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道理的宋诗诗句
描写道理的宋诗诗句。
描写道理的宋诗诗句
道理[dào lǐ]
释义:
1
事理;事物的规律。
2
规矩;情理;理由。
3
处理事情的办法、打算。
4
阐扬称说某种教义。
5
道术;法力。
6
道里;路途。
列表:
-
1
修心无道理,终日自忙然。
宋太宗《逍遥咏 其三》 -
2
于身有益何般是,指口为明道理全。
宋太宗《逍遥咏 其一八》 -
3
有甚相干争道理,几家烧炼几家贫。
宋太宗《逍遥咏 其一》 -
4
玄机圣境谩劳心,何似穷研道理深。
宋太宗《逍遥咏 其四》 -
5
出离凡为高见识,周旋道理远怀通。
宋太宗《逍遥咏 其七》 -
6
先贤所诫恐心邪,不说神明道理耶。
宋太宗《逍遥咏 其一》 -
7
相传灵异无虚说,道理分明尽是真。
宋太宗《逍遥咏 其二》 -
8
直要审详知道理,丹成千载上升功。
宋太宗《逍遥咏 其二○》 -
9
乐耶指趣归三体,周旋道理遍九垓。
宋太宗《逍遥咏 其一二》 -
10
含胎长养尽笼罗,岂离玄谈道理么。
宋太宗《逍遥咏 其三》 -
11
九重天上帝仙居,愚昧求真道理疏。
宋太宗《逍遥咏 其一一》 -
12
还丹百数细须寻,以验从来道理深。
宋太宗《逍遥咏 其一六》 -
13
点化自然常在手,区分道理有玄门。
宋太宗《逍遥咏 其一八》 -
14
勿生疑虑变阴阳,须信丹砂道理长。
宋太宗《逍遥歌》 -
15
修心无道理,终日自忙然。
宋太宗《缘识 其五》 -
16
谦逊明然得,滋章道理疏。
宋太宗《缘识 其一二》 -
17
相传灵异无虚说,道理分明尽是真。
宋太宗《缘识 其一四》 -
18
乐耶指趣归三体,周旋道理遍九垓。
宋太宗《缘识 其二五》 -
19
九重天上帝仙居,愚昧求真道理疏。
宋太宗《缘识 其三六》 -
20
名彰道理千世永,善恶都归万法中。
宋太宗《缘识 其四一》 -
21
达得物情深道理,无为堪作后人师。
宋太宗《缘识 其三三》 -
22
三昧八万四千智,清浄法身依道理。
宋太宗《缘识 其三五》 -
23
心问心,心非色相心,清静之心道理深。
宋太宗《缘识 其四七》 -
24
道理不因相扣击,如何说得许多来。
张九成《论语绝句 其五五》 -
25
径山有个竹篦,直下别无道理。
释坦《偈》 -
26
千古万古人,几个识道理。
释昙华《偈颂六十首 其三四》 -
27
道理深,何处寻。
释昙华《偈颂六十首 其三四》 -
28
直饶说得道理分明,也须亲到一遭。
释昙华《偈颂六十首 其四六》 -
29
正受非正受,云何作道理。
释慧远《偈颂一百零二首 其二九》 -
30
龟毛索子钓虚空,道理本来非昼夜。
释印肃《偈颂十四首 其一》 -
31
佛法不是这道理,拙用金毛作野狐。
释印肃《颂古九十八首 其六二》 -
32
子细思量无道理,里头毕竟有人牵。
释从瑾《颂古三十八首 其二六》 -
33
冶父门风,别无道理。
释崇嶽《偈颂一百二十三首 其一四》 -
34
莫问这边那边,都是一个道理。
楼钥《题庠老颐菴》 -
35
要识死生真道理,须凭邹鲁圣人儒。
辛弃疾《读语孟二首 其一》 -
36
出乎尔者返乎尔,个里那容说道理。
释师观《颂古十七首 其九》 -
37
君今宰壮县,便道理舟楫。
袁燮《送赵大冶晦之》 -
38
得钱即欢喜,道理那能公。
