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文言文手册:参
古汉语文言文汉字参拼音、解释、造句和示例。
参
参[cān]
cān
-
1
〈动〉参与;参加。
“宁南以为相见之晚,使参机密。”
《柳敬停传》 “与杨锐、林旭、刘光第同参预新政。”
《谭嗣同》 -
2
〈动〉检验;检查。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 -
3
〈动〉参考。
“参之《国语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
4
〈动〉古代下级见上级叫参,见“参拜”。
-
5
〈动〉弹劾。
“即如前年胡景桂参劾慰帅一事。
《谭嗣同》
cēn
-
1
见“参差。
sān
-
1
〈数〉三;三分。
“大都不过参国之一。”(参国之一:国都的三分之一。国:国都。)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词组
-
1
【辨】三,参。“三”的意义比“参”广,“参”只用于“配合成三”或“三分”。该用“参”的地方有时可以用“三”,但该用“三”的地方不能用“参”。“三”在古代汉语中有时表示多数,“参”则无此用法。shēn
-
2
〈名〉星宿名。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杜甫《赠卫八处士》 -
3
药用植物名。
“如今还是吃人参养荣丸。”【
《林黛玉进贾府》 参拜】下属谒见长官。【
参乘】即“骖乘”,坐在车子的右边担任警卫的人。
“项羽目之,问为谁,张良曰:‘沛公参樊哙。’”【
司马迁《史记·樊郦滕灌列传》 参天】高耸在天空中。【
参赞】参谋;协助。
“先是齐高帝为相,欲引时贤参大业。”【
《南史·王俭传》 参佐】僚属,部下。
“基上疏固让,归功参。”【
《三国志·魏书·王基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