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附书的宋诗诗句
描写附书的宋诗诗句。
描写附书的宋诗诗句
附书[fù shū]
释义:
1
捎信;寄信。
列表:
-
1
岂无双鲤鱼,附书还故乡。
张嵲《溪水》 -
2
昼思夜梦人非远,客附书来喜可知。
朱翌《寄范伯达》 -
3
巫峡山高苦霜雪,附书那有北来鸿。
晁公遡《感事三首 其一》 -
4
及秋归计早,到日附书频。
黄公度《再别郑叔友兼寄方次云》 -
5
酿泉为酒熟,倩鹤附书回。
陆游《家居三首 其二》 -
6
龟支床稳新寒夜,鹤附书归旧隐山。
陆游《幽兴》 -
7
附书双鲤鱼,沧波正奫沦。
周孚《寄史伯强》 -
8
见面夫岂易,附书良亦难。
赵蕃《答审知见贻》 -
9
一官我落江之西,每附书来必以诗。
赵蕃《呈审知》 -
10
往曾持献儒林苏,为歌秧马附书尾。
赵蕃《二月十日夜雨起书曾移忠禾谱后》 -
11
一旬两诗三附书,底事来音向人邈。
赵蕃《屡遗公择书且寄以诗皆未得报成父弟书云公择欲过予再寄》 -
12
附书书复懒,君自识吾真。
赵蕃《代书寄刘伯瑞仲文叔骥二首 其一》 -
13
近别遂累日,逢人空附书。
赵蕃《寄李处州》 -
14
剩欲题诗诗不成,遣人空复附书行。
赵蕃《寄李舒州 其二》 -
15
忆昨题诗岁且更,路长谁与附书行。
赵蕃《寄怀畏知二首 其一》 -
16
去岁附书并附诗,自吴适粤至何时。
赵蕃《寄潘恭叔曾幼度三首 其二》 -
17
贽君以黄耳,附书莫辞频。
敖陶孙《次韵谢李秘校》 -
18
辞家何处附书归,纵猎何年投絏去。
林希逸《题张尚书画册四首 犬》 -
19
独遶曲廊心汗漫,附书千里述羁情。
董嗣杲《秋凉懐归三首 其二》 -
20
九度附书归洛阳,故国三年一消息。
文天祥《胡笳曲 七拍》 -
21
故人去我百里余,我欲附书无由缘。
刘敞《寄王二子直》 -
22
附书勿辞频,隔岁期满箧。
王安石《再用前韵寄蔡天启》 -
23
无人可诉乌衔肉,忆弟难凭犬附书。
苏轼《捕蝗至浮云岭山行疲苶有怀子由弟二首 其一》 -
24
寄食方将依白足,附书未免烦黄耳。
苏轼《过新息留示乡人任师中》 -
25
附书勤扫东园雪,到日青梅未满条。
苏辙《奉使契丹二十八首 春日寄内》 -
26
青枝丹实须十株,丁宁附书老农圃。
苏辙《奉同子瞻荔支叹》 -
27
远念依依阙附书,还同秋水淡相于。
释重显《寄钱唐观音朋山主》 -
28
附书凭子问三韩,畏头畏尾何时了。
赵鼎臣《送赵延之亿送伴高丽人归国》 -
29
龙沙季子在原乐,不肯附书黄耳来。
李彭《遣兴兼寄豫章二弟 其三》 -
30
一年两附书,皮筒到家少。
韩驹《送子飞弟归荆南》 -
31
脱有云水客,附书及沧浪。
韩驹《靖康元年自南都移黄州八月十六日华藏民老渡江见访于定山下院一夕别去以诗送之》 -
32
海腊腥咸难致远,漫凭黄耳附书筒。
李正民《和邦求见寄》 -
33
悬想追封在他日,附书名传有佳儿。
张纲《外祖李承事挽词二首 其二》 -
34
君家政当匡庐路,时有僧行附书去。
吕本中《李文若季敌访余高安留连累日临行赠之》 -
35
吾家今小阮,有使附书频。
曾几《迪侄屡饷新茶二首 其一》 -
36
吾儿承诏去,有客附书来。
曾几《逮子赴湖南漕司举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