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颂声的宋诗诗句
描写颂声的宋诗诗句。
描写颂声的宋诗诗句
颂声[sòng shēng]
释义:
1
歌颂赞美之声。
列表:
-
1
今朝池口风波静,遥贺山前有颂声。
徐铉《池州陈使君见示游齐山诗因寄》 -
2
绮霞阁上诗题在,从此还应有颂声。
徐铉《御筵送邓王》 -
3
不待政成迎风诏,颂声洋溢桂州人。
宋白《惜别诗》 -
4
凫藻深欢意,鱼蒲溢颂声。
胡宿《馆中锡宴》 -
5
憔悴有生理,叹嗟成颂声。
王之道《和荀晋仲题法隆韵》 -
6
旌头落尽少微明,追复成均雅颂声。
张嵲《高司业二首 其二》 -
7
襟怀磊落富诗情,琢句端明法颂声。
欧阳澈《琼上人留意学诗惑于多岐未明厥趣作四韵寤之了此一话则能诗三昩不出个中矣》 -
8
衰颜白发尘埃客,狂斐裁诗继颂声。
徐公裕《建炎丞相成国吕忠穆公退老堂 其二》 -
9
颂声谐激不为难,君王早访平戎策。
胡寅《题浯溪》 -
10
歌鹿鸣与既醉兮,而颂声洋溢乎康逵。
曹勋《将进酒》 -
11
升平颂声还大手,白傅才力兼诸长。
王之望《次韵陈庭藻赴天申燕诗二首 其二》 -
12
膏雨应时和气洽,丰年有兆颂声酬。
王之望《次韵制帅和王宪二首 其二》 -
13
千里颂声形鼓吹,万家和气入樽罍。
陈棣《上梁尚书生辰 其三》 -
14
蓬壶影里环嘉客,衮绣堂中溢颂声。
史浩《六老会致语口号》 -
15
待君削牍登文石,趣与渊云继颂声。
宋祁《送贵溪尉周懿文先辈》 -
16
此日东山咏,惟公继颂声。
宋祁《金陵相公赴镇二首 其二》 -
17
久接贤规见准绳,还朝犹听颂声腾。
余靖《闻栾驾部度岭见寄》 -
18
要识太平真面目,丰年长入颂声中。
洪适《寿太师益公 其九》 -
19
下临万顷如云稼,从此年年有颂声。
陆游《复湖》 -
20
颂声敷政久,喜色问安还。
范成大《东宫寿诗》 -
21
五日颂声今故在,一春诗债共谁还。
释宝昙《用前韵寄吴知府广德归》 -
22
浴冠舞童春服盛,秀眉齯齿颂声长。
项安世《四伯父生朝三首 其二》 -
23
剖竹皆雄郡,刊碑有颂声。
项安世《赵婺州挽诗》 -
24
生朝举酒天香里,贱子当歌鲁颂声。
朱熹《卓国太生朝 其一》 -
25
黄昏一雨到天明,梦里丰年有颂声。
朱熹《和喜雨二绝 其二》 -
26
一别惊时论,三年想颂声。
朱熹《挽陈检正二首 其二》 -
27
舞奏八风芗泽,颂声焱氏遗音。
薛季宣《幽兰次十八兄韵六言四首 其三》 -
28
南□犹自颂声作,中天想见氛祲开。
程洵《游浯溪用张宛邱韵》 -
29
海内和平颂声作,登歌还有载芟诗。
罗愿《春社礼成借用寺簿释奠诗韵呈诸同官》 -
30
生朝喜载临,颂声满江头。
章甫《寿王真州》 -
31
译导来珍贡,酺懽洽颂声。
田况《成都遨乐诗二十一首 干元节》 -
32
元丰圣政洽隆平,溢牍联篇载颂声。
文彦博《神宗皇帝挽词 其三》 -
33
三朝光辅致升平,九叙咸熙入颂声。
文彦博《尚书令魏国忠宪韩公挽词 其三》 -
34
馂余款听钧天奏,疑是吾伊雅颂声。
杨简《明堂侍祠十绝 其八》 -
35
雅颂声音召阴阳,圣贤道义包天地。
曾丰《前高凉推官陈汉臣惠佳什索俚编不可虚辱授之后集古律矣复课数韵语谢之》 -
36
朝廷风化洽,里巷颂声盈。
曾丰《上浙东帅王尚书》 -
37
不转虚空话,难归雅颂声。
曾丰《再游南华临出门书记妙莹献绝句索留题赋两篇谢之 其二》 -
38
宜民条教出,溢耳颂声腾。
曾丰《送五羊曾仲卿改秩受县南归》 -
39
歌调谁欤追白雪,颂声行矣擅甘泉。
曾丰《项尧章惠二长韵姑赓前篇敬复》 -
40
长歌商颂声初振,细听韶音味可忘。
曾丰《闻蝉五绝句奉呈诸幕友 其三》 -
41
十里颂声传道路,万家和气舞童儿。
韩淲《喜雨呈三衢苏大使君 其一》 -
42
满路梅花春信动,一篙波影颂声浮。
韩淲《子寿从金陵之招》 -
43
丹门宣赦传天下,百万颂声流康衢。
程珌《秘阁儒荣堂》 -
44
雅颂声流到楚词,更无人见独看时。
周文璞《哦松夏夜》 -
45
先秦古书世已稀,国风雅颂声又微。
周文璞《行歌四首 其四》 -
46
我作此赞,播之颂声。
陈宓《瑞麦》 -
47
雠较芸编上群玉,蕃宣苕水腾颂声。
黄垺《寿徐仓使》 -
48
薰弦寂寞无人续,故揖清风作颂声。
李刘《蝉》 -
