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水源的宋诗诗句
描写水源的宋诗诗句。
描写水源的宋诗诗句
水源[shuǐ yuán]
释义:
1
江河发源的地方。
2
指民用水、工业用水或灌溉用水的来源。
列表:
-
1
引领门墙数舍耳,剑之水源自樵水。
邓肃《和谢吏部铁字韵三十四首 纪德十一首 其六》 -
2
铁围倒入黄泉底,一句截流万水源。
释慧晖《偈颂四十一首 其三一》 -
3
深穷伊水源,峻陟衡山极。
刘子翬《读曾吉甫横碧斋诗》 -
4
万松雪类长波挂,八水源从异域通。
吴芾《陪梁大谏察院同登蒋山》 -
5
饮之心为清,如洗浊水源。
晁公遡《池上》 -
6
县官作堨相地利,邦人防城酾水源。
晁公遡《与官属往江上观淘江》 -
7
滔滔活水源头落,却笑奔流争万壑。
丁天锡《澄心轩》 -
8
眼明可数远山叠,足健直穷流水源。
陆游《闲游所至少留得长句五首 其二》 -
9
洛水源边邑,秦人隠处山。
梅尧臣《送王推官宰上洛先归关中》 -
10
水源缩窍穴,木根潜脂膏。
梅尧臣《秋风篇》 -
11
何人开口不伊川,阿谁初道此水源。
杨万里《送刘觉之归蜀》 -
12
但看此水源无竭,底用玄谈谷有神。
杨万里《和余处恭赠方士阎都干》 -
13
并岸东行三百里,水源穷处即吾州。
朱熹《次韵择之金步喜见大江有作》 -
14
瀑水源何处,高疑云汉通。
朱熹《次张彦辅卧龙之作》 -
15
汴水源本清,随分黄河枝。
梅尧臣《吴仲庶殿院寄示与吕冲之马仲涂唱和诗六篇邀予次韵焉 汴渠》 -
16
一涧无人测水源,闸开石面泻奔湍。
徐安国《放水涧》 -
17
四明山深水源远,众壑会谿长漫汗。
楼钥《它山堰》 -
18
几向图经问水源,未知蜀道远如天。
赵蕃《寄陈择之》 -
19
线引温汤浦,觞浮雪水源。
陈谦《瞿唐峡》 -
20
行人望祠下马谒,退即祠下窥水源。
欧阳修《晋祠》 -
21
行遍东南地,曾看江水源。
翁卷《赠九华李丹士》 -
22
行尽蓬莱弱水源,今朝忍渴过昆仑。
醉客《诗一首》 -
23
水源沙地日穿篱,破午清风动荡之。
韩淲《同成季过余应卿竹轩》 -
24
夏禹惜寸阴,穷治万水源。
苏舜钦《夏热昼寝感咏》 -
25
可照浊水源,岂异投漪涟。
释居简《赵大卿归自四明》 -
26
紫阳道坦行来熟,洛水源深向上窥。
陈宓《和卓省元韵》 -
27
党碑诸贤昔往还,人士尽识洛水源。
赵汝回《送卢五方春分教端州》 -
28
地神嘉乃诚,水源如开辟。
李觏《和苏著作麻姑十咏 虎跑泉》 -
29
水源穷不尽,垢腻生春袜。
周弼《冷泉幽憩》 -
30
人寻水源至,路入树阴长。
朱继芳《天竺分韵得芳字》 -
31
屯兵沔水源,千里斧截截。
安如山《曹将军》 -
32
静爱寒山色,闲寻野水源。
释文珦《邃谷》 -
33
水源尽处便逢山,一迳似通人往还。
姚勉《桃源行》 -
34
濯足瀑水源,山扉终夜开。
舒岳祥《芗岩山居孟夏二十绝 其一八》 -
35
祝融峯下醉明月,绿水源头钓紫鳞。
庞昌《赠养素先生》 -
36
水源浅易涸,无地施防关。
方回《次韵宾旸桂枝塘》 -
37
原田处处成焦土,江水源源亦断流。
金履详《和徐山甫初秋韵》 -
38
所以击壤民,饮水源不知。
蒲寿宬《山中井》 -
39
水源同出万山头,上半支分各自流。
陈岩《派派泉》 -
40
便将随水源,径度千仞冈。
于石《小石塘源》 -
41
百折历云峤,千花通水源。
宋无《寻贞白先生旧居》 -
42
朝行箕山麓,暮挹颍水源。
黄庶《过许由冢》 -
43
蹑屐寻莎径,携筇拨水源。
司马光《复古诗首句云独步复静坐輙继二章 独步》 -
44
长叫山旁一水源,北流迢递势倾奔。
苏颂《过土河》 -
45
使节皆穷浊水源,降羌系踵慕称藩。
刘攽《次韵酬孙少述》 -
46
重岩一水源何长,下浸十顷同江乡。
吕陶《游文水寿宁院》 -
47
避秦不出傲征召,美名遂入贤水源。
蒋之奇《澹岩》 -
48
公家济水源,爱蜀如蜀人。
冯山《送张子立龙图知凤翔》 -
49
大笑问刘子,细穷秋水源。
郭祥正《秋水阁席上呈颖叔原道》 -
50
秋水源可到,更寄琳琅篇。
郭祥正《秋水阁席上呈颖叔原道》 -
51
游人上寻流水源,未觉崎岖病双足。
苏辙《次韵子瞻游道场山何山》 -
52
铜缾锡杖无拘系,正好窥寻瀑水源。
孔武仲《维那观师以偈示余求诗为赠因成两绝句 其二》 -
53
到海水源终有本,从龙云影自无心。
彭汝砺《和马太守五首 翠玉》 -
54
能令水源浊,鱼虾来其中。
黄庭坚《玉照泉而名之》 -
55
乐彼洧水源,近且具茨根。
李廌《游超化寺》 -
56
篙人不会凭舟意,径逐西风过水源。
邹浩《中秋日泛湖杂诗 其八》 -
57
仰冲云阵寻峰顶,细步泉流觅水源。
葛胜仲《追贤院食已度岭历宋胡诸庵转山夜归》 -
58
翁今渺安在,犹滞脩水源。
李纲《周元仲来自湖外传示崧老赠东林珪三友篇读之慨然因次其韵》 -
59
茫茫浊水源,我此明亦透。
吕本中《叶尚书普光明庵》 -
60
水源清清如玉镜,孰使河车如行船。
陈楠《紫庭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