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耳孙的宋诗诗句
描写耳孙的宋诗诗句。
描写耳孙的宋诗诗句
耳孙[ěr sūn]
释义:
1
《汉书‧惠帝纪》:“上造以上及内外公孙耳孙有罪当刑及当为城旦舂者,皆耐为鬼薪白粲。”
列表:
-
1
文采风流今未泯,耳孙胸次似冰清。
张元干《范才元道中杂兴 其四》 -
2
文采至今独未泯,耳孙气象何崔嵬。
林季仲《谢李端明惠李翰林集》 -
3
我闻刘纲古仙子,此郎无乃渠耳孙。
李若水《谢刘德谦惠叠翠峰诗》 -
4
借问刘晨今在否,云间应见耳孙来。
刘子翬《得天台命二首 其一》 -
5
鼻祖独能轻汉魏,耳孙宁不慕羊求。
史浩《寄题蒋学正三径庵 其一》 -
6
耳孙挺秀生东蜀,骨相堂堂人磊落。
王十朋《提舶生日》 -
7
鼻祖调羹佐有商,耳孙家业踵前芳。
王十朋《别傅教授景仁》 -
8
待拟子虚乌有赋,东宾仍遣耳孙来。
洪适《忆吴中洛花》 -
9
今日耳孙尤烜赫,庆源须信渺无垠。
洪适《题清芬阁》 -
10
耳孙磊落天下士,大才有出皆其长。
周麟之《和陈大监》 -
11
晚唐异味今谁嗜,耳孙下笔参差是。
杨万里《跋吴箕秀才诗卷》 -
12
谪仙耳孙有仙骨,家传谪仙好风月。
杨万里《题分宜李少度燕谷》 -
13
坐令耳孙守家法,八十鬓绿双瞳明。
周必大《李秀实生日》 -
14
顾我惭称李耳孙,冗散时遭官长骂。
李洪《送徐致州交代赐第归亲庭》 -
15
鼻祖有功平水土,耳孙无宅寄邱陵。
项安世《次韵王醇甫藏秃笔三首 其一》 -
16
鼻祖向人元不负,耳孙于我尚能勤。
项安世《谢襄阳郑帅送酒》 -
17
逸民佳传须银笔,常侍流风见耳孙。
陈造《再次韵赠高宾王二首 其一》 -
18
足亢江西宗,它年耳孙盛。
许及之《直舍考校次弱翁再用前韵 其二》 -
19
鼻祖功名冠有隋,耳孙笔力近京西。
程洵《予甲戌岁与惠州麦少韩始相会于都下后十九年复会焉今又六年而少韩见予益勤将东归为诗四章以别 其三》 -
20
数丝白雪遗慈母,一寸青松括耳孙。
廖行之《挽武宣教徯四首 其三》 -
21
越山盘屈献与羲,付与耳孙世守之。
楼钥《钱清王千里得王大令保母砖刻为赋长句》 -
22
耳孙不绳武,愧子两大字。
曾丰《方稚川恕斋五绝 其四》 -
23
或逢其耳孙,此意庶可宣。
韩淲《赠赵景伯》 -
24
载披留别知己叙,此意寥寥属耳孙。
韩淲《赠向亲》 -
25
山之隠者聃耳孙,子正见兮杨氏女。
程公许《述九颂 其二》 -
26
名随春色满乾坤,涪水之翁有耳孙。
陈郁《寿黄复庵》 -
27
诗社神交识迺翁,耳孙凛凛有仙风。
陈梦建《上喻史君重建霞起堂六首 其三》 -
28
桃椎耳孙乐虚静,符水能灵药能圣。
陈元晋《赠符药朱道士》 -
29
鼻祖耳孙同嗜好,买山世世种梅花。
刘克庄《寄题小孤山二首 其一》 -
30
耳孙自是千人杰,骨相当为万里侯。
徐鹿卿《酬杨直学 其二》 -
31
梅花寂寂几黄昏,见说青毡属耳孙。
胡仲弓《怀林梅臞》 -
32
文到龙溪大家数,耳孙分剩有诗材。
王义山《题汪才夫石城诗集》 -
33
乃今有耳孙,力学追遐踪。
刘黻《饯傅理掾》 -
34
鼻祖名高三谏官,耳孙玉立又台端。
真山民《王廉使》 -
35
徐家耳孙却不然,自名一镜京师市。
文天祥《赠镜斋徐相士》 -
36
耳孙犹尔况他人,崇韬安生何可忽。
汤炳龙《题晋王大令保母帖》 -
37
耳孙今白发,持酒酹寒芜。
林景熙《孤山》 -
38
云十有六叶,咸通之耳孙。
林景熙《方玄英故居》 -
39
鼻祖桑弧蓬矢地,耳孙乔木故家心。
艾性夫《题艾溪》 -
40
吟隐豫章之耳孙,调高琢句期颛门。
盛烈《送黄吟隠游吴门》 -
41
直节棱棱是此君,耳孙却以曲为名。
林次麟《题安隠院曲竹》 -
42
千年鼻祖守关门,一念还为李耳孙。
苏轼《赠李道士》 -
43
谁能用尔作小冠,岣嵝耳孙创其制。
苏轼《葛延之赠龟冠》 -
44
耳孙文采方高蹈,鼻祖声名更盛传。
刘琯《题清芬阁》 -
45
籍甚诗名世所传,耳孙今始出遗编。
王念《题清芬阁》 -
46
鼻祖声名高岭海,耳孙诗礼尚风流。
洪刍《赠张道圣》 -
47
只今观耳孙,才皆万夫敌。
谢逸《三益斋诗》 -
48
耳孙忝瓜葛,行隐葛山巅。
葛胜仲《题庵壁》 -
49
只今观耳孙,才皆万夫敌。
谢薖《三益斋》 -
50
耳孙牛马走,阘惰无匹俦。
谢薖《约诸人游罗坊观》 -
51
水部有耳孙,湖海胸中浩。
李彭《何生用韵见寄复答之兼示小何 其二》 -
52
属国贤耳孙,当代豪长者。
李彭《奉同伯固驹甫师川圣功养直及阿虎寻春因赋问柳寻花到野亭分得野字》 -
53
文辞朴凸推鼻祖,标置孤高到耳孙。
刘一止《题毗山吴约仲旷远亭一首》 -
54
风烟鼻祖宅,翰墨耳孙贤。
刘一止《次韵袁审渊道旧思归四首 其四》 -
55
子舍三珠树,思刘七耳孙。
王庭珪《挽卢宜人二首 其一》 -
56
鼻祖有殊相,耳孙信多贤。
孙觌《袭明登仕出示尊公家传留读数过抚卷太息赋小诗归之》 -
57
自知赤壁功名晚,羞与周郎作耳孙。
周紫芝《次韵吕居仁诗尾见及四绝 其四》 -
58
诜诜耳孙庆,惟烈在仁柔。
胡宿《徐偃王庙》 -
59
鼻祖从来种桃李,耳孙自合产兰芝。
李纲《得家书报长子仪之房下得孙男殊慰老怀时在雷州着易传适至震卦因名之曰震孙以诗寄仪之》 -
60
武安耳孙有臞儒,载行无多一束书。
沈与求《次韵李元叔田邦镇唱酬之什 其二》 -
61
鼻祖名高诗格在,耳孙才杰宦情疏。
沈与求《允迪招行简卜居鸬鶿谷仆意羡之作诗送行兼以自见 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