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山势的宋诗诗句
描写山势的宋诗诗句。
描写山势的宋诗诗句
山势[shān shì]
释义:
1
山的形势或气势。
列表:
-
1
句水声东转,昭山势北回。
胡宿《题沃洲亭》 -
2
水光忽倒树,山势欲傍人。
陈与义《暝色》 -
3
松声夜落千年洞,山势晴连万里淮。
郝某《宣和癸卯登浮光山》 -
4
迢迢山势去委蛇,林木东头见荻陂。
王之道《秋兴八首追和杜老 其八》 -
5
水流成独往,山势作朋来。
吴沆《句 其二二》 -
6
滩声因雨急,山势向云斜。
洪适《天台道中》 -
7
群山势愈壮,老木气不折。
李流谦《游无为寺》 -
8
岷山势压西南坤,霞裾风袂潜仙灵。
李流谦《送黄仲武尉青城》 -
9
殿堂高下就山势,松柏森耸侵云巅。
梅尧臣《送师厚归南阳会天大风遂宿高阳山寺明日同至姜店》 -
10
山势自北来,高城倚为固。
梅尧臣《和颖上人南徐十咏 北固山》 -
11
山势北临岱,地雄西隔秦。
梅尧臣《送河东转运刘察院》 -
12
北风撼山势岌岌,老夫倚杖檐前立。
陆游《大雨中作》 -
13
山势追回一溪水,波光飞到万花亭。
杨万里《朱伯勤同子文弟幼楚侄来访书事》 -
14
猿声云背落,山势马头盘。
喻良能《送侍御帅夔府 其三》 -
15
木落山势高,江空水痕约。
项安世《次韵重九》 -
16
长淮东下月西流,起视龟山势若浮。
虞俦《夜舟过龟山》 -
17
亭下江波绿样衫,亭前山势走惊骖。
程洵《再用韵呈王臣兼简同社诸公》 -
18
波涛流不息,山势独纵横。
赵公豫《金山》 -
19
野阔山势回,寒余林色老。
田况《成都遨乐诗二十一首 元日登安福寺塔》 -
20
地形东带越,山势右襟吴。
曾丰《经从两浙》 -
21
重重山势荆门去,衮衮江流蜀道来。
洪邃《句》 -
22
水色碧沧茫,山势青周遭。
王阮《洞庭题咏十一首 广福上真宫》 -
23
细瞻五岳神来舍,旁耸诸山势更尊。
陈藻《壶山二首 其一》 -
24
山势盘斜随涧谷,侧辙倾辕如欲覆。
欧阳修《盘车图》 -
25
山势抱幽谷,谷泉含石泓。
欧阳修《幽谷晚饮》 -
26
山势百里见,新亭压其巅。
欧阳修《会峰亭》 -
27
天目远连山势曲,路头争说县官清。
张镃《题昌化县双溪馆》 -
28
山势欲穷犹有路,溪流似断又闻声。
刘过《雨作妨登山 其一》 -
29
东西知隔几牛鸣,山势绵绵若引绳。
裘万顷《予既得乌石冈西望葛坛在云霄中相去虽远山势不断林木历历可数异时乞灵仙翁不难矣喜而成诗寄葛坛主人》 -
30
冉冉山势转,寂寂溪流斜。
韩淲《二十七日同伯皋宿真隠二十八日寒食观昌甫诗恭叔所题字观中两树辛夷花甚大道士抚琴试新茗》 -
31
水声自与月具白,山势常知云更青。
韩淲《尹谏议秋怀昌甫以其韵赋之因亦和焉 其八》 -
32
天作高山势已空,地开岩窦巧玲珑。
桂如虎《阳华岩》 -
33
石峯排似笋,山势裂因龙。
徐玑《灵峰寺洞》 -
34
船移山势动,滩急岸形飞。
刘学箕《钓矶候舟》 -
35
江声通白帝,山势入青羌。
苏舜钦《送王杨庭著作宰巫山》 -
36
山势似屏西限晋,地形如掌北擒燕。
韩琦《常山出郊马上口占》 -
37
山势西来如凤舞,林峦左转若龙蟠。
刘宰《题恭靖兄志庵二首 其二》 -
38
莫言山势但陂陁,坐断东南万顷波。
刘宰《为土山行者劝缘》 -
39
山势北来开壮观,大江东下峙危楼。
刘宰《送邵监酒兼柬仪真赵法曹呈潘使君二首 其一》 -
40
群山势如奔,欲渡长江去。
戴复古《小孤山阻风因成小诗适舟中有浦城人写寄真西山》 -
41
山势较奇崛,泉源费洿羡。
陈宓《同师道弟奉亲游延平凤山》 -
42
山势插天宫殿少,不知何处是高堂。
华岳《巫山》 -
43
山势西南缺,湖光左右通。
洪咨夔《洪园洗心堂饮中偶成》 -
44
-
45
病襟不觉支离困,山势频瞻蜿蜒长。
韩琦《元日祀坟》 -
46
盘屈稽山势,嵯峨玉笥巅。
赵抃《次韵程给事会稽怀古即事》 -
47
宅旺看山势,门清有钓矶。
薛师石《喜叶谦夫归》 -
