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法界的宋诗诗句
描写法界的宋诗诗句。
描写法界的宋诗诗句
法界[fǎ jiè]
释义:
1
佛教语。梵语的意译。通常泛称各种事物的现象及其本质。
列表:
-
1
人天浩浩无差别,法界纵横处处彰。
释德韶《颂》 -
2
玄通真法界,妙理谕恒河。
宋太宗《逍遥咏 其一四》 -
3
随机发问绝亲疏,法界明文本不殊。
宋太宗《缘识 其六》 -
4
时流求法界,问取本真诠。
宋太宗《缘识 其五》 -
5
群生宗法界,秘密十方尊。
宋太宗《缘识 其二○》 -
6
法界无尘心月圆,本光还照未萌前。
释正觉《偈颂七十八首 其一三》 -
7
周法界而无边,折邻虚而无内。
释正觉《颂古一百则 其六七》 -
8
普周法界浑成饭,鼻孔累垂信饱参。
释正觉《颂古一百则 其六九》 -
9
遂成十法界,六道轮回自障碍。
释正觉《偈颂二百零五首 其五○》 -
10
寒暑不到以法界为处,齿发不老以虚空为身。
释正觉《偈颂二百零五首 其一○○》 -
11
森罗借得为他用,法界浑仑是我身。
释正觉《偈颂二百零五首 其一○一》 -
12
四大普周同法界,各各普周无障碍。
释正觉《偈颂二百零五首 其一六一》 -
13
清浄性空水,光明法界身。
释正觉《偈颂二百零五首 其一七七》 -
14
涓滴量同法界性,发毛垢浄虚空身。
释正觉《珊知浴求颂》 -
15
十法界身流影事,自他交彻镜中看。
释正觉《观知殿化殿堂灯油求颂》 -
16
以法界为疆,以虚空为量。
释正觉《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其一七七》 -
17
体合虚空有自己,用周法界无别人。
释正觉《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其二八一》 -
18
百年弹指法界观,万事过眼天女花。
张元干《东平刘左车坎止春歌》 -
19
万缘泯迹,法界全彰。
释思岳《偈颂七首 其三》 -
20
清净本然徧法界,山河大地即皆现。
释道颜《颂古二十首 其九》 -
21
执金刚神安法界,塑之年深亦复坏。
释慧空《赠吴晦叔雪峰造金刚》 -
22
不动茎茅法界庵,庵中无物不同参。
释慧空《与法界才庵主 其一》 -
23
好持洞下香,法界期普薰。
曹勋《别无锡南禅莲老》 -
24
花供法界雨,江助梵音朝。
宋祁《题蜀州修觉寺》 -
25
星分月现,光涵法界。
曹勋《国清曹源为书名已复说偈云》 -
26
莫将七际观东际,法界三千际际含。
王十朋《再和二首 其一》 -
27
身心一如遍法界,法身不灭寿无穷。
释印肃《偈颂三十首 其六》 -
28
含融法界,本体现前。
释印肃《偈颂三十首 其二三》 -
29
法界无别物,一菩提为座。
释印肃《灵济桥语》 -
30
了道即心含法界,心无应物合菩提。
释印肃《萍乡县丞求颂》 -
31
结果传灯周法界,谁人肯辨此工夫。
释印肃《十恒河沙》 -
32
法界有情,一切珍重。
释印肃《题宝塔》 -
33
一念无心者,法界刹那周。
释印肃《李总干遗诗十四句师于一句之下加颂七句 其一一》 -
34
如如莫作身边见,法界无他一性同。
释印肃《证道歌 其二九》 -
35
十方法界现全身,且无伴侣相交涉。
释印肃《证道歌 其七一》 -
36
实相元来岂用修,越古超今含法界。
释印肃《颂石头和尚草菴歌 其七》 -
37
含法界,大地须弥藏一芥。
释印肃《颂石头和尚草菴歌 其一二》 -
38
坏不坏,百炼金刚充法界。
释印肃《颂石头和尚草菴歌 其一七》 -
39
打破虚空归去来,离世界兮入法界。
释印肃《颂石头和尚草菴歌 其二八》 -
40
九节玲珑通法界,不由笾笋自喽啰。
释印肃《铁竹歌》 -
41
十方诸佛念珠同,法界圆明无两个。
释印肃《数珠歌》 -
42
肯将法界作红心,一箭虚空浑漏泄。
释印肃《示弟子彭资深心斋居士》 -
43
普因乾坤非外物,周闻法界祇圆音。
释印肃《信士画真请赞 其二》 -
44
真如法界内,无自也无他。
释印肃《金刚随机无尽颂 大乘正宗分第三 其六》 -
45
真如法界中,你我何门户。
释印肃《金刚随机无尽颂 究竟无我分第十七 其三》 -
46
圆明法界内,杳廓无穷极。
释印肃《金刚随机无尽颂 法界通化分第十九 其一》 -
47
法界是檀那,人天福德魔。
释印肃《金刚随机无尽颂 法界通化分第十九 其四》 -
48
