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调鼎的宋诗诗句
描写调鼎的宋诗诗句。
描写调鼎的宋诗诗句
调鼎[diào dǐng]
释义:
1
烹调食物。
2
喻任宰相治理国家。语本《韩诗外传》卷七:“伊尹,故有莘氏僮也,负鼎操俎调五味,而立为相,其遇汤也。”
3
指治理国家的才能。
列表:
-
1
调鼎惭盐撒,沾温觉絮加。
赵普《雪中驾幸敝庐恭纪》 -
2
避宠怕闻调鼎鼐,爱闲专喜掌图书。
李昉《辄歌盛美寄秘阁侍郎》 -
3
演纶岂有文章称,调鼎仍惭绩效疏。
李昉《昉着灸数朝废吟累日继披佳什莫匪正声亦贡七章补为十首学颦之诮诚所甘心 其五》 -
4
借得贤侯虽尔职,但恐朝廷要人调鼎实。
陈与义《均台辞二首 其二》 -
5
他年调鼎地,黄发属公师。
张元干《李丞相纲生朝三首 其一》 -
6
中有调鼎姿,独立傲霜雪。
张元干《岁寒三友图》 -
7
先春莫道无深意,调鼎方知有大才。
李处权《席上赋梅》 -
8
深溪调鼎树,岁晚独能芳。
张嵲《赋得山上树》 -
9
从容调鼎铉,奋发自犂锄。
朱松《公相起犂锄》 -
10
长安调鼎黑头公,一旦覆餗腰领红。
朱松《宣和乙巳题野人陈氏之馆》 -
11
起居因书问晨夕,宜为苍生调鼎食。
朱翌《寄张子公》 -
12
世味傥教如嚼蜡,便能调鼎识甘辛。
朱翌《次韵李令》 -
13
暗香漏泄通消息,散作人间调鼎才。
释慧晖《颂古十九首 其九》 -
14
终然调鼎手,深旨出扶犁。
曹勋《食虀有作》 -
15
伊公调鼎乐,羊祜衣裘轻。
宋祁《张转运席上》 -
16
客盘梅熟经调鼎,宴渚舟横旧济川。
宋祁《和宫师相公待制庞学士贤年二韵续川然两字》 -
17
人望终调鼎,亲慈早断机。
王铚《徐师川典祀庐山延真观用送驹父韵饯别四首 其二》 -
18
虽微调鼎味,宛有金铉色。
刘子翬《张巨山赋蜡梅因成四首 其一》 -
19
慎□重调鼎,宣威屡干方。
刘子翬《吕丞相挽诗二首 其二》 -
20
调鼎望公非一日,草玄与我见诸郎。
仲并《胡枢密生辰 其二》 -
21
终收调鼎功,傅岩真可作。
吕商隠《梅林分韵得作字》 -
22
共期调鼎鼐,岂谓老江湖。
吴芾《挽林绍伊二首 其二》 -
23
天心酌民言,公再调鼎实。
史浩《尽心堂》 -
24
纵如傅说妙调鼎,终羡渊明高引壶。
王十朋《子长和诗复酬二首 其二》 -
25
虽无调鼎实,不作时世妆。
曾协《蜡梅》 -
26
中有调鼎味,几年江之湄。
吕宜之《梅林分韵得诗字》 -
27
相业看调鼎,兵机久运筹。
韩元吉《叶梦锡丞相挽词二首 其一》 -
28
苦无事业堪调鼎,薄有生涯可负锄。
韩元吉《次韵子云归兴》 -
29
要知调鼎会有时,且占寒溪照清浅。
李吕《和吴微明疏影横斜水清浅七咏韵 其七》 -
30
收拾好归调鼎用,春来枝上已含酸。
李吕《伏承伯丈人待制侍郎九重涣号三聘鼎来促装戒道即膺爰立谨吟成送行诗五绝句缮写拜呈 其五》 -
31
还如调鼎须盐梅,众星错落环杓魁。
李流谦《用黎州梅字韵作诗送之》 -
32
日边调鼎待君来,已闻驿使传消息。
吴儆《送吴令君》 -
33
何时结子助调鼎,我心旧职不敢忘。
梅尧臣《资政王侍郎命赋梅花用芳字》 -
34
衲衣先世曾调鼎,野褐家声本珥貂。
陆游《感事》 -
35
帝意仍调鼎,亲荣宁拥麾。
周必大《送汤相守绍兴二十韵》 -
36
味宜调鼎食,材可中虹梁。
周必大《赠孙次山》 -
37
天心酌民言,公再调鼎实。
史尧弼《静心堂》 -
38
甘棠不独留遗爱,会见翻为调鼎梅。
喻良能《宴饯逢寺丞口号》 -
39
谭笑功成调鼎鼐,燮和元化请华夷。
李洪《饯史开府奉祠归四明 其一》 -
40
已见出墙添笋稚,即看调鼎长梅人。
项安世《十九弟生日 其二》 -
41
未燖调鼎鹄,全混蔽旒珠。
梅尧臣《次韵和景仁对雪》 -
42
太微清都上云雨,盐梅调鼎极可否。
陈造《再次韵酬叶进卿》 -
43
须知寒夜冰花影,着子骈枝可调鼎。
陈造《墨梅鱼扇寄孙成甫》 -
44
玉烛试于调鼎见,金穰安待剪幡迎。
许及之《喜雪 其二》 -
45
临湖尽去封侯橘,度地先栽调鼎梅。
许及之《送吴待制安抚襄阳 其二》 -
46
即归调鼎铉,少驻斸龙泉。
许及之《上辛安抚二十韵》 -
47
少迟调鼎铉,即合侍金銮。
许及之《见提刑巩大监三十韵》 -
48
调鼎异时知有伴,相期携手上天门。
