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柴桑的宋诗诗句
描写柴桑的宋诗诗句。
描写柴桑的宋诗诗句
柴桑[chái sāng]
释义:
1
古县名。
2
借指晋陶潜。因其故里在柴桑,故称。
3
据《宋书‧隐逸传‧陶潜》载,潜晚年隐居故里柴桑,有脚疾,外出辄命二儿以篮舆舁之。后因以“柴桑”代指故里。
列表:
-
1
寂漠柴桑古祠下,我来无酒酹渊明。
释正觉《斜川道上望庐山三绝 其三》 -
2
柴桑试问陶彭泽,风味真醇相肖不。
释正觉《朱熙载作平阴令八十日致仕而归》 -
3
子潜去少室,渊明恋柴桑。
王之道《有荐胡仁叔为历阳令者仁叔以诗送知己暇日杨德润录以示予因次其韵》 -
4
渐近柴桑旧家路,清风来报稻花香。
王之道《过含山邮亭和子厚弟壁间韵三首 其三》 -
5
不见柴桑翁,此意无语言。
李处权《赠高老》 -
6
快指柴桑还我里,遥瞻神虎到君门。
朱翌《送杨倅致政还乡》 -
7
陶公高兴只柴桑,晏子之居徒近市。
胡寅《仁仲小圃》 -
8
柴桑风度极清真,地位当齐古逸民。
胡寅《示程生二首 其二》 -
9
匡庐游遍僧家园,南望柴桑墟里烟。
曹勋《过江州柴桑渊明故居》 -
10
聊种柴桑三径菊,未输严濑一丝风。
曹勋《杂诗二十七首 其一四》 -
11
闭关自喜脱愁笼,未愧柴桑避俗翁。
范浚《怀曹宗臣并寄》 -
12
陋巷颜回早死,柴桑陶令长生。
郑樵《漫兴 其二》 -
13
归卧柴桑,孤松独抚。
吴芾《和陶停云 其一》 -
14
柴桑陶靖节,日暮荷归锄。
程敦厚《王文孺臞菴 其二》 -
15
迩来子李子,掉鞅出柴桑。
史浩《次韵游西湖》 -
16
问予何事出柴桑,为指白云山中央。
史浩《次韵昙师以某焚三代赠黄所示长句》 -
17
何时共结柴桑社,篱下秋来菊正繁。
韩元吉《过庞祐甫》 -
18
何须更问柴桑陌,三径虽寒菊尚存。
韩元吉《访吴元鼎如村五首 其一》 -
19
柴桑自有归来意,枉道人间不见容。
陆游《幽居》 -
20
向使早十年,何愧柴桑翁。
陆游《屏迹》 -
21
瘦如饭颗吟诗面,饥似柴桑乞食身。
陆游《春来食不继戏作》 -
22
桑苎柴桑一世豪,区区玩物亦徒劳。
陆游《戏述渊明鸿渐遗事》 -
23
座铭漆园养生主,屏列柴桑归去来。
陆游《春晚用对酒韵》 -
24
何村不花柳,此社要柴桑。
杨万里《和文远叔行春》 -
25
渊明归柴桑,家贫食不足。
梅尧臣《勉致仕李秘监》 -
26
还思陶渊明,弃官归柴桑。
梅尧臣《和刘原甫省中新菊》 -
27
柴桑卧病一茅庐,或棹孤舟或命车。
杨万里《和虞军使易简字知能所寄唐律二首 其二》 -
28
何须待门生,悠然柴桑闲。
欧阳鈇《示二子》 -
29
手折一枝聊供佛,前身定是老柴桑。
何耕《莲塘》 -
30
柴桑仅未泯,栗里犹可识。
喻良能《题渊明醉石》 -
31
草莽连云旧迳荒,人人称是古柴桑。
喻良能《游柴桑怀渊明二绝 其二》 -
32
安得一尊相对饮,为公满意赋柴桑。
