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汗青的宋诗诗句
描写汗青的宋诗诗句。
描写汗青的宋诗诗句
汗青[hàn qīng]
释义:
1
古时在竹简上记事,先以火烤青竹,使水分如汗渗出,便于书写,并免虫蛀,故称。一说,取竹青浮滑如汗,易于改抹。后以“汗青”指著述完成。
2
借指史册。
列表:
-
1
时移数尽非徒然,直笔汗青遭唾毁。
苏籀《咸阳县令求清渭楼诗和何子应长句》 -
2
举白且看连引满,汗青不用叹无期。
朱翌《寄范伯达》 -
3
-
4
汗青等是虚填耳,不把云台唤酒乡。
刘子翬《李伯时画十古图郑尚明作诗诗辞多振绝因为同赋 醉山简》 -
5
只无忧患催垂白,何必功名挂汗青。
冯时行《春和谭曦晋仲见惠之什晋仲夔人隠居归之城下箪食瓢饮有可乐者》 -
6
云林倚杰阁,楚楚罗汗青。
史浩《寄题胜金阁》 -
7
大字写汗青,小楷书硬黄。
晁公遡《次韵刘安收惠诗二首 其一》 -
8
汗青他日传,不愧柏舟诗。
黄公度《挽朱师禹母二首 其一》 -
9
所頼韦吴皆杰笔,刘生当见汗青期。
宋祁《予既到郡有诏仍修唐书寄局中诸僚》 -
10
汗青事业都忘尽,时赖吾儿举话端。
陆游《山园杂咏五首 其一》 -
11
饱食无功愧汗青,灯前顾影叹伶俜。
陆游《饱食》 -
12
误遣汗青成国史,未妨着白号山人。
陆游《赠传神水鉴》 -
13
汗青未绝茶经笔,那暇投文吊战场。
陆游《初夏二首 其一》 -
14
人亡汗青在,足以诏无垠。
范成大《太傅杨和王挽歌词二首 其一》 -
15
还将方策汗青语,拈出圜扉草绿时。
杨万里《送蔡定夫赴湖南提刑二首 其一》 -
16
寒碧轩窗余旧句,汗青简册奏新篇。
周必大《送徐漕移宪浙东二首 其一》 -
17
清风并亮节,付与汗青书。
周必大《龙图阁直学士吴明可挽词二首 其一》 -
18
-
19
汗青漫志三余乐,养素宁忘一溉收。
李洪《次韵秋日遣兴》 -
20
与君岂有平生怨,挽向兵间说汗青。
项安世《赠彭术士 其二》 -
21
汗青庭外曲池滨,忆昔攒葩绕树深。
项安世《又寒食日见紫荆花有怀三馆》 -
22
汗青久别如山历,头白重分似斗城。
项安世《和刘子野见贺韵》 -
23
一官避世今头白,万卷收功久汗青。
朱熹《次韵寄题万顷寒光奉呈休斋先生》 -
24
我学益荒落,尚可写汗青。
张孝祥《诸公分韵蹑冒顿之区落焚老上之龙庭得老庭字 其二》 -
25
汗青谁秉笔,请考众言公。
张栻《故观文建安刘公挽诗四首 其一》 -
26
半生经吏竞分阴,奏牍三千几汗青。
许及之《次韵饯振之之行》 -
27
豪杰将斑白,功名未汗青。
王质《何处难忘酒 其一》 -
28
发白未应余子识,汗青当有后人夸。
王质《张元亮见访留和坐客》 -
29
已矣从谁判真赝,汗青连屋未施功。
吕祖谦《苏仁仲计议挽章二首 其二》 -
30
挽辞吾不愧,收入汗青中。
陈傅良《挽张春卿尚书 其二》 -
31
露滴茶芽润,烟蒸竹汗青。
石介《游灵泉山寺》 -
32
行看功业掀天地,陈迹具堪入汗青。
赵善括《和帅座劝农三首 其二》 -
33
采诗之官,汗青之笔。
林某《瑞麦赞》 -
34
摩挲石刻叹微茫,孰若汗青移硬黄。
赵蕃《从潘丈求字二首 其二》 -
35
汗青须好传,公死未应亡。
孙应时《挽徐居厚寺簿 其一》 -
36
独将毫末效,曾纪汗青余。
林宗放《食兔》 -
37
旧观岂专希白有,新题还拟汗青无。
韩淲《周倅以诗来索翠微堂题因周韵为末后句》 -
38
儒雅弘宽世所宗,汗青中介牧羊翁。
刘宰《读公孙弘卜式儿宽传》 -
39
万古功名付汗青,九天光宠生门户。
刘宰《舟过横塘有感》 -
40
独将毫末效,曾纪汗青余。
李兼《食兔诗》 -
41
君不见二十七年耕草庐,出师一表汗青书。
钱时《题方大夫家训》 -
42
貂蝉虽未着,不作汗青羞。
洪咨夔《挽中书俞侍郎 其一》 -
43
汗青孰与老黄间,能为君王把蜀山。
洪咨夔《青渠追和宋金部壁间韵 其二》 -
44
骚人墨客几汗青,秦姬赵女争娉婷。
洪咨夔《次韵子有赋着图书所》 -
45
汗青不朽须早计,过眼年华征羽急。
洪咨夔《和赵保之青田即事》 -
46
汗青几名节,徒起千载喟。
杜范《方山和篇再和韵》 -
47
世门官爵岂必计,且幸一家同汗青。
岳珂《试庐陵贺发竹丝笔》 -
48
此皆系其人之大节,而金匮之汗青,皆泯泯于二人之忠。
岳珂《林文节绍圣日记前帖赞》 -
49
阅此帖焉,对于汗青。
岳珂《吕居仁瞻仰收召二帖赞》 -
50
汗青万年,则有公议。
岳珂《赵忠定濠梁帖赞》 -
51
百年小楷照乘珠,为问汗青谁董狐。
岳珂《银青制劄帖赞》 -
