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襟带的宋诗诗句
描写襟带的宋诗诗句。
描写襟带的宋诗诗句
襟带[jīn dài]
释义:
1
衣襟和腰带。
2
谓山川屏障环绕,如襟似带。比喻险要的地理形势。
3
比喻切于实用,不可暂离之物。
4
比喻贴近之处。
5
拱卫;控制。
6
代称防卫或监察之事。
列表:
-
1
襟带巴连蜀,封疆楚接吴。
黄夷简《句 其二》 -
2
肺腑群山襟带江,近人鸥鸟日成行。
朱翌《夜宿方允迪家雨雪大作》 -
3
四川襟带重,六诏雾云深。
李石《沉黎四首 其二》 -
4
大梁襟带洪河险,谁遣神州陆地沉。
范成大《双庙》 -
5
吴山横亘城中央,左右江湖尽襟带。
楼钥《吴山井》 -
6
襟带长淮地望崇,勋名当继古英雄。
楼钥《送赵子固吏部帅合肥 其三》 -
7
两峰屹三塔,形势远襟带。
张镃《庄器之贤良居镜湖上作吾亦爱吾庐六诗见寄因次韵述桂隠事报之兼呈同志 其四》 -
8
眷此云海区,襟带东西溪。
赵汝遇《重建神秀楼追和忠定公韵》 -
9
衣襟带波影,搔首又诗成。
韩淲《感风发汗卧病数日推枕翛然叙事为十诗 其五》 -
10
江湖周折地襟带,云霞粲烂天文章。
戴复古《朱子昂司户登滕王阁》 -
11
楚蜀壮襟带,江淮丰灌输。
洪咨夔《九华叶子真赋汴吴两都极陈治乱之原仍有诗用杜遣怀韵见寄因和酬之》 -
12
襟带成奥区,都会称鄂渚。
郑清之《江汉亭百韵》 -
13
一簇谁家嫩杨柳,淡黄襟带学宫腰。
葛绍体《诸暨道中五首 其四》 -
14
园林襟带两三家,翁季怡怡意度嘉。
王柏《和伯兄适庄访立斋》 -
15
作堂老其间,列岫俨襟带。
高斯得《题黄岩蔡氏青在亭》 -
16
三国六朝襟带地,孤城四水鼓鼙中。
朱继芳《次韵李黄州江淮伟观》 -
17
京华襟带里,于越有无间。
释文珦《江楼写望 其一》 -
18
长堤榆柳深,夜凉襟带褫。
蔡襄《会亭遇资政孙公赴阙公致仕已七年时召归将有西鄙之任》 -
19
说与诸儿此行好,满襟带得义风回。
陈着《元宵薇山内弟酒边五首 其二》 -
20
襟带金钟秀,根基铁柱牢。
陈着《次韵洞真道士卢致远》 -
21
襟带江湖气象雄,自是天王兴复际。
柴随亨《忆昔》 -
22
全秦襟带地,惟此壮山西。
文同《和仲蒙山城》 -
23
隆平方恃德,襟带自崔嵬。
司马光《太行》 -
24
渊源控河汴,襟带引京索。
苏颂《和胡俛学士游西池书事》 -
25
襟带湘泯水,屏围晋楚峰。
苏颂《发句米奉议见示与诸公唱和北山壮观佳篇因索鄙制老病久弃笔砚勉强口占小子次韵奉酬》 -
26
山河此襟带,怙险圣所否。
强至《过潼关》 -
27
江山襟带号形胜,借此因成辅晋功。
马云《重建羊侯祠和王原叔句》 -
28
江湖襟带全形胜,风动于今民物熙。
曹确《题眉岭方池》 -
29
山环襟带连秦岭,地控烟喉限蜀城。
范百禄《句 其三》 -
30
襟带山围陕,咽喉地接京。
魏野《题高都监新亭》 -
31
登眺自欣襟带地,万方辙迹坦然同。
陈尧叟《披云亭》 -
32
襟带西南太平世,收罗风月属私权。
韦骧《岳阳楼》 -
33
淅水为襟带,萧山作画屏。
彭汝砺《内乡先春》 -
34
水阁上,襟带水光浮。
黄裳《双源六题 水阁》 -
35
兰荪结襟带,芰荷制衣裳。
黄庭坚《次韵晁元忠西归十首 其七》 -
36
章川贡川结襟带,梅岭桂岭来朝宗。
黄庭坚《题虔州东禅圆照师新作御书阁》 -
37
时平一登望,江山互襟带。
贺铸《历阳十咏 遏胡城》 -
38
襟带兮东方旦,争门兮汶之阳。
晁补之《维夫君兮桂舟一首送梁正受归汶阳》 -
39
襟带九江山不断,梯航百粤海相通。
晁冲之《送惠纯上人游闽》 -
40
环翠既控引,泉水亦襟带。
萧磐《冰井》 -
41
襟带江淮一望间,夕阳舣櫂散潭湾。
李纲《自铜陵行四十里风复作泊江北岸地名散潭属淮南 其一》 -
42
层阜绕襟带,澄江见毫髪。
谢绛《双松亭》 -
43
江湖作襟带,民物会车舟。
李纲《送张柔直赴岳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