49
王泽流而有颂声,因而拜手献歌行。
田锡《进瑞雪歌》 -
50
府史如廉士,农桑学颂声。
李觏《送知县苏秘丞移英州》 -
51
扶犂只合勤农务,奋笔犹能作颂声。
刘克庄《次漕庾两使者绝句韵六首 其四》 -
52
侬诗社舞村歌尔,让紫薇郎作颂声。
刘克庄《题福清薛明府太平禾图》 -
53
六度芝耀启初度,颂声洋溢瞻霄跹。
刘子寰《贺宰相生日》 -
54
雅兴自来轻庾亮,颂声翕尔变营丘。
释元肇《和赵寺丞中秋韵》 -
55
若能铭刻燕然石,方许雌黄此颂声。
卫樵《寄题中兴颂下》 -
56
周室中兴由任使,颂声今可继周崧。
厉寺正《贺郑丞相 其五》 -
57
致君尧舜上,朝野沸颂声。
卫宗武《是岁之夏紫芝复生成丛大者径七八寸》 -
58
神明官府颂声满,风月弟兄诗味深。
陈着《次韵弟茝客怀》 -
59
馂余款听钧天奏,疑是吾伊雅颂声。
王庭《明堂侍祠十绝 其八》 -
60
四海颂声作,白屋无复寒。
方回《拟咏贫士七首 其三》 -
61
桑畴麦陇颂声欢,竞说琴书政事宽。
方回《题金明府平易堂》 -
62
东南天地早闻名,三载吾邦沸颂声。
方回《乍归呈许君公度》 -
63
比闾回善誉,招得颂声齐。
董嗣杲《和楼恪斋自述》 -
64
德厚功崇,颂声载路。
郊庙朝会歌辞《大中祥符封禅十首 太祖配坐酌献用《禅安》。》 -
65
按节皇舆复,洋洋载颂声。
郊庙朝会歌辞《建隆干德朝会乐章二十八首 又六变。 其二》 -
66
击石拊石,颂声扬扬。
郊庙朝会歌辞《景德中朝会十四首 降坐用《隆安》。》 -
67
颂声洋洋,弥文郁郁。
郊庙朝会歌辞《绍兴朝会十三首 皇帝降坐用《干安》。》 -
68
颂声所同,嘉受帝祉。
郊庙朝会歌辞《宝祐二年皇子冠二十首 其一七》 -
69
吏畏民爱,颂声载路。
叶巽斋《十月 其一》 -
70
异俗衣裳会,诸儒雅颂声。
曾巩《仁宗皇帝挽词三首 其一》 -
71
风雅移方俗,弦歌溢颂声。
刘敞《奉酬春卿资政给事见寄并贶法酒》 -
72
颂声骚客误,锡贡禹书迟。
刘敞《句 其一○》 -
73
退复歌天保,期于采颂声。
司马光《奉和江邻几六月七日文德殿观文武百官等上尊号十五韵》 -
74
颂声交作莽岂贤,四国流言旦犹圣。
王安石《众人》 -
75
颂声骚客误,锡贡禹书遗。
刘攽《寄橙与献臣》 -
76
复使天下贵儒术,颂声千载长铮淙。
范纯仁《次韵曼叔见寄》 -
77
颂声如响答,和气与春融。
吕陶《送吴龙图仲庶赴江宁》 -
78
要须待见成尧舜,未敢轻浮作颂声。
王令《闻富并州入相》 -
79
协和神化踵唐尧,彬蔚颂声逾吉甫。
寇准《奉和御制奉祀述怀歌》 -
80
长安失驭颂声沈,作者谁能刻翠岑。
杨冀《浯溪》 -
81
此诗可勒不可泯,颂声千古长潺潺。
章惇《梅山歌》 -
82
颂声歌盛旦,多黍乐丰年。
苏轼《丰年有高廪诗》 -
83
圣朝颂声作,周雝与商那。
朱长文《少章过吴门宠示淳夫子瞻唱和并惠山寄少游之什俾余继作辄次二公韵以寄之》 -
84
工苑司官属,交枝播颂声。
丁谓《梨》 -
85
予衷侧席方毗倚,伫有甘棠播颂声。
宋真宗《赐王钦若除太子太保判杭州十韵》 -
86
尧思存稽古,洋洋播颂声。
刘筠《奉和御制中和节》 -
87
追还雅颂声太平,吟咏性情思补阙。
郑侠《送杜靖国知连州》 -
88
吏无重糈,民有颂声。
黄庭坚《乔令真赞》 -
89
我作颂声,与民歌之。
黄庭坚《曹侯善政颂》 -
90
击石拊石,颂声洋洋。
杨亿《正冬御殿上寿乐章八首 礼毕降坐宫悬奏隆安之曲》 -
91
今日中原久太平,颂声交作干戈止。
华镇《永嘉巡检张侍禁廨舍辟洞名黄石》 -
92
作诗谓云何,姑以纪颂声。
李廌《上姑丈闾丘通牧少卿》 -
93
曈昽日出迎赦来,沸渭颂声何休哉。
晁说之《迎赦一首》 -
94
我虽素餐者,自谓能颂声。
晁说之《陈情》 -
95
雪覆紫坛天意得,风生绛节颂声长。
晁说之《至日早雪时郊祀毕 其一》 -
96
-
97
曹溪客是无机者,日在深云听颂声。
释重显《寄四明使君沈祠部 其一》 -
98
登闻终日何所闻,但听清风颂声溢。
毛滂《登闻鼓诗》 -
99
烟雨一溪行色动,管弦千里颂声留。
毛滂《代张菊》 -
100
中和赓入颂声中,明堂布政知无穷。
李新《归美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