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诵书的宋诗诗句
描写诵书的宋诗诗句。
描写诵书的宋诗诗句
诵书[sòng shū]
释义:
1
读书或背书。
列表:
-
1
努力诵书史,从人笑翁夸。
朱松《次韵彦继用前辈韵三首 守岁》 -
2
日晏未鸣鼓,夜分犹诵书。
冯时行《寄张昭度》 -
3
一岭钻天到此平,夜眠听得诵书声。
王十朋《宿千石闻诵书声》 -
4
道逢怀刺祢,卧听诵书鼂。
王十朋《自鄂渚至夔府途中记所见一百十韵》 -
5
诵书音和平,高卧梦清熟。
曾协《邓器先北窗》 -
6
戚戚已无终岁虑,琅琅先有诵书声。
孙介《乙巳冬十月随幼男赴海陵丞中途遇交代有开正视事之请既抵官舍有作》 -
7
此味肯教儿辈觉,诵书声里卧黄䌷。
朱昱《示江子我》 -
8
五更揽辔山路长,老大诵书声琅琅。
陆游《枕上感怀》 -
9
乃翁诵书舍东偏,吾儿相和山之巅。
陆游《诵书示子聿二首 其一》 -
10
老病自怜犹嗜学,诵书家塾羡诸生。
陆游《春晚》 -
11
不办诵书如倚相,颇能噉饭胜张苍。
陆游《村居遣兴三首 其一》 -
12
诵书如布谷,拈出无一可。
陆游《览镜》 -
13
地炉有微火,诵书到更阑。
陆游《示福孙并示喜曾》 -
14
先生诸孙皆玉冰,诵书已作鸾鹤声,请来欹枕细细听。
杨万里《题罗巨济教授蓬山堂》 -
15
小儿八岁骨未成,诵书新作鸾鹤声。
杨万里《送蜀士张之源二子维焘中童子科西归》 -
16
口角诵书如布谷,眼光骨法具冰玉。
杨万里《送李童子西归》 -
17
小儿诵书呼不来,案头冷却黄虀面。
杨万里《苦吟》 -
18
闻子诵书金应玉,看子落笔山飞泉。
杨万里《己酉上元后赠刘子才》 -
19
一英二孺同一家,衮衮诵书几五车。
喻良能《赠神童林公滋公泽女神童幼玉》 -
20
诵书声琅琅,亦复记训诂。
张栻《张子囦携二子西归求予诗为赋此以致乡党之义》 -
21
诵书口澜翻,昼夜曾不舍。
陈造《寄二孙 扆》 -
22
闭门诵书二十年,眼睛损尽生空花。
林亦之《奉题林稚春菊花枕子歌》 -
23
平生不识市沽儿,四更诵书长苦饥。
林亦之《奉酬稚春梅花行》 -
24
生平诵书口啾啾,何似一日观沧流。
林亦之《范宰同郑簿应尉送战船至海上招野人同游赋得可月湖一篇奉呈》 -
25
闻君治书楼,诵书仍课文。
赵蕃《十月八日闻鸡鸣即起案上偶有陶集繙阅数诗有怀斯远三首 其三》 -
26
闻儿诵书声,两耳辄为明。
赵蕃《连日雨作顿有秋意怀感之余得诗七首书呈教授知县 其六》 -
27
尽日喧喧不能息,诵书妨我课儿童。
赵蕃《自桃川至辰州绝句四十有二 其一九》 -
28
子渐口若讷,诵书坐千言。
欧阳修《书怀感事寄梅圣俞》 -
29
见说高林外,樵人听诵书。
徐照《题翁卷山居 其一》 -
30
有手可持酒,有眼可诵书。
韩淲《逍遥阁》 -
31
捣药暇时来舞鹤,诵书声里答鸣鸾。
陈宓《和林堂长韵 其二》 -
32
群儿俨成行,诵书如建瓴。
赵汝鐩《赠闾丘广文》 -
33
诵书如焦琴,高下涵角祉。
郑清之《孟童子中异科而还来访余于行都赐第辄赠以诗》 -
34
弱龄诵书史,所慕在经世。
程公许《理舟入奉大对临发有赋》 -
35
诵书三䇲无遗忘,风采耸动中书堂。
王迈《和毗陵傅知录送其侄得隽广童科》 -
36
诵书过万卷,落笔超群英。
姚勉《赠霆伯侄》 -
37
亦复诵书史,自负亨经纶。
舒岳祥《古思二首 其二》 -
38
少小负英特,诵书日万言。
陈舜俞《赠刘道原》 -
39
各喜所脔婿,诵书声琅琅。
方回《喜赵宾旸杨华父两儿两女互姻》 -
40
诵书如流日千纸,更出清言洗纨绮。
戴表元《少年行赠袁养直》 -
41
佳儿诵书史,深巷类郊坰。
陈深《从政和韵来谢复就答之 其二》 -
42
终身不求仕,没齿唯诵书。
王禹偁《送戚维戚纶之阆州亳州》 -
43
-
44
诵书小松下,夜惊老僧宿。
郏亶《太仓隆福寺创观音院以诗百韵寄妙观大师且呈乡中诸亲旧》 -
45
东方书生多愚鲁,闭门诵书口生土。
苏辙《东方书生行》 -
46
煎茶食梨栗,看君诵书史。
苏辙《寄孔武仲》 -
47
韵为诵书语,行歌类楚狂。
黄庭坚《己未过太湖僧寺得宗汝为书寄山蓣白酒长韵诗寄答》 -
48
日暮近灯烛,诵书忘冠巾。
毕仲游《感兴简欧阳仲纯兄弟》 -
49
中子今持节,诸孙日诵书。
毕仲游《献寿二首 其一》 -
50
洛桥诵书女,泾川牧羊童。
刘跂《费家风次韵二首 其二》 -
51
行当从诸兄,诵书喧里闬。
唐庚《示蜑》 -
52
闭门诵书史,已读万卷破。
唐庚《送乡人下第归乡》 -
53
诵书把琖九河悬,虽我亦惊追莫及。
王安中《过客有赠达之金者达之作鲋鱼乞水急诗谨次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