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金舆的宋诗诗句
描写金舆的宋诗诗句。
描写金舆的宋诗诗句
金舆[jīn yú]
释义:
1
亦作“金舆”。帝王乘坐的车轿。
2
喻指宫闱。
列表:
-
1
鲰臣荣幸从金舆,钩婉魂惊拭目初。
王琪《清辉殿观唐明皇山水石字歌》 -
2
独侍金舆立城角,龙蛇不展绕旗竿。
梅尧臣《杂拟》 -
3
金舆在阊阖,箫吹满人寰。
梅尧臣《元夕同次道中道平叔如晦赋诗得闲字》 -
4
帝时降金舆,徧款灵真宇。
梅尧臣《和人喜雨》 -
5
天子昔封禅,吾叔从金舆。
梅尧臣《濠梁感怀》 -
6
合侍金舆和黄竹,一官何事尚徐徐。
项安世《再次韵谢张直阁惠雪诗》 -
7
明当接盏天兴殿,免从金舆入殿帏。
任希夷《扈从朝献四首 其一》 -
8
至尊黄金舆,乘春日幸宴。
苏舜钦《升阳殿故址》 -
9
早晚金舆此游幸,凤楼前后看山河。
苏舜钦《游洛中内》 -
10
已闻泣涕拜明诏,共挟金舆归大梁。
周文璞《剑客行》 -
11
曾侍金舆惟石马,幸因玉玺记铜鱼。
岳珂《夜过寿昌》 -
12
侍宴群儒立绛都,太清楼下望金舆。
岳珂《宫词一百首 其二二》 -
13
金舆度窈窕,翠幄巧蔽遮。
程公许《自道场山至何山读故人洪舜俞内翰诗刻追和》 -
14
草草盘蔬一酒壶,虎岩小憩转金舆。
程公许《游道何二山晚饮倪氏玉湖》 -
15
惟应驻马坡头月,曾见金舆夜纳凉。
刘克庄《清凉寺》 -
16
丹阙年来奏贺频,金舆侍从望东巡。
田锡《和温仲舒残春遣怀》 -
17
往事金舆远,遗踪玉像残。
邵雍《登朝元阁》 -
18
斸之献良工,堪葺黄金舆。
程垣《杂兴 其二》 -
19
金舆欲度沉香月,犹在霓裳半醉中。
李龏《杨妃看牡丹图》 -
20
白头旧园吏,曾见幸金舆。
释善珍《孤山》 -
21
金舆晨动暖风微,比屋欢呼望帝晖。
孙固《上元日驾幸太乙宫烧香》 -
22
唐明皇,自言荣,金舆翠辇游华清。
邓林《效晋乐志拂舞歌淮南王二篇 其二》 -
23
几日金舆下阊阖,鱼龙奇戏出中渊。
韩维《城西二首 其二》 -
24
日华先向金舆动,霜气犹通玉仗寒。
韩维《和永叔从驾谒景灵宫》 -
25
金舆罢幸荒金屋,玉仗休班废玉阶。
汪元量《永安宫》 -
26
三郎沉醉玉环随,不上金舆索马骑。
宋无《明皇并辔图》 -
27
泉声渐落石沟涧,云气迥压金舆山。
曾巩《北渚亭雨中》 -
28
翠岭嫩岚晴可掇,金舆陈迹久谁探。
曾巩《华不注山》 -
29
平昔传清跸,金舆下紫宸。
王珪《仁宗皇帝挽词五首 其四》 -
30
莫讶门庭光采盛,金舆亲屈帝尊来。
王珪《依韵和张文裕龙图贺执政入东西府诗》 -
31
金舆未下迎春阁,折遍名花第一枝。
王珪《立春内中帖子词 皇帝阁 其四》 -
32
七宝栏干白玉除,新开凉殿幸金舆。
王珪《宫词 其三六》 -
33
日华初驻金舆仗,霞彩犹浮玉笋班。
王珪《集英殿秋燕教坊乐语口号》 -
34
神之降兮金舆,灵欣欣兮肸蠁。
鲜于侁《九诵 尧祠》 -
35
还知三月春虽晚,好从金舆看牡丹。
张公庠《宫词 其一九》 -
36
六朝人物随烟埃,金舆玉几安在哉。
王安石《和王微之登高斋三首 其二》 -
37
正月端门夜,金舆缥缈中。
王安石《癸卯追感正月十五事》 -
38
静见金舆穿树影,清含玉漏过墙声。
王安石《次杨乐道韵六首 御沟》 -
39
金舆归晚处,正在五云旁。
郑獬《和御制赏花钓鱼》 -
40
金舆时幸龙舟宴,花外风飘万岁声。
郑獬《游金明池》 -
41
且看银印悬青绶,可在金舆与玉乘。
刘攽《送裴郎中知房州》 -
42
清晓金舆出建章,祠宫转仗指虞庠。
吕大防《幸太学倡和》 -
43
金舆成寒灰,簪笏散烟霭。
黄履《次韵全玉游永庆寺观陈井》 -
44
晖晖日傍金舆转,习习风从玉宇来。
苏轼《次韵曾子开从驾二首 其二》 -
45
羽卫金舆焕彩章,天街端去入虞庠。
李之纯《驾幸太学》 -
46
金舆玉乘归何晚,乐奏钧天梦未还。
彭汝砺《次履中学士正月十一日迎驾大庆殿》 -
47
金舆应有商岩梦,即听东南一诏飞。
彭汝砺《千乘先生有草堂之吟而人或讥之因次其韵》 -
48
行将封岱岳,持橐奉金舆。
杨亿《分得朝野多欢娱》 -
49
当年夹路绿参差,曾拥金舆拂羽旗。
李复《咏槐 其一》 -
50
西望忽惊新石阙,东来不是旧金舆。
张耒《神宗皇帝挽词三首 其一》 -
51
金舆影度长廊日,法曲声回广殿风。
李昭玘《迎驾》 -
52
嫣然一笑金舆侧,玉貌三千敛颜色。
邢居实《明妃引》 -
53
金舆簇画戟,玉几罗翠屏。
孙觌《题华盖仙亭大松示柳道士》 -
54
鸾旂低绕金舆动,雉扇旁连玉简高。
孙觌《送陈令解印赴阙三首 其二》 -
55
千秋万岁不胜悲,玉辇金舆尽黄土。
李纲《题伯时明皇蜀道图》 -
56
金舆玉辇幸沙漠,两载于今犹未还。
李纲《秋风二首次子美韵 其一》 -
57
金舆玉辇不复见,肠断华清云树苍。
喻汝砺《草堂诗 其八》 -
58
他年定通显,跃马从金舆。
刘才邵《挽戴彦诚通判三首 其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