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文言文手册:常
古汉语文言文汉字常拼音、解释、造句和示例。
常
常[cháng]
cháng
-
1
〈形〉永久的;固定的。
“圣人无常师。”
《师说》 “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试使斗而才,因责常供。”
《促织》 -
2
〈名〉规律;准则。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荀子·天论》 -
3
〈形〉平常;普通。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马说》 “盖常理也。”
《采草药》 -
4
〈名〉平日;平时。
“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张衡传》 -
5
〈副〉经常;常常。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伶官传序》 “赢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
《信陵君窃符救赵》 -
6
〈量〉长度单位,古代八尺为寻,两寻为常。
“布帛寻常,庸人不释。”
《韩非子·五蠹》 -
7
通“尝”。曾;曾经。
“项伯常杀人,从良匿。”(良:张良。)
《史记·留侯世家》
词组
-
1
【常典】
1。常例,正常的法度。
2。经典。
-
2
【常流】
1。长河。常,通“长”。
“宁赴常而葬乎江鱼腹中耳。”
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2。河流的正道。
“延道弛兮离常,蛟龙骋兮方远游。”
《史记·河渠书》 3。平庸之辈。
“琐琐常,碌碌凡士,焉足以感其方寸哉。”
《晋书·习凿齿传》 -
3
【常式】
1。固定的制度。
“国有常,故法不隐,则下无怨心。”
《管子·君臣下》 2。典范;法式;常规。
“群臣诵功,请刻于石,表垂于常。”
《史记·秦始皇本纪》 -
4
【常侍】经常侍从君主的官员,秦汉有中常侍,魏晋有散骑常侍,隋唐内侍省有内常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