48
水声响峥嵘,山势高嵂矹。
王迈《试石鼓墨得月字韵》 -
49
曾闻滟滪屹瞿唐,雪浪摧山势独当。
阳枋《瞿唐峡 其一》 -
50
剑门山势碧摩天,匹马重来鬓已斑。
张咏《再任益州回留题剑门石壁》 -
51
云有出山势,水无投涧声。
释广闻《偈颂一百四十二首 其七八》 -
52
雨来磵水碧,磵远山势斜。
张侃《古涧闲适》 -
53
五台山势峭巍巍,返掷还他狮子儿。
释心月《草衣文殊赞》 -
54
城因山势筑,江向庙头分。
赵希迈《次昭城》 -
55
莫说水穷山势开,匆匆急棹酒船回。
方岳《又和晦翁櫂歌 其九》 -
56
溪随山势转,路入市声遥。
释文珦《临安县》 -
57
山势逶迤九锁分,洞天终自异人群。
释文珦《洞霄宫》 -
58
锦屏山势舞双鸾,影入嘉陵江水寒。
释文珦《锦屏山图》 -
59
楼台高下随山势,渤澥微茫涌日华。
释文珦《题江湖伟观》 -
60
山势西南来,发冈自岷蜀。
陈着《次韵戴成叔 其七》 -
61
桨摇山势动,船带日光流。
吴浚《早发》 -
62
山势崔嵬望太行,星轺迢递过临漳。
陈昌言《邺都》 -
63
今年江上望,始尽庐山势。
陈杰《望庐山》 -
64
山势不根空外起,湖光无际槩来平。
蔡襄《和钱端明游南屏山》 -
65
天容霜后净,山势北来高。
蔡襄《秋日登郡楼二首 其一》 -
66
桥束溪流急,树增山势高。
陈允平《秋暮登太白》 -
67
山势主宾立,溪流泾渭分。
杨公远《次程斗山村居韵 其三》 -
68
轻帆乘快风,山势欲动摇。
周密《舟遇顺风》 -
69
山势犹盘礴,江流已变更。
文天祥《建康》 -
70
孤城俯清汝,山势远相斗。
韩维《奉寄汝守仲仪舅》 -
71
江流截楚红尘断,山势吞吴秀色连。
韩维《送李瑜屯田通判润州》 -
72
山势蹴天银作浪,柳行扑地玉为虹。
白珽《湖楼玩雪》 -
73
城居悬似燕,山势缩如龟。
黎廷瑞《过镇巢》 -
74
山势犹龙凤,行宫已劫灰。
宋无《杭州》 -
75
地形连楚阔,山势入秦豪。
文同《北城楼上》 -
76
山势低连巫峡远,水流初放蜀江平。
萧庭直《句》 -
77
地形连楚阔,山势入秦豪。
崔觐《兴元 其一》 -
78
三面江光抱城郭,四围山势锁烟霞。
李猷卿《南楼》 -
79
山势丛丛向北盘,高僧平日为开轩。
苏台父《题惠山翠麓亭》 -
80
帝庙乘山势,巍巍古柏中。
孙景文《尧庙》 -
81
山势北来连鸟道,水声东去作龙吟。
张瓒《武侯祠》 -
82
君能极巧安山势,我欲忘归听竹声。
曾巩《陈祁秀才园亭》 -
83
山势端临北,江流正直东。
刘敞《送子高知润州》 -
84
群山势离合,披靡随曲折。
司马光《和张仲通追赋陪资政侍郎吴公临虚亭燕集寄呈陜府祖择之学士》 -
85
山势环有缺,山门壶引柄。
王禹偁《八绝诗 庶子泉》 -
86
筑城随山势,屈曲复环周。
王禹偁《月波楼咏怀》 -
87
山势朝衙署,河声贯里闾。
魏野《上知府赵侍郎二首 其一》 -
88
山势嵳峩接远峰,九皋鹤泪彻长空。
赵瞻《鹤鸣古洞》 -
89
山势转来双径曲,水声分去一川斜。
张徽《凤山阁》 -
90
城垒前相壮,溪山势尽倾。
王安石《射亭》 -
91
山势欲压海,禅扃向此开。
王安石《题回峰寺诗》 -
92
万重山势随坤顺,一勺天波到海流。
吴师孟《金牛驿》 -
93
山势随淮断,河流带地浑。
强至《初入汴》 -
94
水声喷薄如孤泻,山势巉岩复对盘。
强至《涵碧阁东阳山水佳处予闻且久独未能往近得进士与邑官唱和诗读之景物依然如暂经目因次元韵附诸篇之末云》 -
95
木落山势高,潮平洲渚露。
刘攽《登瓜步魏武庙》 -
96
地形从此坦,山势为谁收。
吕陶《和成都道中》 -
97
崧髙雪山势,清彻锦江津。
吕陶《送冯枢密》 -
98
畏日衔山势欲沉,马头西去又骎骎。
吕陶《华阴道中》 -
99
两山势欲合,盛气薄苍窍。
赵文昌《自金山泛舟至焦山饮吸江亭》 -
100
湖光已叹千年变,山势犹惊九陇分。
蒋之奇《题慧山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