虞俦《以双梅二枝送郁簿小诗见意》 -
49
朝野多驩天子圣,便应调鼎向黄扉。
王质《集秦国文恭公句寿胡正仲四首 其二》 -
50
吾闻和阴阳,古人喻调鼎。
廖行之《和苦热喜雨》 -
51
诸公政尔需调鼎,一语翻然忽抗章。
袁说友《送楼攻愧知婺州二首 其一》 -
52
我非调鼎手,何暇为此虑。
赵蕃《题厅后梅树》 -
53
帝渴梅调鼎,民思楫济川。
杨炎正《寿宫使余丞相》 -
54
曾看元臣调鼎鼐,却寻田叟问耕耘。
欧阳修《退居述怀寄北京韩侍中二首 其一》 -
55
但得皋夔调鼎鼐,自然灾祲变休祥。
欧阳修《端午帖子词 皇帝閤六首 其五》 -
56
即须调鼎铉,未许在林坰。
徐照《陈待制五月十四日生朝》 -
57
等是春风有先后,不妨调鼎看功成。
孙应时《江北梅开殊晚和林实之别驾韵 其二》 -
58
味入傅岩翁,调鼎国受福。
曹彦约《老梅晦父改韵见贻走笔奉和》 -
59
留与道涂歌长者,未调鼎铉合长年。
周南《挽耿侍郎》 -
60
梅当成实自调鼎,鹤既生子仍姓丁。
释居简《孤山行》 -
61
遂宁先生又继起,老手便当调鼎鼐。
度正《送李君亮安抚赴阙》 -
62
再世起家调鼎鼐,中兴榜样更蝉联。
度正《呈晏制干二首 其一》 -
63
试问当年调鼎事,非梨非栗不能桃。
度正《制干判院初度载临谨以梅起兴赋三绝句为斯文寿一笑幸甚 其三》 -
64
清香飘处多真实,真实中藏调鼎才。
释梵琮《偈颂九十三首 其九二》 -
65
调鼎工夫在朝夕,如何方向此中栽。
陈宓《和方丞咏梅》 -
66
山寒尽日少人知,调鼎风流却在兹。
陈宓《妙寂院访梅》 -
67
保养阳和调鼎实,岁寒莫受雪霜侵。
王遂《饮御园梅下》 -
68
要试平生调鼎手,安排青子待公来。
洪咨夔《送范漕赴召 其八》 -
69
始终不渝含酸味,去就长存调鼎资。
谢璡《识时梅歌》 -
70
异时调鼎鼐,应许与陶钧。
赵抃《送李运使学士赴阙十咏 其一○》 -
71
味适方调鼎,装轻不驾舟。
吴泳《寿丞相庆七十五首 其五》 -
72
此物君固有,珍重调鼎味。
杜范《送石宰》 -
73
期公调鼎食,一柱障颓波。
程公许《寿宪使江寺簿八首以座右公廉勤谨忠信和缓八字为韵 其七》 -
74
分明调鼎味,梅熟雨垂垂。
程公许《寿李悦斋五首和送三荣使君韵 其三》 -
75
实成始得主人知,进登玉陛调鼎胹。
王迈《梅花吟》 -
76
梅麓自来调鼎手,暂时勺水听松风。
释智愚《茶寄楼司令》 -
77
-
78
夹辅曾调鼎,分忧屡建牙。
刘克庄《挽柳斋陈公四首 其一》 -
79
梅关讯息羹调鼎,桃县风流酒满尊。
徐鹿卿《寿陈太庾》 -
80
只应剩结青青子,调鼎功夫看后来。
高鹏飞《次王元吉咏梅》 -
81
请将调鼎问于君,调鼎功夫敢预闻。
邵雍《问调鼎》 -
82
盍展经纶蕴,登调鼎鼐梅。
李曾伯《挽尤端明 其二》 -
83
黄阁自应调鼎去,青原犹为算舟来。
刘鉴《上尚郎中 其一》 -
84
须知调鼎待佳实,岂但水影夸横斜。
卫宗武《和野渡赋双竹松梅古风》 -
85
摘来不用供调鼎,且唤曲生相管领。
释道璨《樗寮生日》 -
86
调鼎与荷锄,心手自权衡。
方回《题苗经历耕野》 -
87
不独曹军资止渴,也曾调鼎佐商家。
杨公远《梅实》 -
88
举世祇知调鼎贵,玄机谁向静中规。
董嗣杲《梅花》 -
89
扫花归作饭,豫当调鼎实。
艾性夫《追和晦庵先生十梅韵 其一○》 -
90
秋风阊阖鸣玉珂,公归调鼎我盐醝,持衡不致斤两差。
刘阆风《寿胡运使》 -
91
主人调鼎手,千里刃迎虚。
黄庶《都厅诵书偶成》 -
92
碎身如见取,调鼎荐芳馨。
刘敞《形盐象虎》 -
93
傅岩偶梦谁调鼎,彭泽高歌自荷锄。
王禹偁《放言 其四》 -
94
何人不调鼎,唯我得悬车。
王禹偁《司空相公挽歌 其一》 -
95
不同调鼎民皆乐,秦甸欢呼陕服悲。
魏野《送赵侍郎移镇长安》 -
96
台席已酬调鼎志,磻溪还作钓鱼身。
司马光《庆文公八十会口号》 -
97
饪味几年调鼎鼐,丹青何日画麒麟。
苏颂《司徒侍中贾魏公挽辞二首 其二》 -
98
合荐甘馨调鼎实,未宜登俎奉君尝。
强至《和人食橘》 -
99
指期调鼎实,洗眼颂椿龄。
刘攽《冯当世生日 其一》 -
100
不日召归调鼎鼐,一封天上紫泥书。
杨杰《张司封泗上春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