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文言文手册:具
古汉语文言文汉字具拼音、解释、造句和示例。
具
具[jù]
jù
-
1
〈名〉酒肴;饮食。
“为太牢具。”
《史记·项羽本纪》 -
2
〈动〉供应、备办酒食。
“居则具一日之积,行则备一夕之卫。”
《殽之战》 -
3
〈动〉置办;准备。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
《郑伯克段于鄢》 “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
《活板》 -
4
〈动〉具有;具备。
“罔不因势像形,各具情态。”
《核舟记》 -
5
〈名〉器具;器械。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
《伤仲永》 “船、粮、战具俱办。”
《赤壁之战》 -
6
〈名〉才能;才干。
“吾素无廊庙具。”
《晋书·王羲之传》 〈又〉有才干的人。
“洸洸乎干城之具也。”
《卖柑者言》 -
7
〈名〉道理;方法。
“十九岁学孙吴兵法,战阵之具。”
《东方朔》 -
8
〈副〉通“俱”,全,都,尽。
“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鸿门宴》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陈情表》 “问所从来,具答之。”
《桃花源记》
词组
-
1
【具草】拟稿。
【具臣】备位充数,不称职的臣子。
【具眼】识别事物的眼力,高明的见识。
【具瞻】为众人所瞻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