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文言文手册:艾
古汉语文言文汉字艾拼音、解释、造句和示例。
艾
艾[ài]
ài
-
1
〈名〉植物名,即艾蒿,叶可灸病。
“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
《孟子·离娄》 “彼采艾兮。”
《诗经·采葛》 -
2
〈名〉绿色。
“赐艾绶,葬以大夫礼。”〖又〗〈名〉灰白色。
范晔《董宣执法》 “艾发衰容惜寸辉。”
元稹《郡斋感怀见奇》 -
3
〈名〉对老年人的敬称。
“人生十年曰说幼,学。……五十曰艾,服官政。”
《礼记·曲礼上》 -
4
〈形〉美好。
“知好色则慕少艾。”
《孟子·万章上》 -
5
〈动〉停止。
“虽克郑,犹有知在,忧未艾也。”
《左传·哀公二年》
yì
-
1
〈动〉通“刈”,割。
“其视杀人若草菅艾草菅然。”
《汉书·贾谊传》 -
2
〈动〉铲除,杀害。
“亦不艾杀其民。”
《左传·哀公元年》 -
3
通“乂”,治理;安定。
“至于今诸夏艾安。”
《史记·越世家》
词组
-
1
【艾服】yìfú古代的一种象征性的刑罚。即割去犯人衣服上的蔽膝部分,以示宫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