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家法的宋诗诗句
描写家法的宋诗诗句。
描写家法的宋诗诗句
家法[jiā fǎ]
释义:
1
汉初儒家传授经学,都由口授,数传之后,句读义训互有歧异,乃分为各家。师所传授,弟子一字不能改变,界限甚严,称为家法。至唐代家法已基本消亡。
2
治家的礼法。
3
指学术、文艺流派的风格、传统。
4
泛指传统的习性。
5
旧时家长责打子女、奴婢的用具。
列表:
-
1
韬钤家法在,儒雅素风存。
徐铉《和歙州陈使君见寄》 -
2
太丘妙家法,不肯卤耕耘。
邓肃《万卷堂》 -
3
现成家法,谁立门庭。
释正觉《颂古一百则 其六四》 -
4
家法简严,非二非三。
释正觉《偈颂二百零五首 其一七六》 -
5
转色转功家法子,芦华明月后相逢。
释正觉《禅人写真求赞 其五二》 -
6
揽五宗之家法,据万象之主盟。
释正觉《禅人写真求赞 其七一》 -
7
家法儿孙须力振,此行未可腐宾宾。
释正觉《送智首座还乡》 -
8
家法冷淡,子孙宁馨。
释正觉《璋监寺写师像求赞》 -
9
妙传家法髑髅眼,巧幻神通赤肉团。
释正觉《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其九》 -
10
正色有家法,细看清且妍。
王之道《次韵因上人晚菊简魏定父 其三》 -
11
韩生画马有家法,胸中骅骝不可计。
王之道《赠羽流韩洞章》 -
12
现在心不可得,法王家法存今昔。
释嗣宗《颂古二十六首 其三》 -
13
要是圆悟见儿孙,丧却杨歧家法。
释道颜《自赞 其一》 -
14
桃李不言自成蹊,家法整如官府肃。
李处权《翁士特借韵见及复答之》 -
15
-
16
门户喜犹家法在,诗情輙莫似王阳。
曹勋《和绍兴次子所寄诗》 -
17
不但家法传群纪,经学当与心法具。
仲并《陈行之得之因震泽旧居辟小阁面列洞庭山客有名以尊经者江都仲某为长句以纪之》 -
18
文章家法西京在,兄弟才名北斗高。
王之望《上曾二丈仲成 其一》 -
19
李侯长句有家法,惊倒江楼一秃翁。
曾惇《再用前韵 其一》 -
20
乃知冰柱有家法,寡和未饶歌郢中。
吴芾《和刘判官喜雪》 -
21
内外傥致严,家法斯尽理。
史浩《童丱须知 臧获篇》 -
22
禅学瑄演辈,圭峯家法优。
李石《病中谢三山问讯》 -
23
会书固出繇,家法素所善。
李石《殿柱记》 -
24
祖为第一孙是似,书有家法称莆阳。
王十朋《复安静堂旧额》 -
25
政事文章有家法,它年呼作小龙图。
王十朋《赠林尉致约》 -
26
至今百世后,家法要不烦。
曾协《题大儿新安官舍三乐斋》 -
27
心传家法书仍在,腹有成章笔未拈。
曾协《次韵谢郑仲南惠诗二首 其一》 -
28
要知家法传无尽,更到垂髫总过人。
曾协《谢翁子亨惠诗》 -
29
宗盟修里巷,家法在儿孙。
林光朝《挽方天贶》 -
30
孝思维继舜,家法要从周。
林光朝《东宫生日六首 丙申》 -
31
-
32
井井传家法,绳绳赖母仪。
洪适《沈淑人挽诗》 -
33
奥学余家法,宏材迈古风。
韩元吉《叶少保挽词六首 其一》 -
34
忠孝全家法,清修极道腴。
韩元吉《故宫使参政观文钱公挽词二首 其一》 -
35
作吏余家法,临民有古风。
韩元吉《挽曾伯充大夫词二首 其一》 -
36
时情竞脂韦,家法独肮脏。
陆游《和陈鲁山十诗以孟夏草木长遶屋树扶疏为韵 其五》 -
37
闻道少年具孝谨,未应家法愧恬侯。
陆游《农家》 -
38
长廊颜頵碑,字体家法传。
梅尧臣《与二弟过溪至广教兰若》 -
39
忠孝元家法,经纶岂嬾心。
杨万里《刘平甫挽诗二首 其一》 -
40
朝家法备农商信,台府官闲案牍稀。
周必大《送别邢怀正直阁赴江西提举二首 其一》 -
41
坐令耳孙守家法,八十鬓绿双瞳明。
周必大《李秀实生日》 -
42
茧馆新蚕家法在,民间应有绔兼襦。
周必大《立春帖子 太上皇后阁 其六》 -
43
白头司马有家法,童子虽弱胜吾衣。
释宝昙《书四祖大医岩》 -
44
家法传来久,迟君一尽言。
张孝祥《和韩中父 其二》 -
45
相门三世贵,家法百年同。
梅尧臣《李尚书挽词二首 其一》 -
46
孝友传家法,如君好弟兄。
张栻《送零陵贾使君二首 其二》 -
47
嗣孙学力有家法,洪毅不割清不浮。
陈造《次郭秘正韵》 -
48
父祖有家法,典型如老人。
王质《送虞丞相孙运干诗三首 其二》 -
49
烧芋随家法,论诗到国风。
