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青藜的宋诗诗句
描写青藜的宋诗诗句。
描写青藜的宋诗诗句
青藜[qīng lí]
释义:
1
指藜杖。
2
《三辅黄图‧阁》:“刘向于成帝之末,校书天禄阁,专精覃思。夜有老人,着黄衣,植青藜杖,叩阁而进。见向暗中独坐诵书,老父乃吹杖端,烟然,因以见向,授《五行洪范》之文。恐词说繁广忘之,乃裂裳及绅以记其言。至曙而去,请问姓名,云:‘我是太乙之精,天帝闻卯金之子有博学者,下而观焉。’”后因以“青藜”指夜读照明的灯烛。
3
借指苦读之事。
4
借指读书人。
列表:
-
1
宝瑟荣珠袖,青藜照玉山。
廉布《次韵》 -
2
时有田翁来昵饮,嗟无太乙照青藜。
张嵲《山中校书时有田父携酒见访》 -
3
他日篮舆入源去,尚期趺坐对青藜。
朱翌《寄鸬鹚源方允迪江子我》 -
4
从教独照青藜炬,莫使轻吹画角梅。
胡寅《和唐寿隆上元五首 其五》 -
5
青藜不复来人世,好学如君自少双。
刘子翬《寄题黄应亨东明斋二首 其一》 -
6
岂无太乙来,青藜夜相呼。
冯时行《和何子应夜读书》 -
7
黄衣青藜或可遇,愿授竹简观聱牙。
谢伋《恭谒台嶽桐柏观纪事》 -
8
扶衰强策青藜杖,寻胜聊登白纻山。
吴芾《清明登白纻山》 -
9
青藜照讐书,赤管供奏议。
陈棣《沈德和使君生辰四首 其二》 -
10
静夜披黄卷,青藜照五行。
陈棣《静夜》 -
11
即看飞步上蓬瀛,别有青藜夜相照。
许志仁《谢张学士惠灵寿杖》 -
12
髯郎行烛青藜杖,定见荣光达九泉。
王十朋《刘府君挽词 其一》 -
13
太一然青藜,迟君天禄游。
王十朋《刘韶美辞试馆职》 -
14
青藜卯金子,高步绝云杪。
王十朋《次韵韶美送刘夷叔二诗 悼夷叔》 -
15
奚用燃青藜,端能照书苑。
王十朋《次韵胡秘监酴醾》 -
16
已成老翁不肯去,青藜当户夜读书。
林光朝《石渠行送别福建参议李著作器之》 -
17
趣看天禄青藜杖,怕着王孙紫绮冠。
林光朝《次韵奉酬赵校书子直》 -
18
壁倚青藜杖,窗横绿绮琴。
周麟之《秋日坐寐觉而有作》 -
19
青藜杖出氛埃外,白版扉开水竹边。
陆游《村居四首 其三》 -
20
暂憩不妨停画楫,幽寻还得杖青藜。
陆游《天王寺迪上人房五十年前友人王仲信同题名尚在》 -
21
秋风石帆下,伴我扶青藜。
陆游《秋思四首 其二》 -
22
忽逢先生自天降,手扶太一青藜杖。
杨万里《跋袁起岩所藏后湖帖并遗像一轴诗中语皆檃括帖中语也》 -
23
读书照青藜,视草咏红药。
周必大《又次韵醵饮》 -
24
公退读书消永夜,遥知太乙下青藜。
周必大《寄题赣簿彭南夫读书楼二绝 其二》 -
25
定知数术本天授,无乃太一燃青藜。
史尧弼《谒周侍郎》 -
26
黄绢才无敌,青藜杖有神。
喻良能《献之大著得予喜赋以诗来谢次韵奉酬》 -
27
哦君五十四篇诗,燃尽青藜杖一枝。
项安世《监利许知县见示诗卷》 -
28
即今彩笔春争媚,它日青藜夜有光。
陈造《次韵高机宜送别 其二》 -
29
故交幡起逃儒恨,不值青藜夜访时。
