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洛阳的宋诗诗句
描写洛阳的宋诗诗句。
描写洛阳的宋诗诗句
洛阳[luò yáng]
释义:
1
牡丹的别称。因唐宋时洛阳盛产牡丹,故称。
列表:
-
1
满目江山异洛阳,昔人何必重悲伤。
朱存《金陵览古 新亭》 -
2
惆怅鸣珂洛阳道,素车丹旐奉灵衣。
徐铉《太师相公挽歌词二首 其一》 -
3
青松洛阳陌,荒草建康宫。
徐铉《吴王挽词 其一》 -
4
才高洛阳贾,赋动楚湘累。
宋庠《送上元勾簿吴昌卿》 -
5
春色东来不待招,烟光已过洛阳桥。
宋庠《早渡洛水见流澌尽解春意感人马上偶成戏咏二首 其一》 -
6
洛阳城边风起沙,征衫岁岁负年华。
陈与义《归洛道中》 -
7
少年走马洛阳城,今作江边瓶锡僧。
陈与义《和王东卿绝句四首 其一》 -
8
洛阳路不容春到,南国花应为客开。
陈与义《望燕公楼下李花》 -
9
铁面苍髯洛阳客,玉颜红领会稽仙。
陈与义《梅花二首 其一》 -
10
曾为庾岭客,本是洛阳人。
陈与义《瓶中梅》 -
11
少林之灯未续兮,洛阳人腰齐雪庭。
释正觉《璋监寺写师像求赞》 -
12
坐想袁安门未扫,洛阳谁复念孤惸。
王之道《和彦时兄腊雪六首 其一》 -
13
芳草岸头人渡水,洛阳影里鸟呼风。
王之道《和徐季功舒蕲道中二十首 其一一》 -
14
我家居洛阳,门巷伊水连。
李处权《翠微堂》 -
15
故家洛阳隅,烟林接云岫。
李处权《将至兰陵道中以远岫重叠出寒花散漫开为韵 其二》 -
16
小圃风烟似洛阳,翠微不减绿野堂。
李处权《次韵端礼谢郭宰载酒相访之什》 -
17
伊水崧云在何处,旧衣犹有洛阳尘。
李处权《春晚简德孺》 -
18
透得云门铁关过,海涛声撼洛阳桥。
释慧空《送泽化士兼简云门延福二老 其一》 -
19
一咬咬着舌头,洛阳桥成两截。
释慧空《送川全之云门》 -
20
君不见香山居士居洛阳,远借五寺收文章。
朱翌《輶归自五羊得承可旧诗一编书其后》 -
21
洛阳风俗事栽花,流水园林眇一涯。
胡寅《和仁仲春日十绝 其九》 -
22
衣冠不见洛阳花,胡马犹嘶汉宫树。
曹勋《送春归》 -
23
叶愿洛阳飞,鱼宁武昌食。
宋祁《和登山城望京邑》 -
24
偷寻柳絮思隋岸,误折蔾光认洛阳。
宋祁《看雪》 -
25
洛阳园苑狐兔生,虏骑时来北邙下。
刘子翬《郡圃观酴醿》 -
26
倦游曾向洛阳城,几见芳菲照眼新。
刘子翬《山寺见牡丹》 -
27
未须摇落增悲慨,新报王师复洛阳。
冯时行《送同年朱元直监税 其三》 -
28
洛阳无限意,对此一炉香。
释昙华《辞此庵和尚塔》 -
29
君不见洛阳好事丞相家,曾剪姚黄贡天子。
王之望《投座主张子猷给事》 -
30
洛阳宫阙半成灰,草草花枝溅泪开。
葛立方《避地伤春六绝句 其二》 -
31
我闻洛阳城,名园浑比迹。
吴芾《答客难》 -
32
狙诈乘我虚,近复陷洛阳。
吴芾《哭元帅宗公泽》 -
33
洛阳去东都,雉堞遥相望。
吴芾《哭元帅宗公泽》 -
34
春回小洛阳,淑气自融液。
李石《同邓使君赏双头牡丹》 -
35
洛阳旧谱隔芳园,姚魏寻香作返魂。
李石《陪韩守刘村看牡丹》 -
36
市上芳菲小洛阳,谁家细马走红妆。
李石《彭州送花》 -
37
洛阳盛人物,丧乱亦南迁。
晁公遡《赠朱师轲朱奎父》 -
38
圣时愿报收舆地,快自襄阳下洛阳。
晁公遡《晓望》 -
39
征衣消尽洛阳尘,泣向东风拭泪痕。
晁公遡《感事》 -
40
素衣不忍弃,为有洛阳尘。
晁公遡《有感》 -
41
少年勉力亲灯火,要使家声继洛阳。
王十朋《寄贾一节》 -
42
忆昔洛阳花盛日,品第况逢欧六一。
王十朋《次韵濮十太尉咏知宗牡丹七绝 其一》 -
43
春色遥兴洛阳念,风俗聊于记中验。
王十朋《次韵濮十太尉咏知宗牡丹七绝 其四》 -
44
又不见洛阳牡丹妖艳何必谱,六一区区记风土。
王十朋《诗史堂荔枝晚熟而佳预约同官共赏偶成参差摘实分饷因诵庐陵先生诗云人生此事尚难必况欲功名书鼎彝复用前韵以歌之》 -
45
空尘博士议,不称洛阳才。
宋祁《初除直讲献内阁冯学士孙侍郎》 -
46
根愁江北变,叶喜洛阳来。
宋祁《和庞丞相》 -
47
洛阳三月见梨花,遥认清香识钿车。
宋祁《偶记洛下旧游》 -
48
北望中原万里遥,南来喜见洛阳桥。
王十朋《洛阳桥》 -
49
十年杯酒开云榭,一样官衔过洛阳。
