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寒露的宋诗诗句
描写寒露的宋诗诗句。
描写寒露的宋诗诗句
寒露[hán lù]
释义:
1
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十月八日或九日。
2
严寒和露水;寒凉的露水。
列表:
-
1
馆娃宫里旧精神,粉瘦琼寒露蕊新。
王琪《红梅》 -
2
山寒露风棱,水瘦褪沙痕。
释正觉《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其一四八》 -
3
明月初濡寒露白,篱花似趁重阳黄。
释正觉《题奉化西峰圆觉禅院》 -
4
桐挂秋阴薄,松寒露气肥。
胡权《殊圣寺》 -
5
清风泛寒露,夜久气转凉。
李处权《月夜鼓琴》 -
6
掬寒露井销尘想,撷翠筠篮富药材。
朱松《和人游仙峰庵三首 其二》 -
7
云从龙,风从虎,吹散江村寒露雨。
释守仁《偈二首 其二》 -
8
疎蝉有思曳长缲,寒露无声洗残燠。
胡寅《赠朱推》 -
9
姑苏台殿变秋蓬,荆棘沾衣泣寒露。
曹勋《姑苏台上月》 -
10
商风劲危条,寒露鲜繁蕤。
宋祁《杨秘校秋怀 其一》 -
11
兰苕猎翠凄寒露,枫叶摇丹啸暝猿。
宋祁《屈原祠》 -
12
清芬煦严律,玉骨洗寒露。
冯时行《出郊以江路野梅香为韵得路字》 -
13
菊色滋寒露,芦花荡晚风。
吴芾《初冬山居即事十首 其五》 -
14
可配寒露壶,清泠濯明月。
晁公遡《谢王元才见惠峨嵋山菩萨石》 -
15
月冷空当午,松寒露满襟。
释印肃《金刚随机无尽颂 庄严浄土分第十 其二》 -
16
如饮寒露浆,贮以青瑶瓯。
姜特立《暑退喜秋》 -
17
寒露零太空,清诗出少海。
周必大《东宫出示和御制秋怀诗恭和二首 其二》 -
18
霏霏寒露湿樯竿,耿耿明星动玉湾。
项安世《夜坐怀都城》 -
19
玉节朱轮行万里,清冰寒露炯初心。
项安世《挽利路章运诗二首 其一》 -
20
国于羊角九万里,奄有九霄寒露之空濛。
项安世《高风台歌》 -
21
冷甚高僧禅榻畔,清于寒露玉壶间。
项安世《送孙司户秩满东归考试鄂渚二首 其一》 -
22
为报乡闾看解橐,清永寒露胜琳球。
项安世《送曹提干归永嘉兼寄陈君举舍人 其一》 -
23
闲居秋意远,花香寒露濡。
朱熹《同安官舍夜作二首 其一》 -
24
秋至百草晦,寂寞寒露滋。
朱熹《秋兰已悴以其根归学古》 -
25
只愁山月明,照作寒露滴。
朱熹《云谷二十六咏 莲沼》 -
26
秋堂天气清,坐久寒露滴。
朱熹《夜坐有感》 -
27
江空秋月明,夜久寒露滴。
朱熹《江月图》 -
28
玉壶寒露映真色,雾阁云窗立半身。
张孝祥《再和 其二》 -
29
水寒露冷蒹葭湿,属玉横江孤影直。
王质《和游子明效李长吉体二首 其二》 -
30
世间无可似君诗,兔杵声寒露脚飞。
王质《谢范西叔惠诗》 -
31
此君不可无一日,奈有霜寒露冷时。
王质《黄制干坐上题墨竹扇》 -
32
霏霏伏雨湿杨柳,滴滴寒露凋芙蓉。
王炎《用元韵寄周推萧法》 -
33
金风冷飕飕,玉寒露泠泠。
曾丰《寿周枢密四首 其一》 -
34
忽来疎雨微云句,置以清冰寒露边。
赵蕃《游宋衡送示登明录诗卷次韵并呈同赋诸公》 -
35
公凉何止一庭中,寒露清冰遍闾里。
赵蕃《题沈临江邀赐亭》 -
36
去年寒露白,旅食在京华。
郑克己《初月》 -
37
炯炯寒露冰,皎皎白驹谷。
曹彦约《老梅晦父改韵见贻走笔奉和》 -
38
行行远家林,寒露湿芜柳。
韩淲《送子寿入吴改秩》 -
39
瑞云松桂满,寒露湿碑丰。
韩淲《俞麻溪挽诗》 -
40
野步何人知此意,仙家寒露湿芙蓉。
韩淲《次韵张令郊行 其二》 -
41
晓露未收寒露下,无风亦自有幽香。
韩淲《次韵昌父十首 其一》 -
42
寒露正催黄菊晚,断云不锁碧山秋。
叶秀发《兴国寺》 -
43
直搀寒露过,弗待小春回。
释居简《菜花》 -
44
敬公太古明月服,爱公九天寒露浆。
汪莘《访建康留守》 -
45
忽于臞悴中,覩此寒露丛。
魏了翁《领客君子轩木芙蓉盛开分韵得红字》 -
46
吏行凫鹜哄尘坌,寒露玉壶夐光炯。
程公许《忆昔行送李成之征君》 -
47
波面盈盈照影红,月寒露重怨房空。
释元肇《秋莲》 -
48
几阁晨风入,荒郊寒露余。