许及之《谢观复长髯垂膝俨然山泽之癯弃去儒业从皇甫道士于庐阜余见之三茅以所编老君实录见赠赋此奉酬》 -
30
书林未照青藜杖,甥馆肯陪高节筇。
许及之《用韵酬侯居甫》 -
31
青藜半夜放光明,玉字金文下太清。
王质《赠邓东》 -
32
太一青藜子舍光,命书频岁到高堂。
吕祖谦《蒋世修秘书父朝奉挽章》 -
33
青藜行照坐,白玉遽成楼。
廖行之《挽军器监簿周公子及 其一》 -
34
山丹吹出青藜火,金蝶窥丛何妸娜。
陈傅良《兰花供寿国举兄》 -
35
青藜照天禄,宝炬分金莲。
杨冠卿《谢人惠油炭 其一》 -
36
青藜拄到云霄上,见得心如眼界宽。
王炎《和王右司游南岳三绝 其二》 -
37
草木生光彩,青藜肯下临。
王炎《将使有诗欲移具相邀到双溪因次韵》 -
38
手扶青藜访奇古,岩洞妙墨识涪翁。
卫石卿《游石通洞》 -
39
十年夜隔青藜杖,一日身游碧玉壶。
袁说友《和韩倅沧浪亭韵》 -
40
待教黄阁调元去,暂对青藜下烛时。
袁说友《和杨诚斋韵谢惠南海集诗三首 其三》 -
41
趣看天禄青藜杖,怕着王孙紫绮冠。
林光宗《次韵奉酬赵校书子直》 -
42
校讐正对青藜月,关陕俄分画戟风。
崔与之《送袁校书赴湖州别驾》 -
43
青藜不照蓬莱阁,云断苍梧怆百神。
李壁《钱史君见赠元夕新什次韵答之》 -
44
何如手植青藜杖,云屦风裾自在行。
卫泾《与进叔弟策杖山行遣马还孙氏》 -
45
卯金之子我所识,户外青藜扶太一。
释居简《刘簿分赐茶》 -
46
会引青藜校天禄,毋忘华发此沧洲。
苏泂《赵黄州寄示诗绝奇次韵》 -
47
玉堂深复深,夜植青藜杖。
钱时《游齐山仓使遣赠长歌和韵》 -
48
起来摩挲莲叶真人图,还有青藜老杖照我无。
朱复之《冬夜读书无油歌》 -
49
紫枢摩斗极,青藜照中秘。
洪咨夔《送丘都承》 -
50
青藜不解支脚力,机杼微闻隔林织。
郑清之《再和 其一》 -
51
新恩已焕青藜照,旧德行询黄发良。
真德秀《和赵章泉》 -
52
肯遗金门步,乞取青藜归。
吴泳《寿魏鹤山 其一》 -
53
神丹夜涧火,青藜洞中天。
程公许《罗仙宫道士留午饭后遍览山中佳景三十六峰罗列几席夜雨达旦客枕甚清》 -
54
青藜窥夜读,纨箑障尘飘。
程公许《又上座主李左史八十韵》 -
55
定知太乙青藜杖,合向书边分外明。
程公许《上元即事四首 其四》 -
56
何似图书群玉府,青藜静对月三更。
程公许《元夕题灯龛四首 其四》 -
57
更生青藜杖,长吉古锦囊。
陈元晋《寿嬾庵赵先生十首 其一》 -
58
曾对青藜汉阁中,天风吹散各西东。
刘克庄《蒙恩复畀明道祠寄呈赵克勤吏部三首 其一》 -
59
听黑箫韶成假寐,映青藜杖是前身。
刘克庄《灯夕守舍》 -
60
映青藜灯娱目,吸金茎露入脾。
刘克庄《六言五首为仓部弟寿 其一》 -
61
纵使青藜重下照,细书如蚁不能看。
刘克庄《梦与尤木石论史感旧七绝句 其四》 -
62
何须近青藜杖,不愿如紫石棱。
刘克庄《左目痛六言九首 其一》 -
63
频对青藜真济美,虽埋玉树尚追尊。
刘克庄《居厚弟乞以碍止法官回授公朝特俞所请族子有诗志喜居厚次韵邀某同作效颦一首既拙且钝录献家庙》 -
64
