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文史的宋诗诗句
描写文史的宋诗诗句。
描写文史的宋诗诗句
文史[wén shǐ]
释义:
1
文书记事。
2
指文学、史学的著作或知识。
3
指诗话、文评之类的书。
列表:
-
1
妙年弄文史,雅志含圭璋。
宋庠《和答李学士见寄长韵》 -
2
览穷文史篇章倦,过尽荣华老病来。
宋庠《次韵和宫保庞丞相见贶之作》 -
3
隽永杂俎虽甚旨,何似三冬足文史。
陈与义《某蒙示咏家弟所撰班史属辞长句三叹之余辄用元韵以示家弟谨布师席》 -
4
二十学文史,三十穷典坟。
张九成《拟古 其一一》 -
5
三尺丝桐追古意,一床文史伴闲身。
欧阳澈《世弼再和见赠又次韵复之其词皆辟其诗中之语 其二》 -
6
若人富文史,皮里罗阳秋。
曹勋《和王倅见惠十篇 其六》 -
7
江山入坐清无暑,文史销闲静有琴。
曹勋《题迎晖堂》 -
8
遮眼阙文史,借书得探讨。
曹勋《山居杂诗九十首 其七九》 -
9
烧香对棐几,文史资优学。
陈棣《题范乌程松桂亭》 -
10
迩者为客卿,翰苑文史足。
李石《黎墨》 -
11
撑肠饱文史,欲振三年鸣。
王十朋《和韩燕河南府秀才送周光宗》 -
12
三冬文史总空虚,独有施行宽大书。
洪适《次韵李举之立春四绝句 其二》 -
13
传家文史足,不在一囊钱。
洪适《熊直阁挽诗二首 其一》 -
14
文史差无负,田园慨未余。
韩元吉《送谅弟丞邵阳》 -
15
少年志力强,文史富三冬。
陆游《老病追感壮岁读书之乐作短歌》 -
16
且要沈酣向文史,未须辛苦慕功名。
陆游《睡觉闻儿子读书》 -
17
文史渐宜精讨阅,湖山仍得饱登临。
陆游《喜晴》 -
18
悠然自适君无怪,文史如山暂解围。
陆游《东园》 -
19
满床文史对谈处,万里风霜并辔时。
陆游《寄彦成》 -
20
使君青箱家,文史装怀抱。
范成大《寄题王仲显读书楼》 -
21
文史玩朝夕,操行蹈群英。
梅尧臣《依韵和达观禅师赠别》 -
22
同年大雅姿,文史以为娱。
喻良能《叶自强读书堂》 -
23
轮蹄绝还往,文史富闲暇。
喻良能《何茂宏茂恭携酒见过复侑以诗次韵一首》 -
24
君不见庐山先生子李子,白石房中富文史。
喻良能《题李氏拥万堂》 -
25
赏心并四者,文史足三余。
喻良能《独善堂》 -
26
高阁富文史,诸生时往还。
朱熹《教思堂作示诸同志》 -
27
子亦玩文史,及此同优游。
朱熹《中元雨中呈子晋》 -
28
华宗盛文史,连墙富池亭。
朱熹《答王无功在京思故园见乡人问》 -
29
闻道乌衣盛文史,祇愁异姓后宗盟。
吕祖谦《次前韵答石秀才》 -
30
膝下团圞事文史,此身何幸忝居兄。
孙应符《恭次家大人初抵季弟海陵官舍之韵 其一》 -
31
华发苍颜一病僧,向来文史颇关情。
裘万顷《予从元德弟借到西廊书斋朝夕其间今二年矣戏题作病僧寮且赋三绝 其二》 -
32
翁早涉文史,雅意追严徐。
李壁《为刘漫翁老人赋云月高斋诗》 -
33
放怀但文史,散发自溪谷。
苏舜钦《送安素处士高文悦》 -
34
之子通才不受拘,妙年文史足三余。
刘宰《和柴监》 -
35
文史潘吴,诗书邵程。
岳珂《吕成公宽平通鉴佚老三帖赞》 -
36
遶床文史堪怡悦,满席笙歌好献酬。
李至《仆射相公思缛春荣词含古雅忽成绝唱以导高情仍率短才俾次前韵安敢藏拙聊奉谕言》 -
37
孳孳忘饮食,𪛊𪛊在文史。
李觏《寄祖秘丞》 -
38
谩将文史为生业,已约渔樵共醉乡。
李觏《答张鬷嘏》 -
39
向来文史足三冬,今与樵儿牧竖同。
刘克庄《仓使和诗出奇不穷再次韵四首 其三》 -
40
韵意两相高,文史叹足用。
陈起《真静馈新茶菰干黄独乳酪约葵窗适安共享适安不赴葵窗诗来道谢次韵答之兼呈真静适安》 -
41
簿领职任轻,正合亲文史。
赵孟坚《必大弟赴新城簿》 -
42
又不见陶学士,家居三冬足文史。
赵孟坚《食雪》 -
43
南方只道足文史,今见北方行秘书。
陈杰《贾鹿泉屡约一出小诗代行十首 其二》 -
44
且喜诗同文史乐,不须身与利名关。
刘舜臣《吏隠堂》 -
45
居人近百家,耕余习文史。
方回《留吴田霜崖吴居士宅予仲女许其孙姻》 -
46
不肯逐利名,惟耽玩文史。
牟巘《送吕锡入闽省觐》 -
47
高论文史间,或以政理并。
韩维《送催纲弟及苏支使甥》 -