陈藻《憎吏行》 -
39
道理明时身自俯,见闻溢处趾空高。
陈藻《读史偶作二首 其二》 -
40
道理初从纸上求,因而处世得优游。
陈藻《阅世》 -
41
-
42
无端又上牛头山,更与懒融说道理。
释文礼《六代祖师赞 其四》 -
43
把定乾坤,据何道理。
释梵琮《偈颂九十三首 其二○》 -
44
我真我赞,成何道理。
释法薰《炬长老请赞》 -
45
似个般伎俩,半钱不直,又说甚道理三教具通。
释慧开《月泉赵寺丞寿像赞》 -
46
弦不调,手不洗,更兼指下无道理。
宋太宗《缘识 其六○》 -
47
更求道理说多般,孤负平生三事衲。
释本先《见色便见心颂》 -
48
道理一句最大,卓冠万世帝王。
刘克庄《两朝口号六言二首 其一》 -
49
兴化在大觉棒下,见临济先师于黄檗处吃棒底道理。
释广闻《偈颂一百四十二首 其八九》 -
50
秦皇极是无道理,长城万里谁能比。
郑起《饮马长城窟》 -
51
诗人爱梅说道理,弄影团香未觉难。
萧立之《寄题邹氏观梅亭二首 其二》 -
52
道理须从妙处寻,静中观物了吾心。
王义山《斋居杂兴 其一》 -
53
功名皆梦幻,道理厌新奇。
王义山《偶成 其二》 -
54
识得眼前真道理,世间何事切吾身。
王义山《和康节天意为人二吟 其二》 -
55
昌黎大颠相接识,为说道理惊孤寂。
陈着《寿雪窦寺炳同长老》 -
56
幸然无些子事,何须强说道理。
释祖钦《偈颂一百二十三首 其一一四》 -
57
腊月八夜眼见鬼,便开大口说道理。
释普宁《偈颂四十一首 其三九》 -
58
报恩门庭,别无道理。
释道璨《偈颂十二首 其三》 -
59
自然大道理,丝髪不由人。
方回《先天易吟三十首 其二七》 -
60
读古人书识道理,定复在陈饥欲死。
方回《赠沈雷阳》 -
61
养性有书知道理,夺胎无药学神仙。
方回《生日又二首 其二》 -
62
蝼蚁君臣雁弟兄,道理大处无细琐。
方回《题徐仲彬达观亭》 -
63
自非知道理,更是长奸雄。
方回《叹士行》 -
64
盖缘道理元如斯,无非礼义当然耳。
陈普《太极诗上范天碧侍郎》 -
65
剑龙化作李延平,道理益明仁益熟。
陈普《劝学》 -
66
君持柔道理乾坤,我把丝纶老湍濑。
潘中父《题钓台》 -
67
扶持爱梅说道理,自许牛头参已早。
黄庭坚《花光仲仁出秦苏诗卷思二国士不可复见开卷绝叹因花光为我作梅数枝及画烟外远山追少游韵记卷末》 -
68
虽云道理远,瓦樽有酒浆。
秦观《吴兴道中》 -
69
特地广称扬,替他说道理。
释克勤《偈三首 其二》 -
70
龙门无道理,大众绝狐疑。
释清远《偈颂一一二首 其七○》 -
71
为是业果难尽,为复别有道理。
释清远《偈颂一一二首 其八九》 -
72
说道理,没人情,动着教伊祸患生。
释咸静《拄杖歌》 -
73
甚道理,能欢悦,摇手向人应道别。
释持《酬普首座偈》 -
74
不必灵照,多说道理。
释德洪《赠朱世英》 -
75
不露锋铓,成何道理。
释道闲《偈二首 其一》 -
76
明眼衲僧商量,切忌别作道理。
释宗杲《偈颂一百六十首 其一一三》 -
77
维摩病,说尽道理。
释昙贲《偈四首 其二》 -
78
咳嗽不已,说尽道理。
释昙贲《偈四首 其二》 -
79
说尽道理,咳嗽不已。
释昙贲《偈四首 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