喻良能《题徐子由菊坡图 其二》 -
33
纶巾细漉柴桑酒,坐对疎篱却始宜。
喻良能《亦好园菊花盛开为赋二绝 其一》 -
34
-
35
水绕荒村竹绕墙,俨然风景似柴桑。
朱熹《隆冈书院四景诗 其三》 -
36
我羡柴桑里,敢希履道宅。
高文虎《种菊》 -
37
心犹慕渊明,归来醉柴桑。
梅尧臣《九日永叔长文原甫景仁邻几持国过饮》 -
38
长谣柴桑咏,聊复自适适。
陈造《和陶渊明归田园居六诗 其六》 -
39
千株已种柴桑菊,万斛空横野渡舟。
陈造《再次韵赠高宾王二首 其二》 -
40
孤立柴桑园,出群谁敢伍。
许及之《题柴桑园孤松》 -
41
才吟盘谷还思隠,试说柴桑便忆归。
许及之《再读雪谿志诗 其二》 -
42
君看柴桑翁,当时亦弦歌。
周孚《别乡旧》 -
43
栗里柴桑事事无,但言吾亦爱吾庐。
王质《题窦伯山小隠诗六首 其一》 -
44
彭泽洵美兮,唯柴桑其是思。
王质《栗里华阳窝辞 去彭泽辞》 -
45
柴桑虽寂寥兮亦扶疎,不孤吾烓兮吾车。
王质《栗里华阳窝辞 篮舆柴车》 -
46
渊明好趣柴桑近,官职高卑未要论。
林亦之《寄范都厢》 -
47
咄咄柴桑久卜邻,轩轩少室竟何人。
廖行之《和游归来园韵 其一》 -
48
衡宇全似归柴桑,茅茨大胜居儋耳。
楼钥《王原庆新迁居南堂以古风求写恕斋二大字并石刻次韵》 -
49
巾车一去不复还,归卧柴桑紫翠间。
杨冠卿《古有采鞠茱萸篇而无一语及渊明长房旧事鞠茱于此其亦有憾矣乎九日戏为鞠茱补阙其体则准之简文 其二》 -
50
老去柴桑昼掩关,悠然得意在南山。
杨冠卿《次韵王鸥盟秋日郊居即事 其一》 -
51
青云事业付公等,归去愿学柴桑翁。
王炎《送徐尉移簿巴陵并简邓器先汪兼善》 -
52
轻舍柴桑悔欲追,虽无所激亦谋归。
曾丰《罢县解归途中闻子规 其二》 -
53
直言有不雠,柴桑念归欤。
赵蕃《施衢州除浙西提刑以诗寄饯三首 其一》 -
54
柴桑今学隠,杜曲旧为家。
赵蕃《冬日杂兴 其八》 -
55
不使高飞向台省,忍教微禄滞柴桑。
赵蕃《马上读子肃诗集并怀子进子仪》 -
56
帘卷柴桑晚,深山俗驾疏。
高质斋《秋日溪亭》 -
57
渊明弃彭泽,归欤在柴桑。
王阮《和陶诗六首 和杂诗 其二》 -
58
持归柴桑有茅舍,揭之其间作佳话。
王阮《昌国秩满次陈纠祖行韵一首》 -
59
子贱假令宜单父,渊明终合在柴桑。
王阮《次韵来梓见赠一首》 -
60
远怀柴桑翁,合处无疑情。
张镃《重九日病酒不饮而园菊已芳薄莫吟绕亦有佳兴因和渊明九日闲居诗一首聊见向慕之意云》 -
61
闻闲掩耳避,令人忆柴桑。
张镃《次韵酬铦上人二首 其一》 -
62
却笑柴桑穷处士,篱根把菊始知然。
韩淲《悠然堂》 -
63
弗堪谪宦便归去,庐山政接柴桑路。
戴复古《琵琶行》 -
64
三秋病消瘦,吾兴入柴桑。
苏泂《感秋》 -
65
井邑已非旧,柴桑里尚存。
刘植《过彭泽》 -
66
猗若人兮葛巾,渡柴桑兮水泠泠,稚子髧两髦兮从而后。
洪咨夔《庐山五猗 其一》 -
67
晴云横不度,何处是柴桑。
