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登科的宋诗诗句
描写登科的宋诗诗句。
描写登科的宋诗诗句
登科[dēng kē]
释义:
1
科举时代应考人被录取。
列表:
-
1
故乡若问登科事,便是当初老榜官。
董德元《登第报家人》 -
2
家世登科能几人,两人今岁奄沉沦。
吴芾《送二十七弟五三侄赴试南宫》 -
3
诸生衮衮登科第,造物苦公深可怜。
王十朋《仰先生挽词》 -
4
我本东嘉田舍翁,登科偶与蜀龙同。
王十朋《阎和诗叙别再用前韵》 -
5
登科雅服才名早,筮仕喜闻官业清。
王十朋《酬富阳张叔清县尉》 -
6
儒术登科有犹子,大书遗懿照龟趺。
王十朋《过孺人挽词 其一》 -
7
年少登科今白头,不才多病分归休。
余靖《和王子元同归曲江有感》 -
8
当年高甲已登科,读尽人间万卷书。
释从瑾《颂古三十八首 其一一》 -
9
世所重登科,如君特才选。
梅尧臣《送谢寺丞新赐及第赴扶沟宰》 -
10
少年知任侠,欲老解登科。
梅尧臣《读黄节推卷》 -
11
刘蕡不登科,众口诵其策。
梅尧臣《送刘定贤良下第赴广陵令》 -
12
公乎未得第,我辈惭登科。
许及之《跋宋朝老再和陶渊明归去来辞》 -
13
藏云八世五登科。
胡持《句》 -
14
有子登科真不朽,它年勋鼎慰严君。
廖行之《挽刘宣教秉二首 其一》 -
15
如今八载君身后,儿已登科又长孙。
廖行之《读浮休诗有感》 -
16
肥家得法晚无倦,教子登科新有声。
楼钥《信国夫人秦氏挽词》 -
17
自从仲父闿天荒,五登科第于太常。
王信《题椿桂堂》 -
18
旁人莫讶登科久,二十年前此论文。
何若谷《顶山寺》 -
19
帝宋开基八十载,连登科目独为荣。
石介《安道再登制科》 -
20
桂籍登科既已失,兰筋飞步终难绊。
文彦博《送子骏朝议归阙》 -
21
唐室登科士,多因行卷知。
赵蕃《送李元藻入浙三首 其一》 -
22
居然多仕版,壁列登科录。
陈藻《壬戌重午于潜李氏作》 -
23
合看髫龁登科去,却有髭须落第初。
陈藻《东宁初夏得叔达书自都下来言去秋与乡荐寻闻下第想就试上庠赋诗寄之》 -
24
后年壁挂登科记,今日人看指姓名。
陈藻《颜伯温生日席上口占》 -
25
忆昔进士初登科,始事相公沿吏牒。
欧阳修《谢观文王尚书惠西京牡丹》 -
26
壮岁登科甲,淹迟暮始通。
陈淳《挽王郎中五首 其二》 -
27
十载辞乡志,登科一旦伸。
韩琦《送门人曾宏秘校登第南归》 -
28
明年全榜登科记,莫把寻常举送看。
释居简《林国博自兴化军得饶州》 -
29
郎君拾芥登科后,老子惩奸去国前。
释居简《闻曹侍郎讣唁太博大孝》 -
30
我欲屠牛穷建节,君从欢燕小登科。
华岳《嘲贺将仕 其二》 -
31
世无羔雁到林泉,惟有登科路坦然。
叶寘《贺王伯愚登第 其二》 -
32
登科常愧处卢前,叙齿于兄小十年。
韩琦《次韵答致政赵少卿》 -
33
有子贤荀里,登科感孟邻。
韩琦《张汝士寺丞挽辞二首 其二》 -
34
登科三十四年春,五百人中有几人。
赵抃《酬剑守王嘉锡郎中》 -
35
昔年书牖曾呈瑞,报为登科众所知。
赵抃《次韵梁浃瑞芝》 -
36
数随乡荐始登科,清白门中所得多。
赵抃《送杨监簿南归》 -
37
我叨天幸登科甲,子盍心期绍品丁。
王迈《寄郑龙川子汝瞻岩翁二首一叙别怀一谢惠端砚 其一》 -
38
范老登科犹别姓,余公应举亦更名。
刘克庄《六和 其二》 -
39
登科郄桂皆同树,入室丘门尽仰回。
张齐贤《御书飞白玉堂之署三体宸章并宣禁苑睹兹盛事辄动斐然》 -
40
父向石渠新拜职,子从金殿又登科。
刁衎《梦中诗》 -
41
归来遍检登科记,未见连年放弟兄。
潘阆《句 其七》 -
42
因风早寄登科信,装点江南几日春。
李觏《送杜万》 -
43
明道二年同夏课,四人两举尽登科。
祖无择《寄澶州孙司理》 -
44
他年名上登科记,一半清芬在祖图。
吴惟信《送祝五戒赴陆宰馆》 -
45
名在登科记,人间尽得知。
吴惟信《寄戴舍人》 -
46
功名会底不为难,莫把登科作等闲。
宋伯仁《送杨提干过淮求辟》 -
47
邦人接踵登科去,我亦京华共宦游。
王南一《西湖》 -
48
十九登科第,圣彀参英雄。
蔡襄《读乐天闲居篇》 -
49
异时两举遂登科,人谓功名当若何。
