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校书的宋诗诗句
描写校书的宋诗诗句。
描写校书的宋诗诗句
校书[xiào shū]
释义:
1
校勘书籍。
2
古代掌校理典籍的官员。
3
唐胡曾《赠薛涛》诗:“万里桥边女校书,枇杷花下闭门居。”
列表:
-
1
忆昔僦居明德坊,官资具是校书郎。
吕端《赠李公》 -
2
我闻校书如扫尘,尘随帚去辄随有。
朱翌《题校书图》 -
3
我是瀛洲旧校书,挥汗磨铅胝两肘。
朱翌《题校书图》 -
4
校书兰台昔名士,怀□会稽今望郎。
刘子翬《朱乔年同傅茂元见访》 -
5
乃翁昔为校书郎,汗简所载日月光。
晁公遡《送邵仲象如吴下》 -
6
衰白愁看镜,雌黄倦校书。
晁公遡《年侵》 -
7
恰似西都数人物,校书中秘让诸刘。
曾协《诸公出游有翼有诗和者盈轴次日饮正卿家出以示余走笔继韵》 -
8
赵州老子村校书,一条拄杖两人舁。
释玿《颂古三十一首 其一一》 -
9
天禄校书元有路,甘泉第颂可无人。
韩元吉《送沈驹甫》 -
10
缇屏今日虽泥轼,芸阁它时合校书。
姜特立《和张倅湖上十绝 其一》 -
11
蓬山藏室王校书,笑我未识真玄菟。
杨万里《谢王恭父赠梁杲墨》 -
12
校书天禄阁,才子即云津。
杨万里《送周彦敷通判之官临川》 -
13
群玉峯前罢校书,九华山下试题舆。
项安世《五月七日乞池州添倅得请》 -
14
校书对罢天颜喜,再拜龙墀出殿来。
项安世《李校书轮对乞于故相家取上皇退位御笔上喜曰此万万年表照也》 -
15
道山堂下春风面,还向天涯伴校书。
项安世《红梅》 -
16
老人校书紫云楼,相见或问吾因由,为言索处海水头。
林亦之《见独斯行叔绮子为赴春试一出江头送别殊令牵怀聊为巴阑行一首以道此意云尔》 -
17
校书登天禄,落拓聊寓迹。
滕岑《和陶渊明饮酒诗 其一五》 -
18
汉庭新射策,骤升校书局。
石介《密直杜公作镇于魏天章李公领使于魏明复先生客于魏熙道宰于魏因作诗寄之》 -
19
米廪无重席,蓬山孰校书。
王炎《黄致政挽诗二首 其一》 -
20
建有朱校书,婺有吕正字。
赵蕃《答审知见贻》 -
21
校书非隐遁,逢乱偶栖迟。
赵蕃《读王有道诗》 -
22
幕府江宁日,校书元祐时。
赵蕃《赠刘子卿时刘将赴官镇江并以道别三首 其一》 -
23
给札不能因狗监,校书从昔老扬云。
赵蕃《钟子崧己丑岁簿秩满去今自饶州教授还犹选人也感叹之余赋以别》 -
24
乡人不识王有道,抔土空传唐校书。
赵蕃《简周文显借王有道集二首 其一》 -
25
家有校书诗百首,可能乞我助三余。
赵蕃《简周文显借王有道集二首 其二》 -
26
万里江湖入归梦,子云不愿校书郎。
姜夔《送项平甫倅池阳》 -
27
珍重李校书,爱我穷词章。
韩淲《近从校书得太玄今又得蜀本欧阳文》 -
28
学如刘子政,不使校书天禄阁。
戴复古《寄赵鼎臣》 -
29
吟诗不换校书郎,但欲封侯管醉乡。
戴复古《思归二首 其一》 -
30
为问高夫子,朱黄想校书。
苏泂《问讯知府高校书》 -
31
侍郎斥还病少瘳,校书执丧愤尤切。
程公许《岷峨叹》 -
32
故将军老班师后,村校书贫散学时。
刘克庄《览镜》 -
33
盘空紫气难藏剑,照坐青藜趣校书。
徐鹿卿《和南康赵簿赠诗》 -
34
年来点校书多在,但嘱儿曹着意收。
林希逸《清晓》 -
35
校书计课当序进,丽赋集仙来显涂。
蔡襄《四贤一不肖诗 余安道》 -
36
十年出吏选,校书蓬陼中。
蔡襄《读乐天闲居篇》 -
37
东海校书称钓客,香山学士作渔翁。
林泳《杂述 其八》 -
38
号为蓬莱山,校书及正字。
方回《题柯德阳埽尘斋》 -
39
白首三山客,编茅作校书。
董嗣杲《安庆新城》 -
40
一穗藜烟待校书,携书且此作师儒。
连文凤《送刘悦心教授任浏阳》 -
41
善刀而藏归勿出,博士校书行有日。
仇远《赠溧水杨老》 -
42
户曹司马村校书,相呼径诣黄公垆。