青藜小跻攀,路尽仍盘纡。
刘子寰《鴈荡净名谷帘水》 -
65
盘空紫气难藏剑,照坐青藜趣校书。
徐鹿卿《和南康赵簿赠诗》 -
66
手携青藜杖,岩上俯清池。
白玉蟾《百丈岩观水》 -
67
笑把青藜出武夷,不辞千里访幽奇。
白玉蟾《道过成蹊菴偶成旧风一篇》 -
68
芒鞋布袜与青藜,朝市迷心忽几时。
白玉蟾《与赵将军 其三》 -
69
老夫曾到道家山,太乙青藜夜叩关。
方岳《题赵漕小蓬莱 其二》 -
70
云窗自照青藜杖,月户重修白玉盘。
方岳《八月十四月食中秋遂无月》 -
71
畴堪太乙青藜照,亦有丰城宝剑精。
李曾伯《甲午淮幕和萧应父赠郑允蹈韵 其二》 -
72
秋色令人爱,青藜助远探。
释文珦《探幽》 -
73
心爱青藜杖,多年伴老身。
释文珦《初春赓李筼房韵》 -
74
玄笠才加首,青藜亦在肩。
释文珦《闲居多暇追叙旧游成一百十韵》 -
75
贪看岩头瀑布飞,坐来忘却青藜杖。
释文珦《仗锡山中》 -
76
山中不羡青藜贵,清梦何曾到石渠。
薛嵎《囊萤 其一》 -
77
从教独照青藜炬,莫使轻吹画角梅。
家铉翁《和唐寿隆上元三首 其三》 -
78
同是青藜一祖来,晚成天欲老其才。
刘黻《喜刘主簿归》 -
79
自别青藜仙分隔,借书独对短檠灯。
马廷鸾《秘省和刘左司韵》 -
80
青藜夜照玉堂直,外补已至二千石。
方回《送赵子昂提调写金经》 -
81
谁能为爇青藜杖,苔莓荒尽天禄与辟邪。
牟巘《赵石心诗》 -
82
行行杖青藜,吹烟照琴册。
何梦桂《饯于高士》 -
83
图书光动青藜杖,人物温如古玉升。
文天祥《秘省再会次韵》 -
84
黄蝶终归穿砚手,青藜曾照聚书家。
戴表元《于杭州九月送袁太初赴宁海教官》 -
85
甘泉太乙重招起,聊答青藜照白苹。
陈普《咏史 刘向》 -
86
青藜老仙选诗哭,仿佛东都梦华录。
严日益《题汪水云诗卷》 -
87
笑把青藜杖,远游黄鹤城。
仇远《寄鄂渚王子文教授》 -
88
弓刀自带封侯相,黄金不博青藜杖。
艾性夫《与觹轴工郑老》 -
89
如龙化作青藜焰,宁用窗前设短檠。
杨巽斋《句 其二》 -
90
青藜有分步仙家,昨日晴晖今雨霾。
姚自强《游洞霄》 -
91
井迳从芜漫,青藜亦倦扶。
王安石《昼寝》 -
92
不知太乙游何处,定把青藜独照公。
王安石《上元戏呈贡父》 -
93
暮年无望青藜烛,时就祠官效祝厘。
刘攽《次韵和梁郎中咏太一碑》 -
94
安知青藜火,丈人非中黄。
苏轼《和陶读山海经 其四》 -
95
太乙下照青藜光,要我挟椠弄铅黄。
邓忠臣《敬次无咎来韵抒写素怀兼呈文潜天启伯时仲远》 -
96
□□□夜对,青藜方草玄。
孔武仲《移花》 -
97
却杖青藜趁流水,目送征鸿下山觜。
舒亶《再游天童山回吴与权诸友夜集》 -
98
云山流水水中山,尽日青藜共往还。
舒亶《芦山寺 其一》 -
99
定留太一青藜照,愿寄荆人白雪歌。
彭汝砺《元夕与莘老具宿斋因寄莘老》 -
100
昨夜青藜光照席,绿阴相对小除书。
孔平仲《和子瞻西掖种竹二首 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