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文言文手册:行
古汉语文言文汉字行拼音、解释、造句和示例。
行
行[xíng]
xíng
-
1
〈动〉行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论语》 -
2
〈动〉出行。
“为吾子之将行也。”
《殽之战》 -
3
〈动〉运行。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刻舟求剑》 -
4
〈动〉传布。
“士之处此世,而望名誉之光,道德行,难已。”
《原毁》 -
5
〈动〉实行;做。
“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
《训俭示康》 -
6
〈名〉动作;行动;举动。
“大行不顾细谨。”
《鸿门宴》 -
7
〈名〉品行。
“其志洁,其行廉。”
《屈原列传》 -
8
〈副〉将;即将。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归去来兮辞》 -
9
〈量〉遍;次。
“客至未尝不置酒,或三行五行。
《训俭示康》
háng
-
1
〈名〉道路。
“遵彼微行。”
《诗经·七月》 -
2
〈名〉行列;队伍。
“凌余阵兮躐余行。”
《国殇》 -
3
〈名〉辈;辈分。
“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苏武传》 -
4
〈量〉指成行的事物。
“出门登车去,涕落百余行。”
《孔雀东南飞》
词组
-
1
【行宫】皇帝外出临时居住的地方。
-
2
【行将】即将。
-
3
【行李】
⒈使者。
⒉行装。
-
4
【行人】
⒈出使的人。
⒉行路人。
⒊出征的人。
-
5
【行者】
⒈行路人。
⒉出征的人。
⒊出家而受大的佛教徒;去游四方乞食的为生的僧人。
-
6
【行装】出门携带的衣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