仇远《九日客中》 -
43
汝温汝饱官征忙,翁出校书为汝偿。
艾性夫《儿馁嗔郎罢妻寒怨藁砧唐眉山诗也戏为笺之》 -
44
校书随马队,临帖爱鹅群。
潘献可《寓舍偶题》 -
45
校书天禄阁,不忍游公卿。
刘敞《和江十饮范景仁家晚宿秘阁睹伯镇题壁记番直日月感之作五古》 -
46
江上苍山百里国,鉴中明府校书郎。
刘敞《送萧山和弟》 -
47
天禄校书多分薄,子云那得葬乡城。
王珪《挽霸州文安县主簿苏明允》 -
48
提笔从戎别帝乡,官清兼领校书郎。
王禹偁《送郝校书从事相州》 -
49
好在明年莫憔悴,校书兼是爱花人。
王禹偁《别堂后海棠》 -
50
头衔新换呼明府,科第元高得校书。
王禹偁《送河阳任长官》 -
51
青宫校书方遁迹,代我作歌如锦拆。
王禹偁《和张校书吴县厅前冬日双开牡丹歌》 -
52
风流半刺史,清绝校书郎。
苏轼《次韵子由送赵㞦归觐钱塘遂赴永嘉》 -
53
黔州椀脱无蒸餠,自合官称削校书。
王巩《寄山谷》 -
54
奔走半生头欲白,今年始得校书郎。
苏辙《初闻得校书郎示同官三绝 其一》 -
55
君不见西都校书宗室叟,东鲁高谈鼓瑟手。
苏辙《次韵孔武仲三舍人省上》 -
56
天公恐我太寂寞,更遣两仙同校书。
孔武仲《晁无咎张文潜同校名臣事迹因赠》 -
57
校书千古窜讹谬,日长闲御瀛洲风,故园且付烟云笼。
黄裳《次鲁直烹密云龙之韵 其四》 -
58
肯怜天禄校书郎,亲敕家庭遣分似。
黄庭坚《谢送碾壑源拣芽》 -
59
校书著作频诏除,犹能上车问何如。
黄庭坚《戏呈孔毅父》 -
60
我观李校书,超迈有古风。
黄庭坚《以同心之言其臭如兰为韵寄李子先 其一》 -
61
白首官不迁,校书汉天禄。
黄庭坚《圣柬将寓于卫行乞食于齐有可怜之色再次韵感春五首赠之 其二》 -
62
校书天禄阁,蓺竹老风烟。
黄庭坚《奉和公择舅氏送吕道人研长韵》 -
63
迩来四十年,我亦校书郎。
黄庭坚《观秘阁苏子美题壁及中人张侯家墨迹十九纸率同舍钱才翁学士赋之》 -
64
校书天禄陪群彦,晞发阳阿遇故人。
秦观《与邓慎思沐于启圣遇李端叔》 -
65
轨辙校书君,驾骖盗骊奔。
晁补之《次韵王宗正定国与苏翰林先生黄校书鲁直唱和》 -
66
同门尽鸳鸾,登瀛校书芸。
李廌《送杭州使君苏内相先生某用先生旧诗方丈仙人出渺茫高情犹爱水云乡为韵作古诗十四首 其一三》 -
67
小富秋来慰所望,青衫叙进校书郎。
晁说之《闻富季申迁校书郎》 -
68
东海一生垂钓客,石渠万卷校书郎。
晁说之《闻叔易隐居被诏》 -
69
校书隐马队,饮酒窥狗窦。
李新《王朝美招饮有能窥狗窦之语因作诗贻之》 -
70
校书绝足腾飞黄,不数向来何与江。
苏庠《次刘晞颜韵》 -
71
此行作邑乱山中,安得校书天禄阁。
谢逸《送姜和父》 -
72
行行且作归装束,子云校书入天禄。
苏过《次韵承之重九》 -
73
坐中清逸校书郎,新有诗声谁过之。
谢薖《题戴崧石鼎联句图》 -
74
时称曾校书,秀句示珠玉。
程具《次韵寄谢存之曾公学士》 -
75
阳山昔御史,夷陵前校书。
韩驹《出宰分宁别旧同舍五首 其五》 -
76
我生不及贞观初,忽思十年身校书。
韩驹《题韩晃沈本作滉画瀛洲学士图》 -
77
昔年亲擢校书郎,夜梦苍龙绕屋梁。
韩驹《咸平生日 其一》 -
78
宣索女官三十六,就中谁是校书郎。
宋徽宗《宫词 其九六》 -
79
起居谁不解何如,校书著作虚诏除。
周紫芝《具茨老人读书寮》 -
80
何必校书,起居何如。
周紫芝《望故庐一首》 -
81
何人合在天东壁,十八公堪作校书。
周紫芝《资国巨松伐为东观材》 -
82
校书天禄想诸郎,应在蓬山语昼长。
周紫芝《湖亭怀旧三绝 其二》 -
83
动摇不减韩吏部,蹴踏非同焦校书。
曾几《次王元渤问余脱齿韵》 -
84
旧时天禄校书郎,习气薰人老未忘。
曾几《校书戏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