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芳樽的宋诗诗句
描写芳樽的宋诗诗句。
描写芳樽的宋诗诗句
芳樽[fāng zūn]
释义:
1
亦作“芳尊”。
列表:
-
1
春物昌昌曲沼门,已宜留客置芳樽。
宋庠《池上春物已烂漫寄东甫》 -
2
蜀痟平日掩芳樽,星籥年凋景易奔。
宋庠《岁暮答赵奉礼》 -
3
老倚芳樽从外诮,且将吟啸代经纶。
宋庠《后园新水初满坐高明台远眺》 -
4
作吏天涯何所得,一春黄卷伴芳樽。
苏籀《梅雨一首》 -
5
频年寒食常为客,强索芳樽乐有涯。
张元干《次友人书怀 其二》 -
6
别有嘉游处,芳樽照舞衣。
曹勋《江皋曲》 -
7
吴艎沿迅溜,京炙伴芳樽。
宋祁《送黄秘校书》 -
8
须信吏中逢隠趣,随宜鲑菜伴芳樽。
宋祁《晚秋北园二首 其二》 -
9
芳樽远寄柴扉静,洗盏开尝得尽欢。
曹勋《和人见赠四首 其三》 -
10
闾阎多喜气,箫鼓送芳樽。
刘子翬《靖康改元四十韵》 -
11
芳樽屡约同年会,要路行看异日情。
黄公度《松峰菴即席示同年》 -
12
蓝袖晚沾天子命,芳樽首致使君词。
王十朋《致政宋承事挽词》 -
13
愿公及早办芳樽,酒晕冰肌易销落。
王十朋《元宾赠红梅数枝》 -
14
开日乃佳节,芳樽对年家。
王十朋《和韩退之晚菊赠喻叔奇》 -
15
长记蓬山旧赏梅,芳樽一笑共君开。
王十朋《程泰之郎中以诗三绝觅省中梅花因次其韵 其一》 -
16
滔滔千古事,惟有付芳樽。
宋祁《咏怀二首 其二》 -
17
常时陪内集,排日醉芳樽。
邓深《怀清旷兄弟》 -
18
故人诗卷从头读,似酌芳樽为解颜。
韩元吉《次韵赵文鼎雨中》 -
19
阻陪称寿席,想见醉芳樽。
李吕《上黄端明寿诗以竚期三入后一品见玄孙为韵 其一○》 -
20
对芳樽,老来万事不足论。
姜特立《对芳樽广韦苏州诗作》 -
21
对芳樽,老来万事不足论。
姜特立《对芳樽广韦苏州诗作》 -
22
绿酒盎盎盈芳樽,清歌袅袅留行云。
陆游《前有樽酒行二首 其二》 -
23
芳樽虽匪金丹术,槁面尊前也蹔红。
陆游《幽居三首 其二》 -
24
绿阴列苍石,芳樽得频倒。
陆游《晨起》 -
25
清镜不藏新白发,芳樽犹惜旧朱颜。
陆游《幽情》 -
26
竹间松下已凄然,却要芳樽生暖热。
范成大《雨中集水月》 -
27
马乳三年隔大官,羊羔今日倒芳樽。
周必大《十二月二十二日葛守送羊羔酒戏占小诗》 -
28
并辔中岩寺,芳樽一破愁。
史尧弼《送青神宰樊允南解官次杜应求韵 其四》 -
29
行看戏彩青萱发,准拟芳樽相对倾。
喻良能《次韵伯寿兄见寄》 -
30
竹杖相邀七八客,芳樽时釂两三杯。
喻良能《经理西山同二客二弟侄辈侍太孺人游观联句》 -
31
去年此夜对芳樽,今日栖栖叹失群。
李洪《伯封书中叙去岁七夕之乐因寄》 -
32
-
33
县圃经年见,芳樽薄暮开。
张栻《王长沙约饮县圃梅花下分韵得梅字》 -
34
年年桂绽菊开时,长忆芳樽共一巵。
张栻《寿定叟弟 其五》 -
35
寒事峥嵘念解携,芳樽忆共拆红泥。
陈造《次韵杨宰宿北阿》 -
36
此物湖乡价不论,带糟聊遣荐芳樽。
罗愿《闻寺簿燕客因以酒蟹送似有诗见及次韵二首 其二》 -
37
蓬壶开寿域,斗柄挹芳樽。
廖行之《为老人寿苏盐》 -
38
每羡朝阳私沃壤,正愁秋雨妬芳樽。
陈傅良《朱及之以所种荔枝结实招饮不及赴以诗谢之》 -
39
烂漫倒芳樽,华烛蟠长烟。
楼钥《曾吏部寿诗集老杜句》 -
40
交驰翠幰新罗绮,迎献芳樽细管弦。
文彦博《游花市示之珍》 -
41
恨逐芳樽遣,情烦彩笔铺。
赵善括《和龚同叔春日即事五首 其五》 -
42
喜入芳樽凉彻夜,风生绮席气横秋。
袁说友《会新第进士和陈振享韵》 -
43
白头清不寐,止酒罢芳樽。
赵蕃《月夜》 -
44
登阁尚堪观叠嶂,泛舟犹可醉芳樽。
马之纯《青溪 其一》 -
45
八月灵槎溯海门,翠云台上醉芳樽。
吕定《过小孤山》 -
46
莫嫌学舍官闲冷,犹得芳樽此共携。
欧阳修《七言二首答黎教授 其一》 -
47
幸对芳樽满,兼逢乐事全。
孙应符《丁未仲夏季弟海陵官舍家大人赏月作诗恭次元韵》 -
48
芳樽幸长照,后会敢迁延。
孙应时《丁未仲夏海陵官舍家大人赏月作诗恭和元韵》 -
49
