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竹溪的宋诗诗句
描写竹溪的宋诗诗句。
描写竹溪的宋诗诗句
竹溪[zhú xī]
释义:
1
(参见竹谿)
列表:
-
1
我欲相从竹溪中,已办青蓑黄篾篷。
程介《竹溪为旌城汪伯溱赋》 -
2
试拉竹溪山里侣,去寻庐阜社中人。
欧阳澈《是日天气乍晴颇快人意因和韵拉世弼谒傅岩 其二》 -
3
丐菊东篱带晚烟,持觞独放竹溪仙。
欧阳澈《建中觅菊于希喆因戯作四韵寄云》 -
4
功名未许书麟阁,吟醉何妨晦竹溪。
欧阳澈《和元诗末篇之意二绝寄友人 其一》 -
5
疏钟岩北寺,细竹溪南路。
刘子翬《游龙潭》 -
6
竹溪烟绝雨才通,无数深红间浅红。
释师体《颂古十四首 其一○》 -
7
亭边古洞可治易,何必竹溪师六逸。
员兴宗《游九顶清音亭次宇文子重韵》 -
8
端如竹溪逢谪仙,并游逸士名具传。
王十朋《六客堂》 -
9
鱼戏竹溪寒影碎,路穿松坞翠阴斜。
余靖《西山》 -
10
萦纡竹溪步,迤逦僧家园。
范端臣《冬日寓宝惠教寺》 -
11
六逸萧然真可画,为君题作竹溪图。
范成大《次韵正夫游王园会者六人》 -
12
窗色熹微欹枕听,梦成舟檥竹溪深。
范成大《枕上闻蒲餠焦》 -
13
追凉能到竹溪无,隔水斜阳未肯晡。
杨万里《秋暑二首 其二》 -
14
来居天王都,常梦苦竹溪。
梅尧臣《送端式归漳州》 -
15
鱼生竹溪中,家在竹根菱荇丛。
杨万里《竹鱼》 -
16
渔翁夜傍竹溪宿,鱼惊钓丝冰底缩。
杨万里《竹鱼》 -
17
蹇步媻珊到竹溪,病眸眩瞀乱金篦。
周必大《刘仙才仲子俊示其父醉菴诗集索鄙句》 -
18
板舆扶上醉乡日,竹溪便唤姑苏船。
释宝昙《送孙季和知县赴常熟》 -
19
竹溪追胜槩,得侣最为多。
蔡戡《即席和端约韵》 -
20
竹溪想见梅花发,问讯穷冈今不穷。
赵蕃《呈明叔七首 其七》 -
21
昔日穷岗今竹溪,更生臣向复奚疑。
赵蕃《伯山因其侄来惠书报以二绝 其一》 -
22
问讯穷冈病主人,若为买得竹溪邻。
赵蕃《寄简欧阳伯威刘伯山》 -
23
竹溪之逸故难着,竹林之贤容可追。
赵蕃《题沈临江邀赐亭》 -
24
如此名卿缘手尽,同时更送竹溪翁。
魏了翁《马少卿挽诗》 -
25
竹溪黄溪何派支,太白子厚名始垂。
包恢《赵宗判请游岩溪》 -
26
已将牌印子,牒过竹溪边。
刘克庄《读竹溪诗一首》 -
27
遥知泉下意,犹待竹溪铭。
刘克庄《挽南雄林使君》 -
28
竹溪满口相称说,韩慥林间一辈流。
刘克庄《赠日者程士熙》 -
29
径畈山栖谢宦情,竹溪巷处闭柴荆。
刘克庄《梦与尤木石论史感旧七绝句 其六》 -
30
竹溪来索后村吟,读记披图已醒心。
刘克庄《寄题徐候雨山堂》 -
31
儒林巨擘竹溪公,来憇棠阴访老农。
刘克庄《与林中书李礼部同宿囊山三首 其一》 -
32
族通艾轩谱,葬得竹溪铭。
刘克庄《挽惠安林丞》 -
33
村老小颠尔,竹溪翁大颠。
刘克庄《送广师谒竹溪中书五言二首 其二》 -
34
云霄别有清华地,早晚朝车过竹溪。
释善珍《林节推架轩扁水木清华》 -
35
煞说竹溪茅屋好,便能诗亦不如渠。
方岳《过楚道人舍 其二》 -
36
可惜竹溪逸,不饮颍之水。
李曾伯《和清湘蒋省干酒色财气韵 其一》 -
37
竹溪诗笔几曾干,遗我新诗照眼寒。
陈着《次前韵二首 其二》 -
38
试问竹溪何所似,风流六逸共标题。
许月卿《赠竹溪》 -
39
曾行栲源路,相访竹溪频。
舒岳祥《挽董知镇》 -
40
秋崖仙去久,犹有竹溪君。
方回《赠方太初三首 其二》 -
41
数声呼我竹溪鷞,烟雨苍茫苦竹冈。
方一夔《游苦竹徐坟值雨》 -
42
拂石题诗满袖岚,寻僧又过竹溪南。
林景熙《访僧邻庵次韵》 -
43
竹溪逸士昔爱竹,翠霭苍烟阴绕屋。
敖迈《临溪楼》 -
44
明月春风依旧好,竹溪散尽酒中仙。
郑獬《往年与刘元忠诸公寻春夜归今兹卧病感而成篇》 -
45
陵晨携策度翠巘,竹溪深处从僧招。
范纯仁《同王弱翁宿广化寺》 -
46
汲水卖来樵舍妇,采芝携去竹溪僧。
徐积《宿山馆 其七》 -
47
林间莫道无看待,松竹溪山在目前。
释净端《兰若杂言 其六》 -
48
徘徊竹溪月,空翠摇烟霏。
苏轼《游浄居寺》 -
49
何当开竹溪,玉腕互酬献。
孔文仲《次钱穆父新凉可喜》 -
50
丝棼万事何足言,竹溪六逸方醉眠。
孔平仲《八音诗呈诸公》 -
51
待唤画师来貌取,图成便是竹溪游。
秦观《流觞亭并次韵二首 其二》 -
52
数里竹溪藏野色,一轩松雨战秋声。
王随《句 其九》 -
53
还同竹溪逸,笑傲盼庭桧。
李廌《同诸公饯望元因宿谷隠以何当风雨夜复此对床眠为韵分得对此二字 其二》 -
54
竹溪逸人杜陵翁,当年得意称壮哉。
李廌《题郭功甫诗卷》 -
55
借问竹溪余地否,狂吟聊伴谪仙人。
邹浩《简李子温推官》 -
56
风前匹马不回首,知有幽人在竹溪。
邹浩《次韵王彦温邂逅登舟》 -
57
醉揖巢父辈,相从竹溪逸。
谢逸《金谿董秀彦孚闻竹溪六逸之风而悦之作堂面修竹名之曰逸乞余文表章其义予病不能苦思作五言诗以遗之》 -
58
莲社宗远公,竹溪仰巢父。
谢逸《广寿寺》 -
59
白沙翠竹溪光浄,细草幽花野迳迷。
谢逸《陪王守游明水 其一》 -
60
双竹溪翁杖,柔芎坝户蔬。
蔡交《洋州》 -
61
茗椀薰炉重问讯,竹溪松坞共经行。
汪藻《同辩良至荐福塔头》 -
62
花时吹笋排林上,吴州还见竹溪图。
释法具《竹轩二首 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