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辞典手册:适

汉字适拼音、解释、繁体、造句。

  • Unicode码:
    \u9002
  • GBK码:
    CACA
  • 实体:
    &#x9002
  • 繁体中文:
  • 发音与释义: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1

发音

拼音shì
注音ㄕˋ
切音

施只切,入昔,书。

《广韵》
切音

之石切,入昔,章。

《广韵》
切音

都历切,入锡,端。

《广韵》
2

亦作“适”。 

3

去,往。

心犹豫而狐疑兮,欲自而不可。

,往也。

季札﹞去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临汝

那太师名,他第一个先

君今年奚

4

归向;归从。

拚前而退,聚于户内,坐板﹝扱﹞排之,以叶己。

己,犹向己也。

好恶不愆,民知所,事无不济。

,归也。

言皆知归于善也。

圆景早已满,佳人殊未

5

女子出嫁。

女自房观之,曰:‘子皙信美矣,抑子南夫也。夫夫妇妇,所谓顺也。’子南氏

贫贱有此女,始还家门。

,嫁。始,言出嫁未久。

女二人,长进士虞大蒙,次承议郎郭逢原

严楚楚盐商吕省干

直到朝,那一班‘业儒’的才说出‘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话,看见历史上‘重’两个字,便大惊小怪起来。

6

顺从。

使人臣之欲有言者,不敢不下近习能人之心。

从,顺应。

,谓顺其意。

处分兄意,那得自任专?

,顺从。

7

适合,符合。

由此观之,神农非高于黄帝也,然其名尊者,以于时也。

质性机解,推情原意,能其变,情理之家也。

诚怯弱,不于用,听于下风,窃自增气。

今之时文,徒空言而不于实用。

8

节制;调节。

故圣人之制事也,能节宫室、车舆以实藏,则国必富、位必尊。

不费于宫室车舆,则库藏自实也。

欲为其地,必其赐,不其赐,乱人求益,彼求我予,假仇人斧。

其赐者,必节其赐也。

四时不和不能调,岁谷不孰不能

,犹调也。

然节而宣之,则以养生立功,用之失,则焚溺而死。

 

9

恰当,得当。

弩张柄不正,偏强偏弱而不和,其两洋(厢)之送矢也不壹,矢虽轻重得,前后,犹不中﹝招也﹞。

古者,诸侯贡士,壹谓之好德,再谓之贤贤,三谓之有功,乃加九锡。

,得其人。

谓之攸好德,再谓之贤贤,三谓之有功。

犹得也。

报答之辞,令必有

犹所也,言报答之辞必令得所也。

余谓,当也,言报答之辞必有当乎事情也。

古者诸侯贡士,者谓之有功,有功者,增班进爵;贡士不者,谓之有过,有过者,黜位削地。

 

10

齐等。

韩昭厘侯出弋,纼偏缓……至舍,昭厘侯射鸟,其右摄其一纼之。

,犹等也。

黄霸﹞坐发民治驰道不先以闻,又发骑士诣北军马不士,劾乏军兴,连贬秩。

西人谓补满为。马少士多,不相补满也。

11

悦乐,满足。

岂无膏沫?谁为容!

《一切经音义》卷六引《三苍》:‘,悦也。’此字,正当训悦。女为悦己者容,夫不在,故曰‘谁为容’,即言谁悦为容也。

,悦也。谁为容,言修饰容貌为了取悦谁呢?

而益,亏,嫁祸安国,此善事也。

秦王贪狼暴虐,残贼天下,穷困万民,以其欲也。

,快也。

帝亵黩之游,遍于宗戚,所往留连,唯至常山第,多无而去。

,欢极也。

胡为厌山瞰芳渚,岸草汀花幽趣。

12

和顺,顺适。

性和,官侍旁,顺序卑,调心肠。

言性灵和,心肠调顺,宜侍君旁。

能以一治天下者,寒暑,风雨时,为圣人。

,和也。

居尊卑间,无不顺

 

13

安逸,闲适。

皆有所举任兮,故高枕而自

安卧垂拱,万国治也。

以此知能自者,不管其他闲事也。

万里水云身,到此甫一

14

舒适,和畅。

故圣人之为衣服,身体和肌肤而足矣。

吸新吐故以练臧,专意积精以神,于以养身,岂不长哉!

