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斜川的宋诗诗句
描写斜川的宋诗诗句。
描写斜川的宋诗诗句
斜川[xié chuān]
释义:
1
古地名。在江西省星子、都昌二县县境。濒鄱阳湖,风景秀丽,晋陶潜曾游于此,作《游斜川》诗并序。
2
古地名。泛指游览胜地。
3
古地名。在河南省郏县境,宋苏轼子苏过的居所名。
列表:
-
1
水从乌石山前转,人在斜川岸上行。
释正觉《斜川道上望庐山三绝 其三》 -
2
经营草舍得能难,甫及斜川八九间。
林季仲《三椽休斧陈开祖有诗次韵》 -
3
心远地偏如靖节,江湖处处是斜川。
林季仲《次韵苗彦先题薛献可新居四首 其三》 -
4
欲识斜川时,佳处只在兹。
张九成《拟古 其一二》 -
5
相山风物似斜川,岑寂那知市井喧。
王之道《和彦逢弟简相山古上人二首 其一》 -
6
已雪犹阴更逆风,斜川略彴断行踪。
李处权《雪后赴徐氏燕集》 -
7
客如山阴胜,诗作斜川语。
朱松《春日与卓民表陈国器步出北郊》 -
8
和公斜川诗,磨石镵岁月。
朱松《春社斋禁连雨不止赋呈梦得》 -
9
哦君斜川诗,汲井沃枯肺。
朱松《次韵邓天启游南国》 -
10
靖节使年惭过二,斜川推日在前三。
朱翌《渊明以正月五日游斜川时年五十予以正月二日游曹源菴年五十有二矣慨然书示同行》 -
11
-
12
指日春风动花柳,也须乘兴慕斜川。
胡寅《简奇父》 -
13
何止芳芗御魑魅,要知红日在斜川。
曹勋《代广漕刘元举谢赵相茶二首 其二》 -
14
寻幽抱奇癖,欲继斜川游。
王铚《送和斜川诗二首 其一》 -
15
此中幽适趣,不必问斜川。
王巩《题管圣浩蒲川归隠》 -
16
高致固难追绿野,胜游那复继斜川。
吴芾《再和四首 其三》 -
17
桑麻无杜曲,松菊有斜川。
程敦厚《草堂》 -
18
眼前可无起予者,故作斜川着行录。
李石《次韵唐立夫永川五柳堂堂李齐年所建十年间三易名立夫作令为复之》 -
19
经时不出门,况复斜川游。
刘芮《和敬夫斜川诗》 -
20
又赋斜川五日诗,行将去此欲何之。
晁公遡《次韵鲜于晋伯清明日过水南 其二》 -
21
斜川胜事今临川,锦袍风月追谪仙。
王十朋《李德远寺簿敢言勇退今之古人也东嘉王某赋诗以高其行》 -
22
待向斜川会邻曲,占晴须问蜀君平。
洪适《开岁三日有夜雨屡闻雷声继以大风晨起飞雪已盈积景卢作诗即事次其韵》 -
23
书事斜川日月同,行年过四逼衰翁。
洪适《雪后游盘洲》 -
24
好向山宫记名氏,它时嘉话踵斜川。
洪适《开岁五日使君见约同宫使尚书诸丈观山宫梅花因成拙诗》 -
25
西望斜川烟霭低,荆溪东下泛清漪。
周麟之《赋张参政四老堂 其二》 -
26
更启西窗纳清景,烟光如画拥斜川。
周麟之《西园堂榭落成种植毕工偶成口号十首呈参政张公 其三》 -
27
但得生涯类盘谷,可无风景似斜川。
韩元吉《次韵子云盱眙道中三首 其一》 -
28
便名盘谷虽恶可,闲赋斜川岂不如。
赵彦端《次韵郑逢辰直阁迁新居 其一》 -
29
客如山阴胜,诗作斜川语。
洪迈《春日与卓民表陈国器步出北郊》 -
30
和公斜川诗,磨石镵岁月。
洪迈《春社斋禁连雨不止赋呈梦得》 -
31
想得斜川今更好,胜游恨不继渊明。
李长庚《与致道约游阳华寻以雨阻追和山谷集中岑公涧二绝句韵 其一》 -
32
今日与邻曲,胜游追斜川。
李长庚《长庚绍兴十九年七月十九日尝游阳华后十有二年复以是月是日从乡曲诸公再到岩下感今追昔因成十韵》 -
33
曲水咏觞空念昔,斜川邻曲自论交。
陆游《新辟小园六首 其三》 -
34
焚香细读斜川集,候火亲烹顾渚茶。
陆游《斋中弄笔偶书示子聿》 -
35
未为辽海千年别,且继斜川五日游。
陆游《正月五日出游》 -
36
右扶青溪杖,左挟斜川诗。
陆游《南门散策二首 其二》 -
37
-
38
长吟斜川诗,日落寒烟凝。
朱熹《石马斜川之集分韵赋诗得灯字》 -
39
-
40
定知泚笔人,斜川旧仙伯。
陈造《题五柳先生诗编年后二首 其二》 -
41
入眼斜川归趣好,此身何处不菟裘。
陈造《赠赵秀才一首》 -
42
从今好绘斜川集,莫靳流传到帝城。
陈造《再次韵二首 其二》 -
43
人将逋客为同社,地与斜川作附庸。
陈造《东庄小留四首 其四》 -
44
官舍君应思系马,家山我亦念斜川。
许及之《用楼尚书韵饯同年曾寺丞守温州》 -
45
岁月斜川路,风流杜曲天。
虞俦《和陈德章春日送客 其四》 -
46
萧条霸陵饮,寂寞斜川游。
