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龙尾的宋诗诗句
描写龙尾的宋诗诗句。
描写龙尾的宋诗诗句
龙尾[lóng wěi]
释义:
1
星宿名。即箕宿,二十八宿之一。居东方苍龙七宿之末,故称。
2
谦称自己乃附托于名人而成立者。典出《三国志‧魏志‧华歆传》“华歆字子鱼,平原高唐人也”裴松之注引三国魏鱼豢《魏略》:“歆与北海邴原、管宁具游学,三人相善,时人号三人为‘一龙’,歆为龙头,原为龙腹,宁为龙尾。”
3
草名。乌蔹莓的别名。
4
砚名。亦泛指砚。
5
河堤防洪之物。伐大树连梢,置之堤旁。
6
古国名。
7
盘旋而上的甬道。自上望下,宛如龙尾下垂,故称。
8
指宫殿前呈斜坡状的甬道。
列表:
-
1
精神恍惚骑龙尾,功业纷纶在虎闱。
徐铉《太师相公挽歌词二首 其一》 -
2
龙尾道南初见子,烱如玉笋出瑶林。
朱翌《次韵俞路分见寄 其二》 -
3
交情自分居龙尾,酒算何妨剧猬毛。
胡寅《和奇父叔夏雪五首 其五》 -
4
马肝乃正色,龙尾终视仪。
曹勋《方检详出歙研求诗》 -
5
龙尾道边瞻日彩,鹿头关外别春华。
程戡《送钤辖馆使王公》 -
6
山似牛头峡,水如龙尾湾。
胡铨《峡山》 -
7
当时坐榻生龙尾,犹望陈蕃一解悬。
胡铨《上洪帅李伯纪丞相》 -
8
平生梦蹑螭龙尾,天门九重九万里。
冯时行《送召客》 -
9
回戈拨龙尾,伫看钓鳌头。
释慧远《示化士 其五》 -
10
阔步未归龙尾道,胜游先到虎丘山。
吴芾《和蒋宣卿韵 其一》 -
11
老农望其来,未至龙尾西。
晁公遡《四月堰水甚小一雨灌田方足》 -
12
再见龙尾水,如兴鸿却陂。
晁公遡《视通济堰二首 其二》 -
13
寺学鹫峰侵汉起,山如龙尾撇波行。
陈天麟《延寿寺》 -
14
瓦缶莫雷鸣,龙尾羞牛后。
洪适《次韵得保州老张瓦研》 -
15
龙尾不卷曵天东,壮哉雨点车轴同。
陆游《龙挂》 -
16
不知云磴几千丈,但见漫山白龙尾。
范成大《重游南岳》 -
17
龙尾磨肌饮鼠须,落点髹几几不如。
杨万里《谢胡子远郎中惠蒲大韶墨报以龙涎心字香》 -
18
龙尾研磨碎苍璧,鼠须飞动出晴虹。
杨万里《谢李君亮赠陈中正墨》 -
19
请君更向潘葑看,龙尾缴到珠南畔。
杨万里《回望惠山》 -
20
龙尾名臣进宝奎,虎头移镇赴榕溪。
杨万里《送赣守张子智左史进直敷文阁移帅八桂二首 其一》 -
21
看上扶摇龙尾道,曼声传唱绕周庐。
项安世《十六弟生日 其一》 -
22
三曲舟行龙尾滩,推蓬把酒见南山。
朱熹《芹溪九曲诗 其三》 -
23
龙尾三重峻,螭头几级尊。
梅尧臣《五月十七日四鼓梦与孺人在宫庭谢恩至尊令小黄门宣谕曰今日社与卿喜此佳辰便可作诗进来枕上口占》 -
24
潘侯不独能致纸,罗纹细砚镌龙尾。
梅尧臣《潘歙州寄纸三百番石砚一枚》 -
25
案头龙尾砚,切莫苦求精。
梅尧臣《送刘㢸秘校赴婺源》 -
26
画船龙尾何时发,丹杏梢头漏泄春。
梅尧臣《次韵和江邻几送客回同过金明池 其一》 -
27
近亲龙尾道,远袭雀头香。
梅尧臣《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 赐酒》 -
28
几占鱼鳞天,仅得龙尾雨。