,和也。

不得已就官,数月大不,即以病辞免。

百骸九窍,无一得

听说他身体不,不能见客。

 

15

善,美好。

并见,情也。

,玉之美泽调之处也。

者,善也。凡物调谓之,得意便安亦谓之,皆善之意。故《广韵》云:‘,善也。’

一说,指疵病。 王念孙《读书杂志‧荀子八》:“适读为谪。谪亦瑕也。

《老子》曰‘善言无瑕谪’是也。

《管子‧水地篇》:‘瑕适皆见,精也。’尹知章注:‘瑕适,玉病也。’” 

16

辟领。古丧服之领。

负广出于寸。博四寸,出于衰。

,辟领也。

衣领当项处,左右各开四寸,向外辟厌之,是谓辟领。

 夏炘《学礼管释‧释适上》“适之制,与衣殊,材前之衰,后之负版,皆系于适。先着衣讫,乃始着适。适谓之辟领。辟者,偏也,谓领偏向旁开也。今世小儿衣领,犹有右旁开缝者,其古适之遗制与!”一说,“适”是横接之旁幅,与辟领有别。

其开领处将领隙四寸外屈而厌于项之两旁,谓之辟领……而于是又横接二幅,谓之。夫者,岂非以旁幅之犹近身者乎?旧注谓辟领为,则领在项间未能横出于衰也。谓为辟领,则当两肩不能开领。

 

17

遇。

世俗见高祖兴于布衣,不达其故,以为遭暴乱,得奋其剑。

,遇也。

祸贼之灾人,嗟夭折以摧伤。

 

18

是,则,即是。

孔子曰:审我所以人,人之所以来我也。

字训为往,下字训为是。言我之所以往,即是人之所以来,不可不审也。

今圣朝留心典诰,发精于殊语,欲以验考四方之事,不劳戎马高车之使,坐知傜俗,子云攘意之秋也。

言是子云攘意之秋也。

﹞改河南令,而河南君平生所不好者。

 

19

正好,恰巧。

我高祖少皞之立也,凤鸟至。

徐干至,遂与番辰,大破之。

上南岸,贼军亦至。

徐诚庵大令本立来,与之审视。

《译文》稿刚写好,因为有便人,即带上。

 

20

偶然。

吾释势与民相收,若是,吾不爱,而民因不为我用也,故遂绝爱道也。

,偶然。

遭云罗解,翻谪夜郎悲。

浮生来且去,况此茅屋三间余。

死何足论,精神长在无时灭。

 

21

刚才,方才。

陛下之臣虽有悍如冯敬者,启其口,匕首已陷其匈矣。

始欲发言节制诸侯王,则为刺客所杀。

在那边书房里来,有何说话,笑嘻嘻的走来?

闻僊师所谈因果,实是人世罕闻者。

22

连词。如果,假若。表示假设关系。

有言,必亟听从王言。

,如果。

故蒙耻之宾,屡黜不去其国;蹈海之节,千乘莫移其情。使矫易去就,则不能相为矣。

吾谋可用,天道岂辽廓!

23

“擿”。投掷。 《诗‧邶风‧北门》:“王事适我,政事一埤益我。”

马瑞辰通释:“适当为擿之渻借。

,借为擿,投掷。

《说文》、《广雅》并曰:‘投,擿也。’《说文》‘擿’字注:

24

“啻”。副词。但,仅仅。 《孟子‧告子下》:“饮食之人无有失也,则口腹岂适为尺寸之肤哉?”赵岐注:“口腹岂但为肥长尺寸之肤邪?”王引之《经传释词》卷九:“适与啻同,故注曰:‘口腹岂但为肥长尺寸之肤邪?’但字正释适字。”

疑臣者不三人,臣恐王之为臣投杼也。

音翅。

啻同。

 诸祖耿集注引黄式三曰:“适、啻,古声同,止也。

仆以常人,所蒙隆厚,久应知退,非今日。

必假此以为圣人重而震而惊之,则欲大圣人而以小圣人矣。

 

25

用同“释”。参见“适闷”

第三部分
1

发音

拼音
注音ㄉ〡ˊ
切音

都历切,入锡,端。

《广韵》
2

专主,作主。

帝也者,天下之也。

,主也。

故贤君之治国也,于不乱之术。

,读丁力反,主也。谓主于不可乱之术也。

为专主。

,专主,专门在这方面致力的意思。

东阳少年杀其令,相聚数千人,欲立长,无用。

,主也,音与的同。

骆越之民无嫁娶礼法,各因淫好,无对匹,不识父子之性,夫妇之道。

3

“嫡”。正妻称“嫡妻”,正妻所生之子称“嫡子”。 《左传‧庄公八年》:“僖公之母弟曰夷仲年,生公孙无知,有宠于僖公,衣服礼秩如适,襄公绌之。”