法界全身量,在一毫头上。
释印肃《金刚随机无尽颂 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 其一》 -
49
一体含法界,无知无不知。
释印肃《金刚随机无尽颂 知见不生分第三十一 其六》 -
50
一句全提法界宽,大千收拾掌中观。
释咸杰《张直阁请升座末后说偈》 -
51
一念故应周法界,万神元不隔明庭。
范成大《再次喜雨诗韵以表随车之应》 -
52
性水真空周法界,神从何处更移泉。
释惟嶽《神移泉》 -
53
曾闻芥子纳须弥,漫说草庵含法界。
楼钥《登育王望海亭》 -
54
理事融通周法界,处时同就听潮音。
文彦博《某伏覩运使金部运判秘丞运同赞善赠长老元师诗一首举唱三观圆成叵测精微但深赞叹辄不自揆愿继善声素昧宗乘颇慙芜陋》 -
55
壶中非小有,法界可全包。
曾丰《张京干还故廨创茅亭揭以清心 其一》 -
56
小庵含法界,不待野僧茶。
韩淲《崇福庵》 -
57
半袈裟里须弥现,隙滹阿中法界宽。
曹叔远《通玄洞》 -
58
一真含法界,大用等虚空。
释慧性《偈颂一百零一首 其四五》 -
59
法界即大都,山川几回别。
陈俞《午睡玛瑙起赴寿星浴》 -
60
一念真心充法界,当知福报亦无穷。
释师范《偈颂七十六首 其三七》 -
61
浄法界身,馿腮马面。
释普济《偈颂六十五首 其六》 -
62
卷之可纳一毫端,舒之弥纶于法界。
程公许《上后溪刘阁学》 -
63
小庵阚道旁,丈室藏法界。
王迈《灵白湖归憩林氏坟庵僧出能诵予旧诗设茗椀蒲食以诗赠之兼寄呈林六十兄》 -
64
-
65
一真法界中,灵照常安住。
晁逈《偈》 -
66
水想灵溪健,花饶法界春。
李简《送僧归护国寺》 -
67
佛言法界惟心造,仙说还丹要想成。
林希逸《偶成》 -
68
佛说我身周法界,恐君莫是烁迦罗。
白玉蟾《赠相士岳鬼眼》 -
69
风磨湛湛真空体,雨洗如如法界身。
释心月《偈颂一百五十首 其七七》 -
70
莲花法界走舆台,两扇香风为我开。
陈着《次韵椿长老惠莲花扇》 -
71
入微尘,含法界。
释绍昙《偈颂一百一十七首 其五》 -
72
身满华严法界中,香厨底事感天童。
文及翁《和东坡韵二首 其二》 -
73
但留法界寸田在,不要穷途众目怜。
方一夔《次韵陈道士和徐星韵见寄 其一》 -
74
不是金涂丈六仙,庄严法界想西天。
董嗣杲《大佛头》 -
75
彩云不动金光起,便作金莲法界看。
陈岩《宝陀岩》 -
76
如今举眼无非佛,身在光明法界中。
陈岩《观音岩》 -
77
见大光明遍法界,不见三千大千影。
郑思肖《岁旦登万佛阁观雪》 -
78
重重法界华严境,烟柳满城春正深。
释云岫《呈中竺雪屋和尚》 -
79
法界人寰共一邱,欲穷远目更登楼。
陈纪《题李竹隠山斋》 -
80
法界魔为祟,宗风冷欲冰。
汪炎昶《次韵游山寺》 -
81
历代珠幡悬法界,累朝金刹列峰头。
王陶《佛光寺》 -
82
珠非珠,海非海,坦然心量包法界。
张伯端《采珠歌》 -
83
况在尘区正纷汩,乍来法界得清凉。
强至《游华藏寺》 -
84
胜缘此邂逅,法界具清泠。
刘攽《过开元寺》 -
85
佛身充满于法界,普现一切群生前。
释守端《偈七首 其四》 -
86
再现石桥真法界,重兴银地旧家风。
蒋之奇《万年妙莲阁》 -
87
凭君借取法界观,一洗人间万事非。
苏轼《和子由四首 送春》 -
88
手香新写法界观,眼浄不觑登伽女。
苏轼《送刘寺丞赴余姚》 -
89
俯仰尽法界,逍遥寄人寰。
苏轼《南都妙峰亭》 -
90
遗文尽法界,广大包万亿。
苏辙《游太山四首 四禅寺》 -
91
诸尘忽消尽,法界了无瞩。
苏辙《浴罢》 -
92
目倦细书长掩卷,心游法界四无邻。
苏辙《南斋竹三绝 其三》 -
93
诸佛如来法界身,徧入众生一切想。
释遵式《十六观经颂 佛菩萨像观第八》 -
94
法界穷三大,河山遍大千。
张商英《南峰寺》 -
95
精妙入神,充满法界。
张商英《赞喻弥陀画丈六佛》 -
96
当知法界重重意,尽在云游步步中。
李之仪《送宣上人游方》 -
97
以法界印,印诸善根。
黄庭坚《观世音赞六首 其四》 -
98
取火燃香世界主,能遍法界唯心办。
黄庭坚《南山罗汉赞十六首 其一》 -
99
佛身常寻法界住,非其境界故不见。
黄庭坚《南山罗汉赞十六首 其一二》 -
100
宝月清凉,寂照法界。
黄庭坚《清凉国师真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