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禅家的宋诗诗句
描写禅家的宋诗诗句。
描写禅家的宋诗诗句
禅家[chán jiā]
释义:
1
修持禅定者。亦泛指佛家。
列表:
-
1
吉祥草织禅家供,一片瑠璃滑无缝。
释正觉《送鹿门宗席头》 -
2
禅家况是不羁友,问讯勤来想未嫌。
释正觉《浮舟下淮访龟山禅师》 -
3
禅家流,悟自己,开眼曹溪十万里。
释慧空《禅人求偈》 -
4
不知禅家流,于空何所取。
释慧空《与性上人》 -
5
误他多少禅家流,入不得处争着力。
释慧空《送化主 其二》 -
6
惟有禅家流,端的得受用。
释慧空《送茶头幷化士 其一》 -
7
只今禅家流,一一如是住。
释慧空《次韵答靖侍者》 -
8
襄阳耆旧风标在,留与禅家作殃害。
释慧空《庞居士真赞》 -
9
凡夫入耳通,禅家为有漏。
释印肃《金刚随机无尽颂 叹仰流通 其五》 -
10
水落舟横露浅沙,粉垣松桂古禅家。
陈熊《句》 -
11
仙家忍饿禅家苦,老子梅边政醉吟。
杨万里《晓起探梅四首 其二》 -
12
恼乱禅家至今日,不知日午打三更。
释崇嶽《庞居士赞》 -
13
老禅家翠微,风壑啸一虎。
陈造《同陈宰黄簿游灵山八首宰云吾辈可谓忙里偷闲苦中作乐以八字为韵 其五》 -
14
小待春归箫鼓静,还容襆被款禅家。
陈造《再次韵二首 其一》 -
15
时邀野人语,亦说禅家病。
章甫《答权干用命字韵见惠》 -
16
禅家开道场,为说梅子熟。
楼钥《大梅山》 -
17
禅家自古分人境,心地明时境始明。
陈藻《宿清晖》 -
18
禅家话三三,伯主约九九。
韩淲《夜过霞山看赵百醉诗刻及诸名胜跋语 其一》 -
19
想得禅家人不到,山门惟有白云封。
韩淲《寄淮圣僧元肇》 -
20
禅家法眼本高寒,不用机缘出世间。
韩淲《次韵铦师壁间句四首 其四》 -
21
禅家自利利他人,宝塔焚如复鼎新。
赵抃《宝林塔再成示诸僧》 -
22
禅家合掌来参请,乌寺摇头不住持。
刘克庄《赠音上人》 -
23
丛林个个谈宗旨,谁是禅家大辩才。
刘克庄《忆昔二首 其二》 -
24
万顷烟波百尺丝,禅家宗旨有谁知。
刘克庄《船子和尚遗迹在华亭朱泾之间圭上人即其所诛茅名西亭精舍介竹溪求诗于余寄题三绝 其三》 -
25
炮车云怒激狂澜,只作禅家露电观。
刘克庄《和竹溪三诗 戊辰二月六日》 -
26
谁求封禅家徒壁,自谓羲皇人似陶。
方岳《次韵汪宰见寄 其一》 -
27
勘破禅家最上关,掀髯朗笑响千山。
李昴英《同刘朔斋游白云寺二首 其二》 -
28
禅家流无处着幽情,倒卓乌藤倚石屏,闲听岩前杜宇一声声。
释妙伦《偈颂八十五首 其五五》 -
29
闲访禅家问尘世,总言尘事不相干。
董渊《瑞峯院》 -
30
江草江花幻缜密,下字如缚禅家律。
董嗣杲《删旧藁感赋》 -
31
禅家识得诗风味,清供杯茶熟煮汤。
周才《游虞山兴福寺》 -
32
禅家也办吟边料,不种闲花只种梅。
于石《栖真院》 -
33
何人能起废,壮观老禅家。
郭祥正《净惠桥亭为水所漂因劝寛老葺之二首 其二》 -
34
诗家不及禅家乐,坐卧湖光百虑闲。
朱长文《秋月乘兴游松江至垂虹亭登长桥夜泊南岸旦游宁境院因成十绝呈君勉且寄子通 其九》 -
35
瓶盂潇洒似禅家,任有籯金岂足夸。
朱长文《次梅评事韵》 -
36
禅家真隠处,翠谷倚城隍。
释遵式《寄题丹丘梵才上人山居》 -
37
海外梯航输佛土,日边缄鐍赐禅家。
彭汝砺《送云居佛印禅师诗五首并偈 其四》 -
38
衣囊夜雨寄禅家,行潦升阶漂两屦。
黄庭坚《和范信中寓居崇宁遇雨二首 其一》 -
39
禅家会见此中意,戏弄柔毫移白黑。
华镇《南岳僧仲仁墨画梅花》 -
40
唯有禅家无一事,饥来吃饭困来眠。
释道宁《偈六十九首 其二六》 -
41
禅家高卧无余事,渴饮饥飧贺大平。
释道宁《偈六十九首 其二九》 -
42
禅家流,勿忌讳。
释道宁《偈六十三首 其三八》 -
43
荏苒光阴岁月寒,禅家赢得共盘桓。
僧某《偈 其一》 -
44
禅家本自冥羁绊,洲渚园林曾不惮。
释重显《送智迁首座》 -
45
凭问禅家有何意,不知方外若为酬。
释重显《送觉海大师》 -
46
陆羽仙经不易夸,诗家珍重寄禅家。
释重显《谢郎给事送建茗》 -
47
落落禅家流,携筇卷云毳。
释重显《送鼎禅者》 -
48
禅家毕竟无他事,古雪岩前曾未消。
释重显《歌送范阳卢君》 -
49
禅家妙用似孙吴,奇正相生非一途。
饶节《送池州诸化士四首 其一》 -
50
何人禅家学,崔篆得崔骃。
唐庚《王元隐挽诗》 -
51
掩关颇得禅家味,却扫从教世路荒。
苏过《次韵叔父上巳二首 其一》 -
52
蚌含玄兔深深意,曾与禅家作战争。
释重显《颂一百则 其九四》 -
53
禅家流,爱轻薄,满肚参来用不着。
释重显《颂一百则 其九九》 -
54
写出禅家有眼句,不妨余事作诗人。
王安中《直舍有书 其四》 -
55
毕竟禅家外文字,之乎者也不须知。
释怀深《示纯禅者》 -
56
先生之意不如斯,欲效禅家破诸有。
释怀深《魏先生下火》 -
57
禅家流,须及早,拨动祖师关捩,抖擞多年布袄。
释守珣《偈二首 其二》 -
58
野山萦小树,翠麓访禅家。
张澂《清沼寺》 -
59
贯穿禅家流,领略我辈语。
曾几《赠疏山清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