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捧檄的宋诗诗句
描写捧檄的宋诗诗句。
描写捧檄的宋诗诗句
捧檄[pěng xí]
释义:
1
东汉人毛义有孝名。
列表:
-
1
束书西上谒明主,捧檄南归慰老亲。
伍乔《送江少府授延陵后寄》 -
2
捧檄去三铨,招招客叩船。
宋祁《送潘秘校赴颍上簿》 -
3
红蕖薰幕得僚英,膝下斑裳捧檄荣。
宋祁《寄鄂渚胡从事》 -
4
遥知捧檄遵归途,摘山官况今何如。
刘子翬《诗寄懒翁兼简士特温其原仲致仲昆季》 -
5
一从捧檄傍红莲,几为临戎挥白羽。
王之望《送贾可封随郭帅还西城三十韵》 -
6
求田问舍真长策,捧檄荣亲道更光。
王之望《吴明可寄诗次韵为答》 -
7
悬车我已安三径,捧檄君俄向七闽。
吴芾《送朝京赴福清宰》 -
8
畴昔哦诗忆耒阳,兹因捧檄过祠堂。
邹定《过杜工部祠》 -
9
捧檄三牲养,称觞百岁期。
范成大《太宜人程氏挽词 其二》 -
10
捧檄亲庭归帽斜,肯临破屋玉川家。
杨万里《走笔送赵正则司户来访归觐亲庭》 -
11
捧檄还家侍老亲,端能过我诵近文。
杨万里《送王子林节推归融州》 -
12
绣衣使者急搜贤,又向文场三捧檄。
喻良能《试院一首》 -
13
捧檄及偏亲,斑衣聊效颦。
喻良能《戏彩堂有作》 -
14
捧檄东方日,芳春未及归。
喻良能《景德道中口占》 -
15
白头仍捧檄,奔走只堪怜。
喻良能《题雪峰寺》 -
16
白头捧檄真聊尔,那忍深文学杜周。
喻良能《上清》 -
17
徙居邂逅成嘉遁,捧檄因循愧漫郎。
朱熹《寿母生朝 其六》 -
18
漫仕想应同捧檄,旧闻当不废观书。
张栻《送胡伯逢之官金陵》 -
19
捧檄王事不可迟,何况堂中老亲喜。
许及之《送赵推官持檄之兴国》 -
20
白首论交嗟已晚,青衫捧檄祇缘贫。
虞俦《同主簿过翠眉亭 其二》 -
21
沧浪未濯软红尘,捧檄东来祇为亲。
虞俦《和人六绝 其四》 -
22
坐想斑衣戯,胡为捧檄忙。
廖行之《七夕》 -
23
浪走毛生惭捧檄,清贫羊续漫悬鱼。
廖行之《和松坡刘迂诗四首 其二》 -
24
兹焉捧檄来,吏牍方拏烦。
楼钥《沿檄柯山归别张特秀》 -
25
人言易捧檄,归奉重亲欢。
楼钥《送淳丞上虞》 -
26
老来符竹疏新荣,捧檄正须堪一行。
袁说友《送周可大守通州》 -
27
捧檄强自喜,安敢辞驱驰。
蔡戡《琼花》 -
28
捧檄为亲喜,拖绅岂我荣。
彭龟年《燕居十六首 其一六》 -
29
少陵入蜀倚严公,捧檄非无米可舂。
曾丰《陈伯英侍郎子也广帅辟入幕既至参差帅别思所以处未定间余载酒相过》 -
30
使者趋朝后,参军捧檄初。
赵蕃《呈李和卿法曹》 -
31
横经重识泮宫老,捧檄仍思幕府良。
赵蕃《寄赠孙教授兄弟》 -
32
我评信安士,无若捧檄孙。
赵蕃《为施衢州作超览堂诗三首 其三》 -
33
题舆适兹地,捧檄重相并。
赵蕃《奉送纯父元之昆仲》 -
34
娱亲自足乐,捧檄良可羞。
曾兴宗《筼筜谷》 -
35
捧檄来新市,逢人说旧官。
黄榦《挽新市张监酒三首 其二》 -
36
闻道夫人遣子时,丁宁捧檄是归期。
黄榦《代良夫人二首 其二》 -
37
絜家捧檄过临城,偷闲两作烟霞主。
石应孙《游黄山》 -
38
玉石村前捧檄来,氷溪兰若小徘徊。
韩淲《刘簿檄自安仁回泊天宁》 -
39
前路东林近,惭因捧檄过。
赵师秀《德安道中》 -
40
捧檄自来南,金门喜缀骖。
陈宓《庚午宴新举人》 -
41
捧檄来兹邑,劳劳两载余。
杜范《有感》 -
42
五岭宜人地,君今捧檄行。
曾由基《送广西郑经干并简经略》 -
43
后予捧檄至,轩盖候广陌。
刘克庄《发临川》 -
