔺相如列传》 -
8
〈动〉失败。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六国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