52
赤汗青丝鞚,修途款问津。
程公许《送别长翁制干赴审察 其二》 -
53
无穷寿福由忠赤,不朽功名付汗青。
程公许《代寿安宣相》 -
54
贻臭汗青中,诟骂之所聚。
王迈《父执德化陈宰叔高槩寄诗和之》 -
55
如何汗青失其传,览杜集者为许惜。
王迈《就许宰求云岫倡和集》 -
56
汗青不朽姓字香,百世闻风尚兴起。
陈元晋《胡文昌和东坡子由彭城月诗并录澹菴新州以所和见示索和》 -
57
密勿多中赤,淹留了汗青。
刘克庄《挽史馆资政木石尢公三首 其二》 -
58
他日汗青无事业,惟诗犹可窃虚名。
刘克庄《病中九首 其五》 -
59
何况杯羹语,书之涴汗青。
刘克庄《咏史五言二首 其一》 -
60
承明著作记仙室,汗青芸香老研磨。
牟子才《淳祐七年丁未十一月朔蔡九轩自江东提刑归抵家时三馆诸公以风霜随气节河汉下文章分韵赋诗送别得河字》 -
61
汗青每愧抛长日,发白无由逐少年。
周弼《感事》 -
62
犹癯癯乎笔削之志兮,浩浩乎汗青之未期。
王柏《悼蔡修斋》 -
63
袍绿光华应分有,汗青久远要名存。
李昴英《赠曾士倬用许广文韵》 -
64
好把汗青传久远,莫将朱紫裹愚痴。
何文季《秋堂弟自赣归建安作别》 -
65
杀以为汗青,奚啻十年读。
卫宗武《赋南墅竹》 -
66
向来庆历子唐子,千古名垂汗青史。
姚勉《潘吴二察甚振风采刘仲山有诗因次其韵》 -
67
我愧汗青无日就,深林空自掩柴关。
区仕衡《长林馆》 -
68
有发徒斑白,无名入汗青。
真山民《李修伯山居 其一》 -
69
汗青终日对,水墨一窗寒。
舒岳祥《戏赠陈用之羡渠食笋也》 -
70
汗青有日头无白,家传修来国史成。
马廷鸾《挽张龙山 其二》 -
71
陈桥驿与临平镇,兴废何人了汗青。
方回《过临平二首 其二》 -
72
汗青销作字,翡翠屑成林。
刘辰翁《夏景 竹影金琐碎》 -
73
君王自守苞桑戒,不侈边功纪汗青。
徐钧《臧宫》 -
74
谭国为前冀国后,汗青千古玉玲珑。
吴龙翰《哭赵信菴 其一》 -
75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 -
76
议论探坚白,精神入汗青。
文天祥《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赋 其一二》 -
77
玉笋头边懒押班,汗青笔削更重刊。
李思衍《拜许鲁斋像》 -
78
汗青书墨沁肌凉,李卫曾携近竹床。
黄庚《斑竹夫人》 -
79
铜雀罗纨涴汗青,芳洲鼓史骨如生。
陈普《咏史 祢衡》 -
80
血碧一时恨,汗青千载香。
丘葵《哭吕朴卿先生 其二》 -
81
孟坚词讼作,留照汗青间。
宋无《送闵思齐浙东帅府掾》 -
82
夷甫彦回空似玉,却曾遗臭汗青来。
李龙高《梅香》 -
83
又恨失名字,无以附汗青。
吴城《过至孝墓》 -
84
衣褐谁陈定羌册,汗青犹载立储书。
王珪《赠礼部尚书邵安简公挽词》 -
85
汗青何日成书去,头白常惭窃禄频。
苏颂《奉使还至近畿先寄史院诸同舍二首 其二》 -
86
汗青裁仿此,衰白盍归欤。
吴充《史院席上作》 -
87
史官不用占风瑞,从此丰年纪汗青。
刘挚《再和》 -
88
东观汗青身是梦,西宫削稿事如新。
张舜民《赐资治通鉴呈范淳父学士》 -
89
至今汗青手,缩袖赍痛愤。
刘弇《有诏遣移局实录院因成古诗奉别同舍学士诸公聊佐一笑》 -
90
竹简汗青妨约史,缣囊封皂且论边。
杨亿《史馆高司谏绅知华州》 -
91
辇路雪晴云五色,史臣得记汗青书。
王安中《春日馆中即事五首 其五》 -
92
未堪截管变律吕,且乞汗青传子孙。
张扩《过南美轩读汪彦章倪巨济诗用壁间韵》 -
93
君不见韩非白首终无成,至今说难书汗青。
程具《君明见和再作 其一》 -
94
竹简书汗青,高吟当人籁。
程具《八音歌赠别赵子雍𪛌之二首 其二》 -
95
朝云回首暮云合,汗青嵬磊扃岩扉。
程具《送朱伯原博士赴太学》 -
96
银瓮白环方纪瑞,汗青修竹尽南山。
程具《和田龙图升之登秋宴口号 其一》 -
97
黔黎鼓腹慰天心,宣付汗青书日录。
周紫芝《七闽山中竹皆有实多至万斛民赖以食岁且不饥作乐府短歌以纪异事将以俟采诗者择焉盖诗人之职也》 -
98
才高渠是判花人,头白吾羞汗青竹。
周紫芝《次韵季共月夜见怀竹坡用子绍韵 其三》 -
99
夏商有鉴当深戒,简策汗青今具在。
李清照《和张文潜浯溪中兴颂二首 其一》 -
100
齐名李杜吾安敢,千载公言有汗青。
朱弁《题云馆二星集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