48
谈笑不近俗,文史自娱宾。
韩维《答吕晦叔见赠》 -
49
文史平居乐,尘埃少别心。
韩维《次韵和唐公北使途中见寄二首 其一》 -
50
山房良静閴,文史淡足娱。
方凤《寄柳道传黄晋卿两生 其四》 -
51
君师百拜恩难报,文史三冬志未偿。
仇远《至后 其一》 -
52
季也难为兄,文史日从容。
陆文圭《送吴仲宝入京》 -
53
更精文史岂足用,渐老欢娱复何有。
文同《呈里中诸友》 -
54
满外江山皆秀绝,入中文史自纵横。
文同《题黎公照序训堂》 -
55
心远与世隔,独有文史香。
章诩《首夏静观堂书怀》 -
56
虽非文史足三冬,岂类无心但有胸。
苏颂《次韵孙莘老司谏见寄》 -
57
文史传家学,声名动帝除。
王安石《宋中道挽辞》 -
58
文史藏身荣路在,未应高迹混柴荆。
强至《用洪景之韵送郭子山》 -
59
幼弟就文史,长兄近砭医。
范纯仁《累约舍弟纯礼以职事未至》 -
60
少小学文史,焉知事簿书。
沈遘《五言次韵和宋次道省直》 -
61
居常玩文史,间亦理杯榼。
吕陶《寄题丹棱李令野亭》 -
62
复有佳儿富文史,阔步直登英俊躔。
吕陶《奉寄单州太守王圣钦》 -
63
刘侯世良将,文史三冬读。
袁毂《和刘景文登介亭》 -
64
少小锐文史,老大心更慑。
沈辽《德相送荆公三诗用元韵戯为之》 -
65
结发事文史,俯仰六十逾。
苏轼《和陶赠羊长史》 -
66
细毡浄几读文史,落笔璀璨传新诗。
苏轼《题王维画》 -
67
汝家家世事文史,门户岂有空刚强。
苏辙《和子瞻喜虎儿生》 -
68
细毡净几读文史,落笔璀璨传新诗。
苏辙《题王诜都尉画山水横卷三首 其一》 -
69
魁然围腹贮文史,朝来气爽寛酒户。
邓忠臣《初伏大雨戏呈无咎四首 其三》 -
70
顾我老文史,望天方戴盆。
范祖禹《送道纯归南康 其一》 -
71
刘郎先子挺奇质,志业文史称乡闾。
释道潜《寄题南阳刘氏松堂》 -
72
子政诸儿喜文史,阿秤亦闻有笔端。
黄庭坚《送刘道纯》 -
73
杨侯济北使君子,幕府从容理文史。
黄庭坚《药名诗奉送杨十三子问省亲清江》 -
74
东方足文史,得饱在长安。
吕南公《畴昔》 -
75
文史惭方朔,形骸谢伯伦。
毕仲游《送交代杨应之判官归洛》 -
76
寝瘵倦文史,驾言从遨嬉。
秦观《春日杂兴十首 其六》 -
77
觥筹交错银河挂,文史纵横角簟铺。
秦观《寄题倪敦复北轩》 -
78
之子妙龄初筮仕,好修文史继家声。
秦观《奉别牛司理》 -
79
左列文史右红裙,樽前不觉徂清晨。
秦观《别贾耘老》 -
80
文史平昔契,淮山别离心。
晁补之《次韵张著作文潜休日不出二首 其二》 -
81
杜公文史不读律,平反世称徐有功。
晁补之《送直阁杜君章守齐》 -
82
文史蛙生甑,风云蛰起隈。
晁补之《次韵邓正字慎思秋日同文馆九首 其三》 -
83
扬雄老不遇,寂寞玩文史。
张耒《冬怀三首 其二》 -
84
将军好书如郤縠,文史随船三万轴。
张耒《送刘季孙赴浙东》 -
85
功名付儿子,文史旧生涯。
张耒《范参军挽词》 -
86
清懽在文史,谁复梦重闺。
蔡肇《和慎思秋日同文馆诗 其四》 -
87
江家宅在多文史,兄弟论文讵我遗。
晁说之《次韵江子我见戏长句》 -
88
小谏纵歌文史外,侍郎决策甲兵期。
晁说之《寄题镇江宝墨堂》 -
89
文史聊寄径,与古将抗衡。
邹浩《鲜于大受蜕轩》 -
90
皎皎文史中,久作星斗明。
邹浩《次德符韵六诗 分韵见简》 -
91
精神在文史,朋旧皆公卿。
邹浩《送郑州吴绶通直北归》 -
92
孙郎文史外,所好墨而已。
邹浩《梦臣再以墨来》 -
93
同时流辈久公卿,犹傍短檠业文史。
邹浩《题双芝轩》 -
94
从来文史足三冬,何事明时作退翁。
邹浩《次韵慕公实》 -
95
儿童敬杖屦,文史当俎豆。
饶节《润屋轩诗》 -
96
云山何处非投老,文史他年不疗穷。
饶节《遇里人道及乡闾事作诗寄谢无逸》 -
97
满堂文史闲□令,一榻薰风对奕秋。
饶节《次韵张符离民师适堂即事》 -
98
丝麻十亩他年老,文史三冬上世贫。
饶节《赠隠居》 -
99
万里山川困行李,三冬文史费膏油。
饶节《用韵奉赠巢云兄》 -
100
云山低处堪投老,文史他年不疗穷。
饶节《寄谢无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