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家声的宋诗诗句
描写家声的宋诗诗句。
描写家声的宋诗诗句
家声[jiā shēng]
释义:
1
家族世传的声名美誉。
列表:
-
1
家声曾与金张辈,官署去居何宋间。
徐铉《将去广陵别史员外南斋》 -
2
家声传得缃缣事,后裔扬名道更光。
王浻《题义门胡氏华林书院》 -
3
家声先孝弟,庭训守诗书。
邺雍《题义门胡氏华林书院》 -
4
闽录家声茂,唐铨吏格平。
宋庠《送黄昱赴太平州理掾》 -
5
绘象成真侣,家声入梵缘。
宋庠《过普明禅院二首 其一》 -
6
请君更读韦平传,莫把家声苦让人。
宋庠《和答越州吕乡见赠之作兼以为别》 -
7
最恨苏公世公卿,家声往往九夷倾。
邓肃《遣兴》 -
8
骨法凌烟像,家声鼓瑟篇。
张元干《叔易自三归吴同赴竹菴荔子之集二首 其二》 -
9
家声凤凰池,盍在金门里。
李处权《送张巨山》 -
10
力扶吾道与斯文,世职家声蚤出群。
李处权《元长生辰》 -
11
公当长啸起家声,云台高敞风尘息。
胡寅《与范信仲及严陵同官纳凉万松亭》 -
12
代北家声今嗣业,淮南草木亦知名。
曹勋《殿帅生日》 -
13
汪汪陂量有家声,文擅区中世典刑。
曹勋《久别黄虚中忽会又别二诗道意 其一》 -
14
雕章琢句茂家声,如阅龙跳读快晴。
曹勋《王元龙惠新制辄依末后耘田韵叙谢》 -
15
籍甚家声孰可俦,玉堂金马着清脩。
曹勋《王德言枢密生日十首 其三》 -
16
谱系通江左,家声愧洛中。
程旸《团练统制程公全哀挽 其二》 -
17
何以继清风,家声南北郑。
仲并《郑漕生辰代几先作》 -
18
家声久矣冠淮东,自喜升堂获拜公。
仲并《外舅庄子尚生辰 其二》 -
19
祇应南北相,重振旧家声。
仲并《郑漕生辰》 -
20
汾阳僚吏多将相,家声盛事今犹古。
王之望《送贾可封随郭帅还西城三十韵》 -
21
三郡看魁天下士,丹丘应未坠家声。
曾惇《丹丘诸先辈被荐书赴试南宫郡守曾惇既大合乐祖其行复成小诗歌以送之》 -
22
家声璜出渭,骏气马生洼。
葛立方《余赴官宫庠与道祖通判久聚乍散每有怀想作诗五十韵道二十余年出处寄呈》 -
23
欲绍家声每自鞭,肯同流俗饮贪泉。
吴芾《和泽民二首 其二》 -
24
家声况是钧公裔,文采还高幼妇碑。
吴芾《和李光祖二首 其二》 -
25
书带家声旧著闻,相国邸第南北分。
陈棣《郑倅生辰》 -
26
家声赫奕继更生,草圣纵横乱伯英。
陈棣《诸公见和次韵呈郑舜举国录瑞伯仙尉 其二》 -
27
堂堂颇牧论,万古追家声。
史浩《饯冯圆中郎中守邛州》 -
28
忆初起家声烜赫,翰林主人嗟莫及。
晁公遡《赠师传郎》 -
29
大费家声星斗垂,乃翁名迹世人知。
晁公遡《费子范以予铭其父墓持锦物相饷尽归之姑留洮州绿石研一作诗谢之 其一》 -
30
家声真不坠,庙略信如神。
黄公度《拟上张丞相》 -
31
家声合沓盖九州,里第嶙峋表双阙。
黄公度《惜别行送林梅卿赴阙》 -
32
云师绵世胄,汉相旧家声。
黄公度《黄宪生朝三首 其一》 -
33
一经贻子训,万石擅家声。
黄公度《挽乐全宋丈二首 其一》 -
34
先生才高爵未绾,頼渠力振家声起。
王十朋《潘岐哥》 -
35
少年勉力亲灯火,要使家声继洛阳。
王十朋《寄贾一节》 -
36
学传士丐旧家声,诗法肩吾句已成。
王十朋《又各赠一绝 施良臣》 -
37
行看富贵来逼人,江左家声子当续。
王十朋《昌龄和诗以不得志于贤关有欲退隠之语复用前韵勉其涵养俟时未可真作休休计也》 -
38
所记先友时良肱,忍使柳氏家声崩。
王十朋《和韩永贞行》 -
39
青春已如许,勉力继家声。
王十朋《闻礼生日》 -
40
清白旧家声,论交得宁馨。
宋祁《将东归留别杨宗礼十韵》 -
41
家声兰倚玉,祖德鹳衔鱼。
宋祁《柳佐干德尉》 -
42
将略妙欺班定远,家声高过李将军。
陈洎《还刘处士先令公》 -
43
暂屈才能居管库,会看胜蹋继家声。
王十朋《寄崔肃之》 -
44
家声不诧大哉问,文律何愁知者希。
洪适《答林神童》 -
45
共说栖鸾留政迹,自怜展骥坠家声。
洪适《留别县僚》 -
46
黄绢家声映古今,随和发彩惊词林。
洪适《次韵蔡瞻明木犀八绝句 其八》 -
47
家声郜大鼎,利器楚龙渊。
洪适《臧县尉挽诗》 -
48
赫奕家声振,吾乡今所稀。