陈造《苦旱六首 其二》 -
29
乌窠披上粗缯衣,龙尾引入黄金墀。
王质《赠开怀道人》 -
30
尚肯求龙尾,容交华子鱼。
王炎《用元韵答戴簿》 -
31
兔毫芳露染,龙尾湿云生。
万俟绍之《方水滴子》 -
32
正西苍龙尾,下掉白鹭洲。
敖陶孙《凄其岁晚不胜乡国坟墓之情再得四篇赠宗之毋以示他人也 其二》 -
33
君行奏书踏龙尾,好为人间种桃李。
敖陶孙《代送别赵使君》 -
34
谓公足迹蹑龙尾,公守冻壁如痴蝇。
敖陶孙《送杨帅赴诏》 -
35
龙尾石须分几寸,牡丹花不望头纲。
高似孙《句 其六六》 -
36
只今去踏龙尾道,也似寒江蓑笠翁。
姜夔《送王孟玉归山阴》 -
37
龙尾回平野,檐牙出翠微。
姜夔《同朴翁登卧龙山》 -
38
有时牵龙尾,浓磨发精光。
陈淳《忆李友叔皓三首 其三》 -
39
杀气直摧龙尾垒,英风远薄斗场村。
程珌《建康春教致语》 -
40
重来踏龙尾,犹记立螭头。
苏泂《寄卫太常二首 其一》 -
41
云气竟拖龙尾白,山容尽比佛头青。
陈延龄《普明院》 -
42
谁知龙尾道,却在鹿头东。
洪咨夔《龙尾》 -
43
丝絇倦踏龙尾道,玉辔直上羊肠巅。
洪咨夔《寿郑制置》 -
44
入觐已违龙尾道,出麾还过鹿头关。
赵抃《过左绵偶成》 -
45
君不见尧时伯禹作司空,应龙尾画江道通。
吴泳《新江行寿张宪亨泉》 -
46
煌煌昴宿正开冬,日驭高躔龙尾宫。
李刘《庆桂帅经略二首 其二》 -
47
未容汗脚踏龙尾,先为围腰铸褭蹏。
岳珂《得閤门报以予班学士诏复赐衣带因怀初锡倏阅十年感恩纪事二首 其一》 -
48
银袍七百趋龙尾,拜恩稽首心欢康。
王迈《赠萧棠仲致政》 -
49
抽身龙尾外,一壑本来心。
陈鉴之《和守斋户部家居书怀》 -
50
我有大砚卧蚕纹,元是新安龙尾石。
陈鉴之《毕履和惠端砚余以大歙砚报之佐以一诗》 -
51
尺三汗脚踏龙尾,丈六金身坐象筵。
刘克庄《灵石日长老访留之樗庵》 -
52
金门廊庑龙尾道,贺雪千官趁朝早。
田锡《进瑞雪歌》 -
53
乍辞龙尾道,来刺虎头城。
赵抃《句 其二》 -
54
我有龙尾双槽之研,肌润而若沐空濛。
陈起《杂言送歙研广香与友人有怀杨校书幼度》 -
55
鸣靴踏龙尾,岂久莲依红。
陈起《芸隠再和复用以酬 其二》 -
56
登龙尾道呼班去,为鳄鱼州守印来。
林希逸《送用和刘推官入京班改》 -
57
散发不知何处去,想应龙尾学骑箕。
林希逸《所翁为泳作小卷玩珠龙极其精妙赋玩珠吟一首追忆此友》 -
58
龙尾磨开紫玉腴,鼠须点动青霓活。
白玉蟾《赠崧菴造墨》 -
59
最怜贯石神龙尾,犹带天东雨露回。
吴锜《游永福方广岩》 -
60
倦随龙尾踏□檛,却爱山城放早衙。
萧立之《送曾寺簿知南安二首 其一》 -
61
斜日倒穿龙尾道,杨柳半枯秋色老。
胡仲弓《和宫怨》 -
62
将拚龙尾砚,去作鱼头公。
许月卿《暮春联句九首 其四》 -
63
谁凿山中龙尾石,遍与人间供翰墨。
方回《再赠砚工杨全长句》 -
64
鸥心驰舍北,龙尾曳天东。
文天祥《和前人赋别 其二》 -
65
龙尾与凤咮,圆巧相逢迎。
赵必𤩪《即席点韵赋方砚》 -
66
-
67
苍头扫地犀角出,赤焰腾烟龙尾秃。
陆文圭《赋烧笋竹字韵》 -
68
