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菜色的宋诗诗句
描写菜色的宋诗诗句。
描写菜色的宋诗诗句
菜色[cài sè]
释义:
1
指饥民营养不良的脸色。
2
谓受饥。
列表:
-
1
六年无蓄号不足,菜色定应缘半菽。
王之道《信阳和同官喜雨韵》 -
2
今年小荒人菜色,斗易衾稠逮昏晓。
李处权《士贵要予赋水轮因广之幸率介卿同作兼呈郭宰》 -
3
余民如惊鹿,菜色惨不鲜。
曹勋《过楚有作》 -
4
人多逢菜色,村或断炊烟。
王之望《龙华山寺寓居十首 其一○》 -
5
君不见仲尼鱼馁则不食,陈蔡面犹含菜色。
王十朋《买鱼行》 -
6
尚当积陈陈,那得有菜色。
李流谦《悯农》 -
7
虚日人声合,凶年菜色繁。
陆游《发临川》 -
8
醉乡无日不瓜时,书囿何朝无菜色。
杨万里《斋房戏题》 -
9
待趣诗翁语,何曾菜色闻。
释宝昙《喜雨》 -
10
可怜卒岁无完褐,纵使丰年有菜色。
虞俦《成均同舍饯别新安使君徐子宜太丞分韵》 -
11
菜色青仍短,茶芽嫩复黄。
石介《岁晏村居》 -
12
丰年凛凛不自保,凶年菜色将何如。
王炎《太平道中遇流民》 -
13
惜也民菜色,旦旦急荒政。
袁说友《二月上澣会制司幕属和孟诚之制参韵》 -
14
听得常州多菜色,到来市井亦安然。
陈藻《十月一日毗陵作》 -
15
相看尽菜色,槁立疑帝豝。
释居简《代人与赵仓使》 -
16
但觉闾阎犹菜色,不知园囿已花飞。
刘宰《仲玉和前诗见赠因再用韵》 -
17
千百存什一,乌喙仍菜色。
赵汝绩《无罪言》 -
18
年饥人菜色,家弊仆蓬头。
苏泂《即事 其三》 -
19
山翁菜色流清涎,齿颊连月无腥膻。
华岳《野菜吟》 -
20
丰年变菜色,乐土生愁容。
洪咨夔《陈尉括水伤冒雨下朱陀出示两诗次韵 其一》 -
21
至今田野有菜色,麦熟未救民啼饥。
岳珂《喜雨》 -
22
连年值禾饥,穷闾多菜色。
王迈《啄木鸟》 -
23
楼上赞声资菜色,蓦然突出老烟菟。
释智愚《颂古一百首 其八七》 -
24
玉座见图叹,累累菜色民。
刘克庄《题坡公赠郑介夫诗三首 其一》 -
25
安得风樯驰万树,属餍菜色苋肠人。
刘克庄《荔支盛熟四绝 其四》 -
26
蔬肠贤牧通斋禁,菜色愚民有喜容。
刘克庄《又和六首 其一》 -
27
台下役夫皆菜色,台上美人如花红。
刘克庄《铜雀瓦砚歌一首谢林法曹》 -
28
五种之生天下食,一岁不登,吾民菜色。
李觏《闵雨诗》 -
29
遗□□□□□约,面含菜色腹雷声。
刘克庄《次漕庾两使者绝句韵六首 其六》 -
30
析财遍及棣华子,艎粟均沾菜色民。
刘克庄《挽陈常卿二首 其二》 -
31
公道孰扶持,田野多菜色。
李昴英《肇庆府倅王庚应平反广府帅司冤狱诗以纪其事》 -
32
独念郊民多菜色,旱饥粟价踊非常。
赵汝腾《谢史计使寄建茗》 -
33
头童面菜色,七十八年闲。
陈着《脾疼大作》 -
34
厨烟寂寞甑釜破,残僧菜色身伶俜。
陈着《四月五日醉书慈云阁》 -
35
只求编氓易菜色,宁计私橐如匏虚。
姚勉《次杨监簿上陈守赈灾韵》 -
36
长此更不已,菜色沦荒丘。
刘黻《癸丑九月苦雨和宋饮冰韵》 -
37
小民有田不满十,镰方放兮有菜色。
方逢辰《田父吟》 -
38
疲氓多菜色,去守乏棠阴。
方回《次韵张耕道喜雨见怀兼呈赵宾旸》 -
39
菜色可怜穷道士,樵歌不见旧邻翁。
方回《饮兴道观有感五首 其三》 -
40
儒士菜色面,仰天但吞声。
方回《西斋秋感二十首 其五》 -
41
政使面颜成菜色,未应官职爱冰条。
方回《岁尽即事三首 其一》 -
42
老病自应余菜色,风骚犹未合梅花。
牟巘《三用韵 其一》 -
43
锦袍公子归何晚,独念沟中菜色民。
陈襄《和子瞻沿牒京口忆西湖寒食出游见寄二首 其一》 -
44
肉食不烦忧菜色,田家粳稻已炊香。
仇远《寄周吉卿 其一》 -
45
菜色青肥麦渐黄,雨多泥滑野畦荒。
仇远《多雨》 -
46
令尹亦菜色,市楼寂无烟。
刘敞《石首县》 -
47
农夫免菜色,龙亦饱豚豭。
苏轼《和孙同年卞山龙洞祷晴》 -
48
元元无菜色,九载尚熙熙。
刘筠《赴郡之初寻属愆亢有议举旧典取湫水征巫觋以致祷而涉旬靡应农事方急遣罢去越翊日渐获优洽》 -
49
家时菜色无斗粟,书画奇奇世人望。
刘泾《元章好古过人书画惊世起余作歌》 -
50
兆民方菜色,境政独蒲卢。
李廌《光禄朱卿挽词 其五》 -
51
枣心正为斯民赤,菜色宁忧异日青。
邹浩《次韵世美简别乘喜雨》 -
52
为尔扫菜色,无襦当夜缝。
毛滂《寄曹子方使君》 -
53
食菜色染颜,肘露枯树柯。
李新《有酒作》 -
54
面余菜色短气中,经营有钱易升斗。
释德洪《至抚州崇仁县寄彭思禹奉议兄四首 其一》 -
55
驱妻逐子课工程,虽作人形具菜色。
柳永《鬻海歌》 -
56
堆豗对黄华,菜色被臧获。
程具《蔡州叶翰林寄示近诗次韵八首 九日雨中对菊忽忽块坐用雨中对花韵三首 其一》 -
57
顷遭两年荒,十九皆菜色。
萧振《示邦人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