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文言文手册:哀
古汉语文言文汉字哀拼音、解释、造句和示例。
哀
哀[āi]
āi
-
1
〈形〉悲痛;伤心。
“伏尸而哭,极哀。”
《荆轲刺秦王》 “词毕,又哀咤良久。”
《柳毅传》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又〗〈形意动〉以……为哀。
《阿房宫赋》 “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
《殽之战》 -
2
〈动〉怜悯;同情。
“是其为人,哀鳏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
《赵威后问齐使》 “君将哀而生之乎?”
《捕蛇者说》 -
3
〈名〉丧事。
“汉王为发哀,泣之而去。”
《史记·项羽本纪》
词组
-
1
【哀感顽艳】形容文章凄恻动人,能使愚昧和聪明的人都为之感动。
“咏北狄之遐征,奏胡马之长思,凄入肝脾,哀。”后也用以指某些专写艳情的作品。
繁钦《与魏文帝笺》 -
2
【哀毁骨立】父母死后,由于过分悲伤,身体瘦得像皮包骨头。
“和峤虽备礼,神气不损;王戎虽不备礼,而哀。”
《世说新语·德行》 -
3
【哀鸿】
1、哀鸣的大雁。
2、比喻无家可归、呻吟呼号的灾民。
“堪惜,征调千家,流离百室,哀满地悲戚。”
洪昇《长生殿·收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