洪咨夔《左蠡》 -
68
老无擘画笑柴桑,两眼惺惺菊自黄。
洪咨夔《九日》 -
69
张望红秔新作业,柴桑青菊旧家风。
洪咨夔《谨和老人秋日遣怀》 -
70
-
71
戛然长鸣下柴桑,芝田啄粒遥相望。
岳珂《黄鹤谣寄吴季谦侍郎时季谦自德安入城予适以使事在鄂》 -
72
酿成不肯饮俗客,浇着柴桑旧时宅,共此千年醉眠石。
岳珂《吴季谦侍郎送家酿香泉绝无灰得未曾有戏成报章》 -
73
君不见柴桑于酒特寓意,相逢不择贱与贵,要是醇醨均一致。
岳珂《吴季谦侍郎送家酿香泉绝无灰得未曾有戏成报章》 -
74
柴桑那可见,身世且漂摇。
岳珂《排湾遇风对岸即彭泽旧县二首 其二》 -
75
携书伴我老柴桑,要随神物恢混茫,更斲此石封苔苍。
岳珂《米元章临右军四帖赞》 -
76
纡辔小儿莫相笑,柴桑终不负头巾。
赵时韶《古杭道中》 -
77
寒花也自矜前辈,曾与柴桑保社来。
史弥宁《菊》 -
78
不共孤竹子争薇,却与柴桑翁争菊。
刘克庄《赠菊庵李道人》 -
79
前柴桑处士,后半山老人。
刘克庄《演雅二十韵》 -
80
所以柴桑人,不肯折此腰。
戴昺《梳头自叹》 -
81
向来醉眼略四海,粗记柴桑人姓陶。
方岳《次韵宋尚书山居 醉陶轩》 -
82
亦笑柴桑千载士,同时祇识菊花黄。
方岳《次韵陈祭酒直舍木犀》 -
83
杞菊共传寒绿赋,柴桑不隔紫霄峯。
方岳《赵尉送菜 其二》 -
84
归从柴桑人,醉漉春瓮蚁。
方岳《又次韵》 -
85
君看柴桑人,自爱松菊居。
方岳《汪运干容安斋》 -
86
归寄柴桑人自老,就荒松菊径犹存。
方岳《除夕 其二》 -
87
不必神交蒙叟,柴桑老子知音。
李曾伯《送李琴士据梧 其一》 -
88
辰州极去湘南近,办取柴桑三径资。
李曾伯《送清湘蒋尉 其一》 -
89
数诗盘谷友人钦,一片柴桑处士心。
李曾伯《题覃怀吕充隠和陶诗卷》 -
90
老我思荷锄,一壑柴桑占。
赵汝腾《酬卢威仲九日遣青衣送酒》 -
91
君不见饭颗山头饿少陵,柴桑径里饥渊明。
赵汝腾《示林桂高歌》 -
92
蕙菊未开倾竹叶,柴桑有梦绕篮舆。
赵汝腾《句 其二》 -
93
地号古柴桑,荒祠驿道傍。
萧泰来《题渊明祠》 -
94
恨我不与柴桑期,多君且赋羌村诗。
萧立之《送厚斋陈持正归括苍效山谷体有赠》 -
95
柴桑祠前松菊秋,清风天地与同流。
萧立之《靖节先生祠》 -
96
龚胜余生祇廉里,渊明初意岂柴桑。
陈着《次韵单君范行李中诸诗前数章自道后二章为单君作也八首 其四》 -
97
柴桑志童冠,寤寐须偕来。
王奕《金余元遗山来拜祖庭有纪行十首遂倚歌之先后殊时感慨一也 和元遗山五首》 -
98
京口火头才负乘,柴桑处士便归田。
王奕《彭泽新县靖节祠》 -
99
呜呼,典午去矣,柴桑归矣,黄花老矣,征士卒矣。
王奕《彭泽祭陶靖节祠》 -
100
弄日微阴驾笋舆,柴桑五子共携扶。
舒岳祥《游潘墺魏都冶墓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