44
愈风齐捧檄,忘味同闻乐。
王禹偁《酬种放征君一百韵》 -
45
等闲看尽弁衡毗,旁郡聊从捧檄驰。
牟巘《次韵寄史彦明》 -
46
高堂鹤发需荣养,捧檄归来一笑生。
何梦桂《和何逢原寿母六诗 其一》 -
47
君初应府辟,捧檄来自东。
韩维《览梅圣俞诗编》 -
48
捧檄垂三考,还家甫一旬。
陆文圭《挽何有开》 -
49
断机思往训,捧檄负初心。
陆文圭《故夫人陈氏挽章四首 其四》 -
50
比聆道吴阊,捧檄建德国。
陈深《送沈彦楚》 -
51
君名在乡书,捧檄不肯愧。
黄庶《席上赋别南宫希元》 -
52
及亲固为荣,捧檄岂辞小。
刘敞《送王十二还干州》 -
53
从军差复乐,捧檄莫思还。
刘敞《寄鳯翔舍弟 其一》 -
54
捧檄为亲喜,问津轻旅愁。
刘敞《周节推移曹州此君凡换五幕府》 -
55
捧檄容归省,飞觞复屡陪。
司马光《石昌言学士宰中牟日为诗见寄久未之答今冬罢武成幕来京师此诗谢之》 -
56
此行殊捧檄,辕下五骅骝。
司马光《送昭远兄归陜》 -
57
冯君夙驾一何速,捧檄银坑按辛谷。
王禹偁《赋得南山行送冯中允之辛谷冶按狱》 -
58
漫披陈蠹学经纶,捧檄生平祗为亲。
王安石《酬吴季野见寄》 -
59
隳官固非孝,捧檄固已狂。
刘攽《十月一日》 -
60
捧檄为亲喜,问程轻旅愁。
刘攽《周节推移曹州》 -
61
捧檄近京国,拜亲还洛城。
王安礼《送别范希声》 -
62
捧檄喜随亲色动,授经荣胜主恩偏。
初惟深《赠黄君俞》 -
63
虽牵倚门念,犹胜捧檄喜。
孔武仲《送毕公叔使河北》 -
64
捧檄欣然喜可知,轻裘浅𩍐去如飞。
孔平仲《省谒有日》 -
65
君时捧檄不我舍,意欲同分神所怒。
李之仪《送慕容若禔公干环庆邠宁》 -
66
出门捧檄羞闲友,归寿吾亲得解颜。
黄庭坚《光山道中》 -
67
毛义动容初捧檄,太邱积德旧刊碑。
杨亿《表弟章廷评得象知邵武军归化县》 -
68
捧檄初同昔人喜,不应搔首叹徒劳。
杨亿《王中庸赴河南巩县尉》 -
69
翩翩捧檄喜,便作放舟行。
刘跂《送王升之》 -
70
捧檄终堪喜,弹冠讵可停。
华镇《送越倅胡郎中入京》 -
71
北行殊未已,捧檄寸心违。
李复《催发诸邑民兵至朝邑县官未至遂宿其驿》 -
72
君不见昔人负米长勤捧檄喜,敢论州县徒劳耳。
贺铸《送王安节赴武康尉》 -
73
折腰真耐辱,捧檄敢轻投。
陈师道《元符三年七月蒙恩复除棣学喜而成诗》 -
74
请缨北阙非无意,捧檄南州且为亲。
陈师道《送傅子正宣义》 -
75
偶然捧檄忽掷板,鸟自知还云出山。
晁补之《复用前韵答明略并呈鲁直》 -
76
我时捧檄赴京渚,放浪江湖一浮蚁。
杨时《寄游定夫》 -
77
捧檄于今非得已,漫劳魂梦遶溪山。
杨时《次韵思睿见寄》 -
78
古人捧檄缘亲喜,况值秋风一鹗天。
邹浩《送二弟赴开封举》 -
79
捧檄何必喜,途穷何必哭。
释智圆《松下自遣》 -
80
当年捧檄良为亲,安知坐中有张奉。
释德洪《治中吴傅朋母夫人王逢原之女也傅朋作堂名养志乞诗为作此》 -
81
毛义捧檄难忘客,茆容杀鸡终得道。
释德洪《和李班叔戏彩堂》 -
82
岂非如茅容杀鸡,毛义捧檄。
释德洪《梦蝶居士赞二首 其二》 -
83
束书方有适,捧檄定焉依。
程具《高邮旅泊书怀寄淮东提举蔡成甫观兼呈郑使君弇三首 其一》 -
84
求官自束发,捧檄恨晼晚。
刘一止《赋建安林尚能家追远堂一首》 -
85
捧檄困米盐,戴星入州府。
王庭珪《送葛德裕》 -
86
捧檄来南州,初识浙江境。
李纲《次韵李似表县丞出示游西湖古风二首 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