,大子。

其夜地震未央宫殿中,此必妾将有争宠相害而为患者,唯陛下深戒之。

读曰嫡。嫡谓正后也。

以庶干不遵轨度,固取危亡之道也。

异人贤,自知中子不得为

 

4

指正统,正宗。

故议者以金华之学为朱氏,盖实录也。

 

5

亲厚。

君子之于天下也,无也,无莫也,义之于比。

,厚也;莫,薄也。

盖人君者辟门开窗,号啕博求,得贤而赏,闻善而惊,无也,无莫也。

谓对人无所亲厚,亦无所疏薄,一视同仁。

6

“谛”。注意,仔细。 《韩非子‧解老》:“治乡治邦莅天下者,各以此科适观息耗,则万不失一。”

用此程法,静观动止,自无不知者。

与谛同。

7

“的”。指的,对象。 《后汉书‧何敞传》:“奉宪之吏,莫适讨捕,踪迹不显,主名不立。”

音的。谓无指的讨捕也。

 

8

“的”。清楚,分明。 干宝《搜神记》卷十六:“天明可发,曰:‘虽云梦不足怪,此何太适?’”

第四部分
1

发音

拼音
注音ㄊ〡ˋ
切音

他历切,入锡,透。

《集韵》
2
第五部分
1

发音

拼音zhé
注音ㄓㄜˊ
切音

陟革切,入麦,知。

《集韵》
2

“谪”。 

3

责备,谴责。

岁事来辟,勿予祸,稼穑匪解。

,过也。

谪与通。勿予过谪,言不施谴责也。

人不足与也,政不足间也,惟大人为能格君心之非。

,过也……时皆小人居位,不足过责也。

 

4

责罚,惩罚。

于是除千夫、五大夫为吏,不欲者出马;故吏皆令伐棘上林,作昆明池

读曰谪。谪,责罚也,以其久为奸利。

5

贬谪。

贾生既辞往行,闻长沙卑湿,自以寿不得长,又以去,意不自得。

,谴也。

诸侯太骄必生患,可削地。

读曰谪。

贬为郴州别驾,湖南观察。

 

6

毛病;过失。

皆见,精也。

,玉病也。

善行者无达迹,善言者无瑕

 王引之《经义述闻‧春秋名字解诂上》“公子子适”:“玉有疵谓之瑕适,犹言有疵谓之瑕谪也。

《老子‧道篇》:‘善言无瑕谪。’河上公注曰:‘无瑕疵谪过于天下也。’谪与适通。” 

7

旧指天象变异。

是故男教不脩,阳事不得,见于天,日为之食。

之言责也。

谪谓日之将食之气,气见于上,所以责人君也。

日月晕,云风,此天之客气,其发见亦有大运。

裴骃集解:“徐广曰:‘适者,灾变咎征也。’李斐曰:‘适,见灾于天。

人主不德,布政不均,则天示之灾,以戒不治。乃十一月晦,日有食之,见于天,灾孰大焉!

读曰谪,责也。

刘向以为日月蚀及星逆行,非太平之常。自衰以来,人事多乱,故天文应之遂变耳。’案:孟康曰:

第六部分
1

发音

拼音
注音ㄉ〡ˊ
切音

亭历切,入锡,定。

《集韵》
2

“敌”。 

3

仇敌,敌人。

察数而知治,审器而识胜,明谋而胜,通德而天下定。

 王引孙《读书杂志‧管子二》:“适胜当为胜适。适即敌字也。

不然,则有深怨于,而有大功于上。

《兵法篇》云:

能使至者,利之也。

通行本《孙子‧虚实》作“能使敌人自至者”。 

4

匹敌,相当。

大夫讣于同国,者曰某不禄。

,读为匹敌之敌,谓爵同者也。

有天子在,诸侯不得专地,不得专封……不得致天子之赋,不得天子之贵。

,与敌同。

5

抵挡。

子婴立三月,沛公兵从武关入,至咸阳,群臣百官皆畔,不

音敌。

微信服务公众号

微信服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