严羽《喜友人相访拟韦苏州作》 -
49
空檐竹上滴寒露,野水城边沉晓星。
李龏《秋晓闻鹤唳》 -
50
月冷松寒露满襟,天容绀碧鹤声沉。
白玉蟾《江亭夜坐》 -
51
月冷松寒露满襟,天容绀碧鹤声沉。
白玉蟾《诗一首》 -
52
寒露缀衰草,凄风摇晚林。
邵雍《秋怀三十六首 其二一》 -
53
曾识坡仙海上山,清冰寒露洗熇袢。
方岳《送荔子方蒙仲 其二》 -
54
漱之以清冰寒露之壶,浇之以碧玉晴云之瓯。
方岳《题司理采芙蓉图》 -
55
客路黄花晚,江城寒露秋。
林尚仁《九日登乌回寄郑渭滨》 -
56
薄薄轻轻寒露雨,微微飒飒早秋风。
俞桂《即事》 -
57
西风紧兮叶脱枝,寒露瀼兮菊遶篱。
俞桂《秋行吟》 -
58
枕簟入幽深,洒若寒露沃。
卫宗武《赋南墅竹》 -
59
天宇高寒露欲零,城头月色正亭亭。
家铉翁《中秋日菊盛开 其二》 -
60
堪怜寒露冰壶玉,尘满冠巾汗满襟。
陈着《弟观为众奉里神于丹山僧舍有五绝因趁韵 其二》 -
61
清浮寒露在冰壶,一节三年更不渝。
姚勉《送周县尉满秩归 其一》 -
62
官居寒露清冰里,人在光风霁月中。
姚勉《代谒张别驾 其一》 -
63
寒露拉摧浮脆尽,断矶绝岸出枯桩。
董嗣杲《水荭花》 -
64
明月来窥镜,宵寒露滴珠。
蒲寿宬《心泉二首 其一》 -
65
桑叶鬰茂寒露眉,桑枝屈曲勾破衣。
翁森《采桑》 -
66
坐久寒露下,悲风动纨素。
文天祥《夜坐偶成》 -
67
黄花散晴阳,赤叶变寒露。
韩维《同曼叔诸君登醴泉观凝碧亭》 -
68
气得清凉开更早,色沾寒露久逾明。
韩维《桃花菊 其二》 -
69
何人种此玻瓈橘,挂在空高寒露湿。
赵文《西江柳氏月江诗》 -
70
晴岚侵簟枕,寒露湿衣裾。
汪元量《泸州》 -
71
是月寒露下,故人湘水行。
林昉《送人之湘阴谒知己》 -
72
天寒露净沾衣巾,明河倏化为白云。
谢翱《明河篇》 -
73
朝寻寒露枝,莫摘不盈把。
谢翱《九日前子善来会山中》 -
74
凄凄寒露下,亹亹孤蛩吟。
黎廷瑞《杂感六首 其一》 -
75
已惊寒露朝来重,零落红蕖水面多。
韩维《绍隆院池上五首 其五》 -
76
蜿虹绛彩垂霄路,白波渺渺散寒露。
陈宗远《梦游月宫》 -
77
寒露迎风一段冰,高标孤映宛之滨。
王珪《访别成献甫经历时新拜西台御史之命二首 其二》 -
78
洧水于今寒露起,汉台依旧白云深。
王珪《刑部侍郎致仕王熙仲挽词》 -
79
八月寒露下,朵朵开红葩。
王禹偁《栽木芙蓉》 -
80
采芝天门山,寒露浄毛骨。
王安石《古意》 -
81
空庭得秋长漫漫,寒露入幕愁衣单。
王安石《八月十九日试院梦冲卿》 -
82
班班寒露丛,竟吐篱下英。
范纯仁《谒辛化光》 -
83
春早花方绽,朝寒露未晞。
吕陶《寄题洋川与可学士公园十七首 露香亭》 -
84
节气近寒露,生意稍可支。
刘挚《行药》 -
85
孤馆悄然谁晤语,满庭寒露湿苍烟。
刘挚《八月十五日宿平原寄跂蹈》 -
86
鱼出清波庖脍玉,菊含寒露酒浮金。
吕惠卿《句 其一》 -
87
离披寒露下,萧索微风触。
苏辙《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荻浦》 -
88
茂陵刘郎老更痴,夜守铜盘饮寒露。
李复《和李夷行游西溪醉归》 -
89
东峰霁月出,林丛寒露明。
李复《宿兴德寺》 -
90
日暖风檐翻乳燕,晓寒露柳啭流莺。
张耒《荒园》 -
91
微月兼寒露,乔松间野田。
张继先《题度仪堂四首 其三》 -
92
疾风试飘叶,寒露犹湛颍。
李廌《秋日杂兴 其二》 -
93
江山如彼君如此,正似玉壶寒露冰。
李廌《送苏伯达之官西安七首 其一》 -
94
纤埃不随步,昨宵寒露零。
邹浩《次韵德符访世美》 -
95
八月九月天,白露寒露节。
释文准《偈十二首 其二》 -
96
帐殿凄寒露,笳城起暝风。
洪刍《高宗皇帝挽词 其一○》 -
97
草芊芊兮垂柳阴阴,黄落兮霜寒露零。
谢逸《龙沙词五叠赠清逸先生》 -
98
魂清到月脇,寒露纷满面。
释德洪《中秋夕以月色静中见泉声幽处闻为韵分韵得见字》 -
99
宫槐烟暖莺犹睡,僊掌云寒露未晞。
夏竦《帝京春日》 -
100
手决飞云天作幕,坐侵寒露月垂钩。
程具《登凌歊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