洪适《程枢母永嘉郡夫人挽诗二首 其二》 -
49
吉德传乡党,家声企大儒。
洪适《彭仲光挽诗》 -
50
丹墀凝睿想,黄石踵家声。
洪适《张龙学挽诗二首 其一》 -
51
伫听宣室召,凤阁继家声。
周麟之《上王吏部》 -
52
阃范三从正,家声两大余。
周麟之《胡夫人挽诗 其一》 -
53
出身备王官,敢自颓家声。
韩元吉《次韵子云送儿女至昭亭见寄》 -
54
君家声名塞宇宙,翰墨纵横富奇策。
韩元吉《送苏季真赴湖北宪司属官》 -
55
磊落南州士,家声二百年。
韩元吉《致政龙图给事徐公挽词二首 其一》 -
56
羁旅可堪怀世事,典型谁与振家声。
韩元吉《送元修归广东》 -
57
诗书坐使家声大,簪绂谁令寿历悭。
韩元吉《杨待制挽词》 -
58
风采今如此,家声定不刊。
洪迈《送王舍人制置四川》 -
59
高踪逸韵不容攀,家声世德以蝉联。
吴儆《赠吴令君》 -
60
衲衣先世曾调鼎,野褐家声本珥貂。
陆游《感事》 -
61
物理真飘忽,家声正隠辚。
范成大《王希武通判挽词二首 其二》 -
62
来穿两好树,别作一家声。
杨万里《闻鶑》 -
63
今代高人尚子平,风流文采旧家声。
杨万里《赠尚长道签判》 -
64
家声新庆续,国礼旧恩隆。
梅尧臣《薛简肃夫人挽词四首 其二》 -
65
仇香自有家声在,岂使鸾皇棘上栖。
杨万里《题永新吴景苏主簿梯云楼》 -
66
家声好在金陵簿,人物争看玉笋班。
周必大《杨文甫主簿顷惠佳篇今赴松溪次韵送别》 -
67
家声传叔赣,宦学类先之。
周必大《送刘子和教授赴赣州兼简府主洪景卢二首 其一》 -
68
但使家声常燀赫,不辞官路独蹉跎。
周必大《新镇江通判蔡挽词》 -
69
将军山西名将种,家声直到青海头。
阎苍舒《赠郡帅郭侯》 -
70
家声不坠推王粲,句法能传有杜陵。
喻良能《读初寮集呈王宗丞》 -
71
邺下家声晚更高,南朝徐庾总儿曹。
释宝昙《上刘左史二首 其一》 -
72
但得家声振金玉,万钉何必问腰围。
释宝昙《送史同叔赴宫教》 -
73
乙科首冠持橐门,衣钵家声传子舍。
李洪《送徐致州交代赐第归亲庭》 -
74
家声盍继舍人样,台治遥分刺史天。
李洪《寄子都兄兼呈上饶使君赵有翼》 -
75
自古崔卢族望荣,至今王谢好家声。
项安世《次韵王少清索崔柬之诗卷》 -
76
它乡异县歘相逢,岐国家声耸岱崧。
项安世《次韵王司理二首 其一》 -
77
玉节南来两使星,埋轮折槛有家声。
张孝祥《仲钦寄民为重斋诗和答 其二》 -
78
文体古为徒,家声喜能又。
梅尧臣《答张子卿秀才》 -
79
衣冠今盛族,兰玉旧家声。
梅尧臣《王侍讲原叔挽词三首 其一》 -
80
县政从来人有望,家声不坠世多文。
梅尧臣《送韩文饶赞善宰河南》 -
81
山西世世李将军,家声前后多功勋。
梅尧臣《送知保定军李太保》 -
82
少尹曾为五府辟,将军况有旧家声。
梅尧臣《送薛十水部通判并州》 -
83
家声喜未坠,辞我还海陬。
梅尧臣《送许璋监簿归泰州》 -
84
家声复年少,矍铄笑廉颇。
梅尧臣《送李阁使知冀州》 -
85
讲易露门谁第一,伫君重席振家声。
陈造《次韵朱秀才二首 其二》 -
86
二卿好客家声在,遮莫茅柴荐韭虀。
陈造《再赠泽卿商卿道旧三首 其一》 -
87
义方非禄养,祖武是家声。
许及之《送陈伯寿之子仲至迎侍赴嘉兴秋官》 -
88
老慙匿影爱岚峯,已愧家声昔二龙。
许及之《用韵酬常之》 -
89
教子全功次第成,吾乡钱氏窦家声。
许及之《钱致政挽词》 -
90
家声推两大,壸范见三从。
虞俦《故安国夫人挽诗 其一》 -
91
纵有家声报消息,未如一见始心安。
虞俦《和汉老弟留衢》 -
92
玉皇案吏家声近,伫看追踪入凤池。
傅大询《贺晚生子》 -
93
万里家声蛮子洞,一门旌节越王台。
林亦之《送林子方秘书赴广东提举》 -
94
家声到萧傅,人望似阳城。
吕祖谦《萧果卿祭酒挽章二首 其一》 -
95
司寇家声远,开元相业尊。
廖行之《为老人寿苏盐》 -
96
借甚家声杜小冠,公侯衮衮照门阑。
廖行之《和宗秀才惠诗七首 其六》 -
97
君今绰有前风烈,愿振家声稔旧闻。
廖行之《送湖南张仓解官还建昌九首 其八》 -
98
渡江公子今无恙,上蔡家声世不多。
陈傅良《谢倅生日》 -
99
人间公论今何在,柱下家声此不疑。
陈傅良《潭帅潘德鄜生辰》 -
100
中书世禄今无几,唐鉴家声世不多。
陈傅良《送范大著文叔知彭州》