来饮岩下水,何必携芳樽。
赵䈣夫《妙峰亭》 -
50
嘉宾须惜难并会,莫厌芳樽冷淡倾。
韩琦《清明兴庆池上》 -
51
芳樽屡酌瀛洲上,谁听霓裳散序声。
韩琦《又寄二阕 其一》 -
52
欲知逃暑芳樽味,似过林禽玉溜浆。
韩琦《西园初暑》 -
53
枉删踈柳延孤影,肯晃芳樽涤醉魂。
韩琦《中秋阴未见月》 -
54
莫惜芳樽细细斟,还台诗句满离襟。
赵抃《送范都官》 -
55
滂葩浩艳满亭隈,当度芳樽醉看来。
赵抃《赏春亭》 -
56
轻烟细雨重阳节,且尽芳樽恋物华。
史铸《菊花五首》 -
57
魏勃更乖持故箒,曹参犹忆旧芳樽。
李至《至启三伏之中若热尤甚连假之内度日且长忽辱佳篇若谐高会虽勉为赓载而未尽所怀辄更放于击辕庶重陈于摇旆亦既燕居之际聊为大噱之资》 -
58
好景吟来徧,芳樽醉不禁。
李觏《送春》 -
59
李杜今何在,芳樽谁与开。
李觏《闷书》 -
60
胜事时相遇,芳樽手屡携。
刘牧《次韵经略吴及石门洞》 -
61
彩舫回波心,芳樽浮月夕。
袁似道《月波楼》 -
62
篱边黄菊今全未,且对芳樽拾堕葩。
林希逸《九月山丹》 -
63
纵有芳樽心不醉,落花如雨泪胭脂。
李龏《春日咏怀 其二》 -
64
芍药未花春未老,客来到此倒芳樽。
白玉蟾《翠麓即事》 -
65
庐山山下倒芳樽,八九人家烟水村。
白玉蟾《游山》 -
66
登阁自堪观叠嶂,泛舟犹可醉芳樽。
马光祖《青溪》 -
67
水竹园林秋更好,忍把芳樽容易倒。
邵雍《秋日饮后晚归》 -
68
对此芳樽多少意,看看风雨骋麄豪。
邵雍《愁花吟》 -
69
晚得知心友,芳樽日日开。
王柏《题泽翁小卷 其八》 -
70
我有芳樽与子同,老身却自悔从戎。
李曾伯《襄捷和书院韵》 -
71
且酌芳樽酹千古,去来鸥雁自沉浮。
李曾伯《九日登寿沙城楼》 -
72
袖有新诗期短鬓,室无奇字枉芳樽。
萧立之《赠邓景宪》 -
73
蓬莱阁上醉归时,犹索芳樽步步随。
张伯玉《蓬莱阁醉归》 -
74
大笔每绝唱,芳樽宁孤斟。
蔡襄《寄题滁州丰乐亭》 -
75
亭上芳樽惜别人,亭前斜日欲归轮。
蔡襄《漳南十咏 城东水阁》 -
76
幽人披彩槛,永日对芳樽。
蔡襄《题何山人大隠阁》 -
77
往事不堪重回首,青灯黄卷照芳樽。
许月卿《题汪端翁庙》 -
78
頼有芳樽在,花前日醉游。
真山民《春感》 -
79
子方归宁亦同乐,与子登眺开芳樽。
金君卿《留题张氏颐文阁》 -
80
栖迟矮屋官犹冷,傲睨芳樽气自豪。
方回《次韵谢俞山长见赠》 -
81
二月近生日,烂漫倾芳樽。
方回《哭从兄良遇》 -
82
漫拈老笔雕空阔,径命芳樽洗鬰陶。
方回《次韵王俊甫山长九日登乌聊二首 其二》 -
83
我来戏谱不调曲,时有问字争芳樽。
方一夔《和东坡惠州梅花三叠 其三》 -
84
良辰风日佳,容与同芳樽。
吴浩《璜源宗人玨寿庆楼》 -
85
莫嫌学舍宫闲冷,犹得芳樽此共携。
林昉《答黎教授 其一》 -
86
莫惜春衫污酒痕,欲将遗恨寄芳樽。
陆文圭《舟中追和逊卿早春即事十首 其三》 -
87
吹彻霓裳清露下,嫦娥犹自对芳樽。
张玉娘《咏竹 月》 -
88
不知红影下,谁共醉芳樽。
文同《送酒与吕令答所示诗 其二》 -
89
却谢芳樽酒,悠悠谁与欢。
刘敞《独行》 -
90
郡斋殊负青山郭,空挹芳樽慰客心。
刘敞《立春后游杜城陈丞相郊园》 -
91
人事不同风物在,怅然犹得对芳樽。
王珪《游赏心亭》 -
92
昔对芳樽常感慨,今同华髪半萧疏。
王珪《呈景仁偶书》 -
93
华堂临曲渚,画舫承芳樽。
司马光《闻景仁迁居许昌为诗寄之》 -
94
幕中多胜友,肯使负芳樽。
司马光《送王殿丞西京签判》 -
95
寒灯挑尽芳樽竭,所得新奇尽雅言。
王禹偁《和仲咸诗六首 和与喻丰阳夜话》 -
96
凭仗东君徐按辔,旋添花卉伴芳樽。
司马光《独乐园新春》 -
97
公厨敕许酿芳樽,屡唤宾朋醉后园。
司马光《效赵学士体成口号十章献开府太师 其五》 -
98
使君来游携芳樽,两边佳客坐翠裀。
郑獬《寄题明州太守钱君倚众乐亭》 -
99
临池照清水,拂石置芳樽。
刘攽《游李氏园池二首 其一》 -
100
青春小圃饶佳卉,迟日芳樽付浊醪。
刘攽《次韵酬李推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