林光朝《送别陈侍郎应求知泉州》 -
50
朱崖精爽虽可畏,洛阳群盗旋充斥。
王灼《李仲高石君堂》 -
51
洛阳荆棘久,谁是惜花人。
洪适《盘洲杂韵上 牡丹》 -
52
洛阳桥下千寻水,象骨峰前万叠山。
释坚璧《送泉州僧》 -
53
八表神游处,天高巩洛阳。
程大昌《高宗皇帝挽词 其四》 -
54
便欲骑馿洛阳市,不妨放棹越山阴。
姜特立《和司马倅喜雪》 -
55
洛阳化为灰,棘生铜駞陌。
陆游《先主庙次唐贞元中张俨诗韵三首 其三》 -
56
洛阳春色擅中州,檀晕鞓红总胜流。
陆游《和谭德称送牡丹二首 其一》 -
57
洛阳临淮小睥睨,御史立奏投裔土。
陆游《护国天王院故神霄玉清万寿宫也废圯略尽而规模尚极壮丽过之有感》 -
58
洛阳春信久不通,姚魏开落战尘中。
陆游《张园海棠》 -
59
堪笑尘埃洛阳客,素衣如墨据征鞍。
陆游《初发荆州》 -
60
曩者过洛阳,宫阙侵云起。
陆游《步虚四首 其三》 -
61
今者过洛阳,萧然但荒垒。
陆游《步虚四首 其三》 -
62
少喜洛阳侠,今成衡嶽僧。
陆游《夜话赠华师》 -
63
欲寄洛阳信,泝流行客稀。
梅尧臣《涂中遇雪寄希深》 -
64
今来居洛阳,埃壒生蹄轨。
梅尧臣《白云和子聪》 -
65
吴客方思千里归,不负洛阳尘与土。
梅尧臣《路中月夕登霁景台与唐英话别》 -
66
同为洛阳客,今日故人稀。
梅尧臣《送臧尉》 -
67
禅衣本坏色,不化洛阳尘。
梅尧臣《客郑遇昙颖自洛中东归》 -
68
与君归洛阳,仕宦颇相偶。
梅尧臣《马判官归阙》 -
69
归藩汉东国,遮道洛阳人。
梅尧臣《饯彭城公赴随州龙门道上作》 -
70
计彼行路远,几日至洛阳。
梅尧臣《几道隰州判官》 -
71
洛阳多旧友,一一道相望。
梅尧臣《几道隰州判官》 -
72
言篱洛阳日,正值春风前。
梅尧臣《送邵梦得永康军判官》 -
73
洛阳君更忆,宁复醉危楼。
梅尧臣《依韵和子聪见寄》 -
74
畴昔居洛阳,看尽名园花。
梅尧臣《胡武平遗牡丹一盘》 -
75
前时晴明要寻赏,谓夸洛阳多不容。
梅尧臣《公度以余尝语洛中花品而此邦之人多不敢言花于余今又风雨经时花期遂过作诗以见贻故次其韵》 -
76
曾为洛阳客,喜见洛阳人。
梅尧臣《谢尉西归》 -
77
洛阳牡丹名品多,自谓天下无能过。
梅尧臣《牡丹》 -
78
跃马西畿令,家茔在洛阳。
梅尧臣《辛著作知西京永宁》 -
79
韩君问我洛阳花,争新较旧无穷已。
梅尧臣《韩钦圣问西洛牡丹之盛》 -
80
明朝归洛阳,聊且饯高车。
梅尧臣《运使刘察院因按历归西京拜省》 -
81
华发我何感,洛阳年少时。
梅尧臣《和王待制清凉院观牡丹赋诗》 -
82
君问洛阳日,旧友多泉壤。
梅尧臣《西华逢李令子翼》 -
83
欲问淮南趣,还思洛阳社。
梅尧臣《寄题滁州丰乐亭》 -
84
三十年为一世人,孤城梦断洛阳尘。
陆游《累日文符沓至怅然有感三首 其三》 -
85
文叔一人知此翁,洛阳城里又东风。
陆游《纵笔四首 其一》 -
86
缝得春衫元未着,免敎惆怅洛阳尘。
陆游《春雨绝句六首 其四》 -
87
折残广武城邉柳,染尽洛阳衣上尘。
陆游《幽居三首 其一》 -
88
指点人间一长叹,秋风又到洛阳城。
陆游《杂题六首 其一》 -
89
洛阳城中市儿眼,情知不识钓鱼矶。
陆游《杂题六首 其三》 -
90
洛阳二顷言良是,光范三书计本狂。
陆游《冬晴闲步东村由故塘还舍作二首 其二》 -
91
君不见洛阳八节滩,未至一舍闻惊湍。
陆游《杜敬叔寓僧舍开轩松下以虚濑名之来求诗》 -
92
老去已忘天下事,梦中犹看洛阳花。
陆游《梦至洛中观牡丹繁丽溢目觉而有赋》 -
93
细雨春芜上林苑,颓垣夜月洛阳宫。
陆游《书愤二首 其一》 -
94
中军歌舞入洛阳,前军已渡河流黄。
陆游《观运粮图》 -
95
出师有路吾能说,直自襄阳向洛阳。
陆游《送襄阳郑帅唐老》 -
96
天下无双聊小却,洛阳年少是前身。
杨万里《赠节推学士》 -
97
平生洛阳友,零落几人存。
梅尧臣《哭尹师鲁》 -
98
三四洛阳友,过半已成丘。
梅尧臣《送韩持国》 -
99
自从离洛阳,此会无三四。
梅尧臣《和应之还邑道中见寄》 -
100
家贫儿女幼,迢递洛阳城。
梅尧臣《五月二十夜梦尹师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