诋诃龙尾尊凤咮,更夸丹石蒸赤红。
董瞿老《黄彦与从无逸求妻埋铭以研谢之无逸邀予作歌》 -
69
研能穷人君不鄙,尔来谀墓得龙尾。
董瞿老《黄彦与从无逸求妻埋铭以研谢之无逸邀予作歌》 -
70
银袍五百趋龙尾,天子临轩赐御题。
王珪《宫词 其一》 -
71
步武思龙尾,琴书在鹢舟。
王禹偁《赠采访使閤门穆舍人》 -
72
步武已趋龙尾道,梦魂犹忆虎丘山。
王禹偁《岁暮偶书寄苏台旧僚友》 -
73
郭隗金台虽见礼,华歆龙尾岂能贤。
司马光《去春与景仁同至河阳谒晦叔馆于府之后园既去晦叔名其馆曰礼贤梦得作诗以纪其事光虽愧其名亦作诗以继之》 -
74
晓辞龙尾下青冥,持节东南一镇并。
丁执礼《送程给事知越州》 -
75
岸沙雪积山云委,云半飞泉挂龙尾。
王安石《我所思寄黄吉甫》 -
76
忽随诸彦登龙尾,尚忆当年应鹄头。
王安石《次杨乐道韵六首 后殿朝次偶题》 -
77
山僧有砚名龙尾,此石来从歙溪水。
强至《题蕴忠上人歙砚》 -
78
龙尾山盘八十里,龙尾有潭下无底。
沈辽《赠磻翁龙尾砚》 -
79
墨池顷刻波澜翻,虬龙尾尾垂云间。
郭祥正《谢冲雅上人惠草书》 -
80
歙溪古源凿龙尾,一片寒冰莹无比。
郭祥正《谢方彦德奉议惠罗文砚》 -
81
碑皴龟腹裂,泉活龙尾摇。
郭祥正《同蒋颖叔游丁山彰教寺》 -
82
君看龙尾岂石材,玉德金声寓于石。
苏轼《龙尾砚歌》 -
83
但见受墨无声松花发,颇似龙尾琢紫烟。
黄庭坚《再和公择舅氏杂言》 -
84
莫爱谿堂好风月,早来龙尾道前行。
秦观《林次中奉使契丹刘仲平出倅郓州同舍十有六人饮饯于丁氏园次少蓬韵二首 送平仲学士》 -
85
虎头未用沉沧江,龙尾先看挂清海。
晁补之《东坡先生移守广陵以诗往迎先生以淮南旱书中教虎头祈雨法始走诸祠即得甘泽因为贺》 -
86
金案冰窗净绝尘,砚寒龙尾縠生纹。
张耒《试墨》 -
87
品轻龙尾砚,时様凤头篦。
晁说之《再和》 -
88
何人龙尾道前出,独自鸡头山里归。
晁说之《闻圆机游山归作》 -
89
半夜渡龙尾,随我藕花中。
毛滂《解武康县印至垂虹亭作》 -
90
赠我麝煤如黑玉,为君龙尾濯清秋。
洪朋《句 其一二》 -
91
管城落帽为微笑,便觉金光走龙尾。
释德洪《隆上人归省觐留龙山为予写起信论作此谢之》 -
92
要当奴鳯咮,何止友龙尾。
许景衡《张仲共许惠吕研因成长句》 -
93
高平沃壤真土膏,砚与龙尾为朋曹。
葛胜仲《次韵去非谢前教授饷泽州瓦砚》 -
94
鼠须龙尾玉蟾蜍,与汝具成会心侣。
谢薖《李成德作二笔几以其一见遗云得样于郄子中家并示长句輙次其韵奉酬》 -
95
宣劝声传龙尾逈,醉归尘逐马蹄轻。
王安中《次韵赵承之赴穆清殿秋宴》 -
96
色羞龙尾干,质陋雀台窳。
张扩《曾徽言学士求赋所蓄端砚曾尝避乱海陵家赀尽没于贼独携此砚脱去》 -
97
割云镵玉巧如神,龙尾铜台可奴仆。
程具《谢人惠砚》 -
98
砚鳯池,石龙尾,金其声,玉其理,文字之祥助公喜。
程具《歙溪砚》 -
99
去国久违龙尾道,思乡长梦鹿头关。
汪藻《张徽猷挽诗二首 其二》 -
100
龙尾道中退朝客,雕鞍宝马黄金勒。
郑庭芬《题昌州牛尾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