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岭头的宋诗诗句
描写岭头的宋诗诗句。
描写岭头的宋诗诗句
岭头[lǐng tóu]
释义:
1
山顶。
2
特指五岭的山顶。
列表:
-
1
半夜天香入岩谷,西风吹落岭头莲。
陈抟《华山》 -
2
不是岭头携得事,岂从鸡足付将来。
释遇安《将卒示嗣子蕴仁》 -
3
暮烟江口客来绝,寒叶岭头人住稀。
伍乔《冬日道中》 -
4
霜梅先拆岭头枝,万卉千花冻不知。
李九龄《寒梅词》 -
5
岁晚私书无惮数,轻邮不禁岭头花。
宋庠《送贵溪尉周懿文》 -
6
大庾岭头梅萼,管城呼上屏来。
陈与义《又六言》 -
7
折得岭头如玉梅,对花那得欠清杯。
陈与义《戏大光送酒》 -
8
遥知最妙岭头梅,适口和羹似难及。
苏籀《赋丛兰一首》 -
9
岭头功德眼,倦足等闲垂。
释正觉《偈颂二百零五首 其一○九》 -
10
风飘白雪岭头梅,春捻金丝堤上柳。
释正觉《偈颂二百零五首 其一六八》 -
11
乌石岭头相见,长生路上常逢。
释正觉《与嵩禅人》 -
12
诗人常说岭头梅,往往春风自此来。
张九成《庾岭旧传有梅往往诗人借此为江南春信予到此数年因登岭上不见一枝遂成一绝》 -
13
我到岭头都不见,空将春梦又空回。
张九成《庾岭旧传有梅往往诗人借此为江南春信予到此数年因登岭上不见一枝遂成一绝》 -
14
正恁么时谁会得,岭头脚痛有玄沙。
张九成《颂一首》 -
15
大庾岭头功德成,谩言点眼访知音。
释如本《颂古三十一首 其一一》 -
16
海岳惯游知己少,反身归卧岭头云。
释如本《颂古三十一首 其一八》 -
17
大庾岭头一尊佛,疏山两度放毫光。
释道颜《颂古 其三九》 -
18
水流涧下太忙生,云在岭头闲不彻。
释道颜《颂古 其七○》 -
19
谓如乌石岭头石,送尽行人自不行。
释慧空《送鉴维那弼侍者之径山 其一》 -
20
双眼炯如潭底月,一身闲似岭头云。
释慧空《和彦正居士见寄并勉定兄及再和梦石 其二》 -
21
耳冷清谈倐半年,渇心如忆岭头泉。
欧阳澈《寄良臣》 -
22
岭头漠漠秋云,树底鸣鸠唤雨。
释彦岑《偈》 -
23
陬月今朝三五风,岭头雪气缚寒松。
释慧晖《偈颂四十一首 其二》 -
24
一片天光三五风,玉墀吹断岭头松。
释慧晖《颂十六首 其一》 -
25
姑射坐中亲绰约,岭头空有路萦回。
胡寅《和坚伯梅六题一孤芳二山间三雪中四水边五月下六雨后每题二绝禁犯本题及风花雪月天粉玉香山水字十二绝 其四》 -
26
至后微和入烧痕,烟稍寄我岭头新。
曹勋《初见梅有作》 -
27
呖呖晓乌天外唱,疏疏烟树岭头斜。
冯时行《早行》 -
28
夜睇海上月,昼瞻岭头云。
王之望《书怀 其三》 -
29
江上风霜方破腊,岭头氷雪已回春。
陈棣《次韵梅花四首 其四》 -
30
才华早岁妙中州,惠爱长存瘴岭头。
黄公度《挽方仲及签判二首 其一》 -
31
白云夜向原中宿,几度随人过岭头。
王十朋《左原诗三十二首 左岭》 -
32
岭头寒涧远无声,夜静风恬忽自鸣。
王十朋《左原诗三十二首 嘶水涧》 -
33
云疑隠居在,犹傍岭头归。
宋祁《重怀和靖林逋》 -
34
圆明水中月,去住岭头云。
余靖《送海琳游南海》 -
35
岭头若着关官籍,可察孤清节似冰。
余靖《闻栾驾部度岭见寄》 -
36
大庾岭头屙一堆,后代儿孙遭点污。
释安永《六祖》 -
37
罗汉岭头罗汉树,开辟余工所钟聚。
林宪《天台万年山罗汉树》 -
38
大庾岭头拈不起,卢公冷笑秀公痴。
释印肃《证道歌 其一○八》 -
39
直指岭头路,宁论几日回。
汪应辰《送冲公谒六祖道场》 -
40
行尽山岭头,欢喜入乡关。
李吕《喜入杉岭》 -
41
旧观依山脚,崇坛冠岭头。
何异《大华山》 -
42
岭头凝望处,肠断白云东。
吴儆《弋阳道中》 -
43
茭青岭头云,忆别二十年。
姜特立《长句赠弟邦达主簿》 -
44
输与西邻明上座,解从大庾岭头参。
陆游《谢演师送梅二首 其一》 -
45
岭头羁旅万里愁,江上凄凉一杯酒。
陆游《小园竹间得梅一枝》 -
46
过尽水边牛迹路,岭头猿鸟伴闲行。
陆游《冬晴与子坦子聿游湖上六首 其二》 -
47
谓是岭头了,一峰复当前。
范成大《荒口》 -
48
书到岭头梅恰动,一枝应伴一篇来。
范成大《杨少监寄西征近诗来因赋二绝为谢诗卷第一首乃石湖作别时倡和也 其二》 -