林亦之《翁丈柔中同侄昭文相访留两日既别赠以诗》 -
50
两都弟子员,家法严城堞。
吕祖谦《酬上饶徐季益学正》 -
51
愿汝孳孳守家法,为传衣钵到仍昆。
楼钥《九月十一日杓孙得男》 -
52
恂恂守家法,兰玉满阶庭。
楼钥《张钦州挽词 其一》 -
53
廉白真家法,原由金紫贤。
楼钥《王提刑挽词 其一》 -
54
故里称家法,诸郎读父书。
楼钥《宜人闻人氏挽词》 -
55
遗戒垂家法,新诗断客魂。
赵善括《挽朱倅周卿 其二》 -
56
许国心如在,绳家法正严。
赵善括《挽陈提举 其三》 -
57
文章机杼有家法,睥睨云汉思高飞。
王炎《留献之初得孙》 -
58
家法传忠孝,朝英仰正平。
袁说友《善颂堂》 -
59
汤网本疏民自格,要知家法在深仁。
杨简《明堂侍祠十绝 其九》 -
60
家法子孙多令器,门风文武两殊科。
曾丰《挽林益之母》 -
61
颜公笔法有家法,豪锥料得皆千金。
赵蕃《帖俞王诸君求笔》 -
62
诸郎有家法,处己知孝友。
赵蕃《挽宋柳州绶》 -
63
丞相遗家法,云仍多耐官。
赵蕃《挽向参议》 -
64
毕娶了知家法在,耐官爰自祖风长。
赵蕃《贺向伯元通判休致》 -
65
兵传家法檄愈疾,不但有诗皆可歌。
赵蕃《次韵孙温叟问讯之韵》 -
66
文章秀粹得家法,笔画点缀多余妍。
欧阳修《送宋次道学士赴太平州》 -
67
子弟守家法,名声耸朝端。
欧阳修《寄题洛阳致政第少卿静居堂》 -
68
至今桑梓传家法,便说苹蘩力妇功。
黄榦《代良夫人二首 其一》 -
69
圣朝家法皆仁德,宽大应符帝诏中。
张镃《岁旦立春 其三》 -
70
只将揖逊为家法,我宋真宜万代昌。
张镃《淳熙己酉二月二日皇帝登宝位镃获厕廷绅辄成驩喜口号十首 其四》 -
71
诗书信家法,朱墨窘官办。
孙应时《和甲辰秋夜读书有感韵》 -
72
家法长忠厚,渊衷愈畏寅。
孙应时《上皇八十庆寿赦书至海陵敬成三十二韵》 -
73
红梅何意败家法,便欲从时作閙妆。
孙应时《江北梅开殊晚和林实之别驾韵 其五》 -
74
平生真售用,家法有森严。
曹彦约《故殿撰修史李舍人挽章二首 其一》 -
75
问寝龙楼家法在,鸡鸣步辇过慈帏。
周南《皇太后閤春帖子 其一》 -
76
禅家法眼本高寒,不用机缘出世间。
韩淲《次韵铦师壁间句四首 其四》 -
77
腰缠简短聊遵约,家法森严贵不贪。
释居简《送王宁国》 -
78
精明见家法,了事才咄嗟。
释居简《代人与赵仓使》 -
79
家法凛雪霜,厥绪方振振。
释居简《怀赵府录》 -
80
父兄行己一家法,圣哲传心万卷书。
刘宰《寄题洪氏永则轩》 -
81
杜陵之后有孙耒,自守诗家法度严。
戴复古《杜子野主簿约客赋一诗为赠与仆一联云生就石桥罗汉面吟成雪屋阆仙诗》 -
82
青毡古家法,迍贱当自守。
苏泂《自述一首》 -
83
丈夫家法无多子,后乐须为天下忧。
王遂《登尊经阁》 -
84
帝王家法由心法,典策言传以道传。
杜范《恭谢侍读仁皇训典彻章御赐杜工部紫宸殿诗退朝口号并鞍马香茶 其二》 -
85
殆家法之相似,联自检于宫庭。
岳珂《宁宗皇帝诗卷耳篇御书赞》 -
86
清风一家法,欢颜四时春。
程公许《三年衔恤绝不吟诗既奉祥祭触绪摧裂偶得古诗三章呈叔逢兄并似彦威侄 其一》 -
87
公艺忠孝人,家法肃而整。
王迈《题余君肃曰严忍斋》 -
88
家法无谄语,妙理静中参。
王迈《送林公似有之宰古田 其一》 -
89
乃翁勇退急流中,家法森严在教忠。
王迈《送蜀名父之子程刚仲世德擢甲科二首 其二》 -
90
忠清家法见闻中,蜀产凋零又到公。
陈元晋《挽刘金部》 -
91
可怜子骏无家法,下见先人面有惭。
刘克庄《题小室二首 其二》 -
92
圣贤不校吾家法,车及蒲骚岂足师。
刘克庄《四和 其一》 -
93
妇言初不逾闺壸,家法尤先下里门。
刘克庄《聂令人挽诗》 -
94
腊傩固匪儒家法,居鲁安能异鲁人。
刘克庄《即事三首 其三》 -
95
美人去事黄初帝,家法乃与穹庐同。
刘克庄《铜雀瓦砚歌一首谢林法曹》 -
96
□□本非家法,偶语安知朝仪。
刘克庄《冬夜读几案间杂书得六言二十首 其一一》 -
97
家法惟清白,军储必腐红。
刘克庄《别宋倅一首》 -
98
莫倚圣朝家法恕,前卢后蔡亦投荒。
刘克庄《书事十首 其九》 -
99
传来家法远,妙在自通方。
释元肇《赠缝人》 -
100
近参家法,有若皇祐。
徐鹿卿《明堂庆成颂 其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