周孚《送仲时赴铨试》 -
47
县令虽为百里君,不似斜川临流玩泉石。
王质《送张监税归去来歌》 -
48
南阜兮斜川,川虽斜兮心不然。
王质《栗里华阳窝辞 游斜川辞》 -
49
断桥依古岸,流水自斜川。
楼钥《即事》 -
50
忆昔正月五,渊明游斜川。
赵蕃《独过知津阁二首 其一》 -
51
已后斜川集,方赓人日诗。
赵蕃《刘兄垂示同张兄游向园呈先生诗卷次韵》 -
52
清风怒折腰,断送斜川归。
曹彦约《飘飘台》 -
53
斜川眇千载,渊明岂常流。
韩淲《正月五日读东坡和斜川诗于霞山》 -
54
仿佛斜川路,裴回曲水亭。
释居简《有客》 -
55
斜川追古年年早,曲水从今事事奇。
洪咨夔《用韵答子有》 -
56
近来万境心如洗,笑改斜川作浣川。
戴栩《题浣川 其一》 -
57
淝水功名须尔力,斜川风月了吾年。
陶梦桂《送范之侄谒留守别先生》 -
58
瀑布手自酌,斜川身所经。
岳珂《道中思庐山》 -
59
文兮斜川,道兮颍水。
岳珂《二苏文登趋阙二帖赞》 -
60
若非古沂水,亦是小斜川。
刘克庄《二月初七日寿溪十绝 其一》 -
61
斜川妙语超言外,广武狂谈发酒边。
刘克庄《杂兴十首 其七》 -
62
不须景慕斜川叟,且作田间击壤民。
刘克庄《天基节口占二首 其一》 -
63
伴陆先生游甫里,同陶征士访斜川。
刘克庄《次韵二首 其二》 -
64
寄语斜川鱼鸟,先生改日来游。
刘克庄《春日六言十二首 其六》 -
65
无时吾不梦,携酒访斜川。
方回《诗思十首 其一》 -
66
墨本双钩临曲水,素琴三叠忆斜川。
周密《幽居春晚》 -
67
唤醒斜川梦,持杯且一吟。
周密《九日》 -
68
持似斜川翁,闻此当绝倒。
周密《赋菊次吴竹窗韵》 -
69
缅怀斜川游,此道久寂寞。
林景熙《九日会连云楼分韵得落字》 -
70
想像斜川游,作诗寄彭泽。
苏轼《游桓山会者十人以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为韵得泽字》 -
71
早晚渊明赋归去,浩歌长啸老斜川。
苏轼《和林子中待制》 -
72
岁月斜川似,风流曲水惭。
苏轼《立春日小集戏李端叔》 -
73
-
74
斜川追渊明,东臯友王绩。
苏轼《和陶归园田居六首 其六》 -
75
虽过靖节年,未失斜川游。
苏轼《和陶游斜川》 -
76
斜川陶靖节,千载想知心。
孔武仲《游籍田三首 其一》 -
77
缅怀斜川人,疏野更无俦。
刘跂《与诸人步郊外作寄舍弟斯川》 -
78
且效陶渊明,为题斜川诗。
李复《正月五日游曲江》 -
79
华发不堪悲世故,斜川归兴满东臯。
晁补之《送永嘉君回至鹿邑东门外作》 -
80
遥忆濑溪风物好,胜游应不愧斜川。
杨时《赠致政杨孟坚宣德 其二》 -
81
载醪不过斜川路,饮水谁同陋巷瓢。
杨时《荆州书事二首 其二》 -
82
倚藤望绝顶,风味如斜川。
释德洪《次韵李商老匡山道中望天池》 -
83
便如斜川游,岁月亦相似。
释德洪《奉陪王少监朝请游南涧宿山寺步月二首 其二》 -
84
媿无斜川诗,苦语出牵强。
释德洪《仙庐同巽中阿祐忠禅山行》 -
85
虽非曲水会,自是斜川人。
释德洪《任价玉馆东园十题 如春轩》 -
86
披襟散坐青林下,依约斜川万古情。
释德洪《闻龚德庄入山先一日作诗迎之》 -
87
-
88
试筑小斜川,佳名偶相俦。
苏过《小斜川》 -
89
曲水会当追逸少,斜川终拟学渊明。
苏过《次韵姚美叔约寻春之什》 -
90
行怀斜川游,坐想栗里矶。
葛胜仲《次韵良器真意亭探韵》 -
91
想见风流继莲社,应传图画入斜川。
曾纡《踈山》 -
92
正是斜川春事起,翻思戴月荷耡归。
李彭《客庐山道中寄中上座 其二》 -
93
人奇渼陂同,物胜斜川似。
王安中《奉酬李道源供奉》 -
94
缅怀斜川人,胜日追邻曲。
程具《得小圃城南用渊明归田园居韵六首 其五》 -
95
想像斜川游,何如舞雩咏。
韩驹《次韵馆中诸公游慈云寺》 -
96
五斗难堪志愿违,斜川宁与宿心期。
刘一止《莫奉议挽诗一首》 -
97
溪雨廉纤作晚晴,斜川风物唤渊明。
周紫芝《次韵李子泽过次卿谿堂二首 其一》 -
98
只今钓斜川,临流与谁赋。
周紫芝《文殊老人寄和张宰共赋堂诗要余同作》 -
99
羞陪漉酒翁,共作斜川语。
周紫芝《题徐伯远渚堂》 -
100
曲水虽陈迹,斜川有新游。
周紫芝《归陂北用斜川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