49
今夜不知何处泊,浪头正与岭头平。
杨万里《戏题水墨山水屏》 -
50
我来东峯下,远见西岭头。
梅尧臣《拟水西寺东峯亭九咏 岭上云》 -
51
高出岭头树,俯窥城下溪。
梅尧臣《彩霓亭》 -
52
岭头泉眼一涓流,南入虔州北吉州。
杨万里《憩分水岭望乡二首 其一》 -
53
岭头犹说南枝暖,却向淮南觅北枝。
杨万里《盱眙军无梅郡圃止有蜡梅两株二首 其二》 -
54
望断行人思折寄,却疑呼作岭头梅。
周必大《重九竹园见梨花怀子中兄》 -
55
路逢驿使岭头回,喜得新诗胜得梅。
周必大《次韵胡邦衡相迎》 -
56
岭头过子晋,岩腹憩洪崖。
喻良能《题九华山用太白联句韵》 -
57
一派泠泠台下水,半空漠漠岭头云。
朱熹《登閤皂山 其二》 -
58
岭头云散丹梯耸,步到天衢眼更明。
朱熹《仙霞岭》 -
59
兴随天际鴈,诗寄岭头梅。
张栻《十三日晨起霜晴用定王台韵赋此》 -
60
何如岭头梅,题品得何逊。
陈造《近榆亭 其五》 -
61
湖上初惊八月秋,岭头又见桂香浮。
朱晞颜《朝阳洞》 -
62
节物重阳后,风烟庾岭头。
罗愿《望梅亭》 -
63
不向岭头拈取去,此衣此钵付他谁。
徐似道《为刘改之作五首 其一》 -
64
岭头镜面平,论赏骈圭组。
吕祖谦《送宋子华通判长沙》 -
65
西湘岸脚送霜雨,明月岭头留暮云。
廖行之《挽刘宣教秉二首 其一》 -
66
北湖只隔岭头云,谁在湖边问讯人。
陈傅良《和沈仲一北湖十咏 北湖》 -
67
瑶华欲寄岭头信,心逐白云归帝乡。
文彦博《郡斋春日书怀》 -
68
大庾岭头春寒空,犹是阳和假相换。
曾丰《即席赋会昌章簿出示假梅》 -
69
大庾岭头提不起,同庵亲手付将来。
释师观《偈颂七十六首 其三》 -
70
仰看岭头云,片段随卷舒。
赵蕃《子肃以古风见还诗轴颇述归田之乐次韵答之》 -
71
遥知泣遗爱,愁杀岭头梅。
孙应时《挽南安钱知军佖 其二》 -
72
缄诗凭驿使,持当岭头梅。
孙应时《寄李允蹈》 -
73
岭头故事诗能纪,今古相逢总不饶。
陈文蔚《后一日和徐子融韵》 -
74
驿使岭头无一信,笋舆咿轧强贪程。
曹彦约《雨后早行》 -
75
青衫十载蟾宫客,黑绶三年凤岭头。
裘万顷《送张高安入京》 -
76
樵苏行迹稀,雨岩丁岭头。
韩淲《雪后过雨岩访履道》 -
77
金沙岭头净无尘,呼吸风光聚精神。
韩淲《招真岩》 -
78
客里逢重九,路经鹅岭头。
韩淲《九日》 -
79
岭头梅萼归来晚,湖海谁人更得如。
韩淲《正旦次韵敖器之所寄》 -
80
须臾岭头新月上,归棹将诗冩岩石。
倪德元《钓鱼矶》 -
81
涛面白烟昏落月,岭头残烧混疎星。
苏舜钦《松江长桥未明观渔》 -
82
槛外风光触处奇,岭头金像对巍巍。
韩琦《再赋一阕》 -
83
油然天下泽,淡若岭头心。
韩琦《云》 -
84
渡涧登坡直几重,岭头初日上曈昽。
韩琦《渑池道中》 -
85
大庾岭头提不起,卢老蒙山具失利。
释居简《送岩运菴归四明》 -
86
未得黄梅山里信,先开大庾岭头花。
释居简《偈颂一百三十三首 其一三○》 -
87
急披龙具壶山麓,来会牛眠苏岭头。
陈宓《往桐城会傅侍郎葬次苏教思恭韵》 -
88
岭头逢宿处,斜月带栖鸦。
高翥《度仙霞岭》 -
89
郊外此时凉叶乱,岭头平日腊梅残。
赵抃《寄里中亲友》 -
90
岭头素艳从争发,笛里孤音却后期。
赵抃《次韵腊月不见梅花》 -
91
大庾岭头逢六祖,鳌山店上见曾郎。
释师范《颂古四十四首 其一五》 -
92
乌尖峰顶水,馿迹岭头云。
王栐《白水山》 -
93
方见露芽墙下茁,又嗟霜叶岭头红。
杜范《再依韵复足五十六字以见一时无聊之态非诗也》 -
94
不见孤山浮动处,岭头折赠若为情。
杜范《刘百十六兄送梅花大鲫新酒以诗将和其韵四首 其二》 -
95
移得武陵溪上种,传来大庾岭头香。
王迈《桃蹊梅坞》 -
96
积雨水添湖面阔,久阴云护岭头寒。
徐清叟《癸丑十月二日上天竺寺祈晴》 -
97
客行桑下路,晨垦岭头田。
陈元晋《过桐庐县》 -
98
岭头无复一人来,渔店收灯户不开。
刘克庄《蒜岭夜行》 -
99
一昨闻公莫府开,梦魂频绕岭头梅。
刘克庄《辞桂帅辟书作》 -
100
风吹千片点征裘,犹记相逢在岭头。
刘克庄《道傍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