许月卿《挽张丞泳》 -
50
昔年大对继晁董,登科赐第同一期。
王拱辰《耆英会诗》 -
51
曩读登科记,高标我已惊。
方回《谢张师道广文见过二首 其一》 -
52
丈夫能举登科甲,可得妖雏胆不寒。
方回《诗二首 其一》 -
53
雄笔工褒贬,登科年少时。
吴龙翰《挽徐县尹》 -
54
登科如拾遗,举步歘千里。
司马光《送巢县崔尉崔尉》 -
55
唯爱君家棣华榜,登科记上并龙头。
王禹偁《寄状元孙学士》 -
56
小臣踪迹本尘泥,登科曾赋御前题。
王禹偁《应制皇帝亲试贡士歌》 -
57
紫微田郎次登科,东枢受代传厅事。
王禹偁《送姚著作之任宣城》 -
58
我闻进士登科换凡骨,信知不是风尘物。
王禹偁《酬安秘丞见赠长歌》 -
59
登科嗤负鼎,避事鄙悬车。
魏野《上知府赵侍郎二首 其一》 -
60
吁君登科越一纪,中又困踬罹苦艰。
强至《送吴判官》 -
61
庆历天王设网罗,君时遗俊我登科。
强至《次韵酬礼之见贻》 -
62
来春早附登科录,甲乙应联旧姓名。
强至《东阳吴氏昆仲并荐诣阙》 -
63
登科君已十年余,斗粟犹肩县尹卑。
强至《次韵阳朔邱尉述怀》 -
64
一榜登科二十年,江城偶得共盘筵。
范纯仁《和李敷察推即席感旧二首 其二》 -
65
十年三上未登科,此去行期昼锦过。
盖抃《题泗州庵庵壁》 -
66
登科学究文章豪,数奇老将诗能高。
徐积《送李端叔》 -
67
夜台难寄登科信,泪滴春衫吊夕阳。
杨杰《得安肃颜舅书再成哀词》 -
68
尚书远托谁相寄,制策登科第一人。
魏野《白鷴 其一》 -
69
登科二十载,佐幕尚如初。
魏野《寄王谷推官》 -
70
先后登科出玉京,满朝诗送更光荣。
魏野《赠王氏神童昆季》 -
71
预想登科后,无因访竹林。
魏野《送吴石赴举》 -
72
词登科第名尤振,恩表门闾道愈光。
冯起《题义门胡氏华林书院》 -
73
玉殿登科四十年,当时交友尽英贤。
寇准《和向相公见寄》 -
74
喜汝登科年尚少,好摅事业趁明时。
韦骧《登科 其二》 -
75
丈人与先翁,登科实同时。
郭祥正《同蔡持正长官观齐景蒨虞部家藏远祖成公监修国史诰》 -
76
大弟已登科,高名动乡闾。
郭祥正《投宿繁昌徐氏水阁》 -
77
登科既同籍,奔丧又同途。
郭祥正《三亡诗》 -
78
与君登科如隔晨,敝袍霜叶空残绿。
苏轼《与临安令宗人同年剧饮》 -
79
故国多贤俊,登科并弟兄。
苏辙《送张师道杨寿祺二同年》 -
80
清慎岷山掾,登科已七年。
苏辙《送家定国同年赴永康掾》 -
81
好学先乡党,登科复妙年。
苏辙《利路提刑亡伯郎中挽词二首 其一》 -
82
登科岁云徂,旧学日将落。
苏辙《和子瞻监试举人》 -
83
扈驾联翩来接武,登科先后忆题名。
苏辙《次韵刘贡父从驾》 -
84
殿庐困极唯思睡,却忆登科似后身。
苏辙《集贤殿考试罢二首 其二》 -
85
登科况肩随,两纪词塲旧。
孔武仲《同年兄袁思正江行相遇既别寓诗寄懐》 -
86
弟侄登科当景运,公卿记美会佳篇。
陈象舆《题义门胡氏华林书院》 -
87
登科三十年,仕宦真悠悠。
释道潜《酬王衮臣朝奉见赠》 -
88
当时弃禄嫌民掾,此日登科胜状元。
孔平仲《喜经父制策第一 其二》 -
89
吾王尊儒跨古始,有宋登科连海涘。
孔平仲《和萧十六人名 其六》 -
90
登科未弱冠,白首两朱轓。
吕南公《哭刘郎中 其二》 -
91
家近祝融峰,登科遇至公。
杨亿《郑漙赴汀州判官》 -
92
起草已夸双笔健,登科更占一枝春。
杨亿《喜王虞部赐进士及第》 -
93
君莫夸熙宁登科面玉雪,只今未老鬓发苍。
晁补之《次韵太学宋学正遐叔考试小疾见寄》 -
94
献璞又添今日恨,登科空负昔人羞。
杨时《和郑商老下第》 -
95
念昔登科各年少,君中第一名传呼。
张耒《寄余五十五》 -
96
五世登科只一家。
刘彦和《句》 -
97
登科方欲冠,谢病未当传。
赵鼎臣《刘孝叔挽诗》 -
98
平生无女只生儿,三万登科一子随。
石待问《诗一首》 -
99
书报登科墨未干,已闻吊客在门阑。
王庭珪《挽黄忠臣二首 其二》 -
100
一时声价动场屋,相继登科亦四五。
刘才邵《为李邦臣题丛桂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