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弓剑的宋诗诗句
描写弓剑的宋诗诗句。
描写弓剑的宋诗诗句
弓剑[gōng jiàn]
释义:
1
弓与剑。
2
指武艺或用武。
3
传说黄帝骑龙仙去,群臣攀附欲上,致坠帝弓。又黄帝葬桥山,山崩,棺空,唯剑存。见《史记‧封禅书》、汉刘向《列仙传‧黄帝》。后因以“弓剑”为对已故帝王寄托哀思之词。
列表:
-
1
老来弓剑喜离身,说着沙场更怆神。
郭震《老卒》 -
2
珠丘峨峨兮苍梧远,弓剑杳隔兮九土魂断。
葛立方《九效 永固》 -
3
自嗟无路攀弓剑,尚忍兴言及虎狼。
王十朋《和赵可大四绝 朝永祐陵》 -
4
弓剑悲长在,羹墙慕转劳。
林栗《高宗皇帝挽词 其二》 -
5
衣冠藏汉庙,弓剑閟桥山。
萧燧《高宗皇帝挽词 其二》 -
6
长大实好带弓剑,何不往助清边尘。
梅尧臣《送潘供奉承勋》 -
7
谁知弓剑里,曾带腐儒酸。
项安世《送襄阳成统制移建康》 -
8
迺翁五车读,弓剑初一命。
陈造《彭尉焚巢二首 其二》 -
9
鼎湖龙去余弓剑,上林鴈来断消息。
陈造《题钦庙主器时所作登瀛图》 -
10
嵩灵弓剑望,愁雾惨中原。
陈造《高宗皇帝挽章四首 其四》 -
11
玉箫早入凉王墓,弓剑衣冠只同处。
杨冠卿《赤玉箫》 -
12
寺传弓剑烟岚外,门掩诗书浪泊间。
叶适《赠李秀才肖舒》 -
13
犹有遗黎抱弓剑,猿声依旧啸林间。
韩淲《宣和画猿 其二》 -
14
马肥甲重士饱喘,虽有弓剑何所施。
苏舜钦《庆州败》 -
15
同谒金闺觐茂陵,鼎湖弓剑隔西兴。
刘克庄《别张倅一首》 -
16
一朝西陵瘗弓剑,帐殿寂寞来悲风。
刘克庄《铜雀瓦砚歌一首谢林法曹》 -
17
无何轩后铸鼎成,忽遗弓剑弃寰瀛。
李至《桃花犬歌呈修史钱侍郎》 -
18
莫道空余弓剑在,威风凛凛逼人寒。
释广闻《偈颂一百四十二首 其九七》 -
19
弓剑群臣泪,园陵故国悲。
严羽《送赵立道赴阙仍试春官即事感兴因成五十韵》 -
20
抛却沧江事远游,独携弓剑上边头。
萧元之《偶成 其一》 -
21
炎炎汤武干戈外,恟恟桓文弓剑余。
邵雍《安乐窝中一部书》 -
22
弓剑相随几历年,鬓毛斑剥饱风烟。
李曾伯《夜分和郑小山韵 其一》 -
23
圭璋藏道室,弓剑莽幽宫。
施枢《禹庙》 -
24
哭向鶑花非世界,梦迷弓剑绕皇陵。
柴望《即事》 -
25
百年弓剑入桥陵,岂料三泉化劫尘。
何梦桂《哭桥陵》 -
26
传闻鼎湖龙又逝,空余弓剑留人世。
俞德邻《甲戌秋过丫头岩有感》 -
27
秋入金疮祇自悲,十年弓剑老西陲。
周密《孙岳从军后归吴》 -
28
一从弓剑鼎湖游,有诏王孙记玉楼。
周密《挽菊坡赵侍制二首 其二》 -
29
先帝弓剑远,永怀侍芳茵。
文天祥《理宗度宗第二》 -
30
衣冠洛社浮云散,弓剑桥山落照空。
林景熙《寄林编修》 -
31
苍梧閟弓剑,阿阁无祥禽。
艾性夫《杂言 其一》 -
32
苍梧弓剑具尘土,一片枯桐尚传古。
艾性夫《严氏古琴》 -
33
十年弓剑为谁苦,万里山河不自由。
释文或《句》 -
34
桥山弓剑开高寝,原庙衣冠入閟宫。
苏颂《慈圣光献皇后挽辞七首 其六》 -
35
乾坤收化育,弓剑入悲号。
强至《仁宗皇帝挽歌辞四首 其二》 -
36
弓剑轻前敌,诗书足自名。
刘攽《哭王子直 其二》 -
37
好将弓剑随军去,况是英雄得志秋。
王令《闻邕盗》 -
38
汉兵百万若虓虎,弓剑劲利无全胡。
沈辽《奉送安行弟赴愽罗守》 -
39
公曰承平勿夸武,解藏弓剑寛民租。
郭祥正《送吴龙图帅真定》 -
40
先帝遗弓剑,排云上紫清。
梅询《句 其一》 -
41
先帝遗弓剑,威灵在九州。
孔武仲《景灵宫奉安神考御容》 -
42
龙胡尚泣遗弓剑,燧火俄惊变柳槐。
范祖禹《和子开从驾朝谒景灵宫二首 其二》 -
43
乃公营求嗣孙毁,弓剑往往同芒针。
吕南公《代木工言》 -
44
鼎湖弓剑仙游远,渭水衣冠辇路新。
曾肇《句 其三》 -
45
-
46
三年不见鼎湖龙,弓剑尘埃玉座空。
贺铸《送人朝飨裕陵》 -
47
初闻桥山送弓剑,宁知玉碗人间见。
陈师道《古墨行》 -
48
真人一往不复见,鼎湖弓剑空遗踪。
杨时《酬林志宁》 -
49
定陵弓剑隔重岭,金碧渝暗翬鸳摧。
李廌《崇福宫》 -
50
照我精诚至麟阁,缓随弓剑上仙坛。
李廌《镜屏诗二首 其二》 -
51
苍梧弓剑冷,云雨泣芝泥。
蔡肇《和慎思秋日同文馆诗 其三》 -
52
弓剑谁与问,白云飞晚晴。
邹浩《敬读仁祖实录用前韵》 -
53
异时宝弓剑,弃置贱如土。
李新《送高执中赴文州楒林》 -
54
承平弓剑空在韣,惟有简编遗后昆。
苏过《寄题折嗣益袭庆阁》 -
55
自从鼎湖弓剑坠,龙媒上天久不归。
周紫芝《题龙眠画四马图》 -
56
但羡园林今地主,焉知弓剑旧将军。
綦崇礼《题子正观察溪风亭二首 其二》 -
57
相亲为部曲,弓剑作生涯。
吕本中《兵乱后自嬄杂诗 其二六》 -
58
桥山松柏閟弓剑,有时宝气飞长虹。
赵鼎《次韵退翁游北山之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